浅析城市道路单向交通设计

时间:2022-08-15 02:36:29

浅析城市道路单向交通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猛增,城市交通拥挤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合理规划设计交通网络,是目前城市交通亟待决绝的问题,笔者以道路单向交通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市政单向交通设计中的优缺点和弊端消除措施。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单向设计 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motor vehicle number soared,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also pose problems, how to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traffic network, is the city traffic to be definitely unique problems, the author road one-way traffic desig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tudy explores the municipal one-way traffic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design of elimination methods.

Key words: the city traffic one-way desig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针对道路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等情况,许多大中城市采取相应的一些交通管理措施,期望能缓解交通拥挤的问题。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旧路,新建新路,改造交叉口,建设立交和快速干道等, 积极地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现状;(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修建地铁、轻轨,推行“公交优先”,增加市民公交出行的比例,减少私家车的出行,有效地降低城市道路上汽车的数量;(3)将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用于城市交通,对交通流进行合理的诱导,如ITS、GIS、GPS的研究应用, 对缓解城市交通拥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通过合理地组织交通,加强交通管理和控制,使交通得到改善。

然而旧路拓宽、建路建桥、修建地铁轻轨,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占用大量的城市用地, 造价高、拆迁大, 会受到土地和财力的限制, 在目前的经济状态下不符合我国国情。而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用于城市交通, 目前在我国只有深圳等几个特大城市稍有涉足, 还没有普及应用。

一单向交通的概念

道路单向交通(One-Way Roadway),或称单向通行、单行线、单行道、单向路(街),是指只允许车辆按某一方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在城市道路系统中,如果组织多条道路实施单向交通,形成互相衔接的系统,则称为道路单向交通系统。

二单向交通设计条件研究

2.1 路网条件

(1)棋盘形道路。

棋盘形道路系统是最适合组织单向交通的城市道路网络,可以由相邻两条道路配对组织单向交通,也可将部分道路系统组织成单向交通,但道路网密度应较大,道路间距应不大于300m。

(2)带状形道路。

带状城市道路系统是较容易组织单向交通的道路网, 可选择局部区域有可能配对的道路组织单向交通, 条件是有相邻或相距不远的道路可以配对, 道路之间呈对偶关系。

(3)其它形状道路网。

当道路网中有两条相邻环路且长度较短(1km~2km),可考虑组织单向交通。两条相邻的放射性道路也可组织单向交通。

2.2 路段条件

在特殊情况下, 当两条平行道路不是同一等级时, 可考虑将低等级的道路设为单向交通,另一道路仍为双向交通。道路网密度很大而道路宽度不足的旧城区道路,满足以下条件时可考虑设为单向交通。

(1)道路宽度小于10m而流向比大于1.2时。( 流向比, 道路上某一行车方向大的交通量与另一行车方向小的交通量之比。)

(2)道路宽度小于12m而流向比大于2,且有平行道路可以配对时。

(3)道路宽度不足以同时设置人行道、车行道时。

(4)对于只能布置奇数车道的道路,在采用双向通行不利于发挥其道路资源作用时。

(5)平行于大流量主干道的一组支路、次干道。

(6)宽度狭窄不适合固定交通工具如有轨道车双向通行的道路, 可布置为单向通行的行车路线。

2.3 交叉口条件

5条或5条以上的道路相交时, 交叉口难于处理, 宜将部分或全部相交道路设置为单向交通。

三单向交通系统模式选择与基本要求

3. 1 单向交通系统模式分析

从国外大城市单向交通的经验来看,单向交通的组织模式大致可分为3 种:

(1)曼哈顿模式:大范围、长距离的区域性单向交通模式。

该模式要求道路网络是规整的方格网,且路网密度较高,利用高密度的方格路网组织长距离、大范围的单向交通不仅有利于减少绕行,而且易于识别,该模式以曼哈顿为代表(如图1)。曼哈顿是纽约中心区,是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路网密度在2 0km /km2左右,地块被道路分隔为若干个长方形的小街区,其道路大都是单行线,仅少数干路上组织双向交通。

图1“曼哈顿模式”示意图

(2) 伦敦模式:以地块内部支路单行为主的模式该模式往往是因为路网不规整,多为自由形态的布局,地块路划分为多个较大的街区,街区内部支路系统发达且联通性较好,因此其单向交通以内部支路为主,主要是解决内部微循环交通组织,改善交通秩序、提高效率,并为路边停车创造条件,该模式以伦敦较为典型(如图2)。

图2“伦敦模式”示意图

(3) 新加坡模式:干路与支路单行相结合的模式该模式的路网布局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干路系统较为发达,路边布局也相对规整,同样也具有高密度的支路系统,因而可以根据用地与交通流特点,利用部分干路和支路组织系统的单向交通。如新加坡中心区路网密度达到1 5 km /km2,干路系统较发达且间距较小,因此可以利用平行的干路和支路统一组织单向交通(如图3)。

图3“新加坡”模式

四单向交通优缺点分析

4.1 单向交通主要优点

通过对单向交通实施效果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国内外单向交通的实施情况,总结单向交通的主要优点如下:

(1)提高通行能力。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国外单行道可提高通行能力达20%~80%左右,国内一般在15%~50%之间。

(2)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和降低行车延误。日本在5.5m以下宽度的道路组织单向交通, 使机动车车速由12.9km/h提高到27.4km/h,美国运输与交通工程手册指出, 实施单向交通的路段一般行程时间可减少10%~50%,行驶速度可提高20%~100%。

(3)降低交通事故率

国外研究表明,实行道路单向交通,交通事故率减少30%~60%。由于单向交通车辆不会在车道中心线与对向车辆发生正面冲突;夜间行驶时没有对向车头眩光所造成的影响(如图4);行人过街只需要注意一个方向的来车;改善和提高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安全性;即使发生交通事故也多为追尾事故,恶性事故及事故伤亡和损失下降,行车的安全性有明显的提高。

图4没有冲突车流的交叉口

4.2 单向交通主要缺点

道路单向交通虽然在优化道路网结构、挖掘道路资源、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不利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了部分车辆的绕行距离和经过交叉口的次数, 从而增加了车辆的运行时间和道路网上附近道路和交叉口的交通量, 有可能把原来的问题转移到一个新的地方,产生新的矛盾点,给交通管理和控制带来新的问题。

(2)不便公共交通线网布线,增加了乘车步行距离。

(3)对于急救车、消防车等特种车辆以及过境车的通行可能造成一定困难, 有时也得绕道而行才能到达目的地。

(4)增加了为单向交通管制所需要的道路交通公用设施的投入。

(5)单向交通道路的末端常常使交通组织复杂化,可能产生交通拥挤。

(6)可能产生交通运行混乱,驾驶员不易适应和习惯,特别是对于初次到达的,更不易适应,造成不必要的交通违章。单行道沿线单位的车辆和人员进出较麻烦。

4.3单向交通设计中弊端的消除

在实施道路单向交通之前, 必须作准确的调查和路径调查,很好的预测其他道路交通量增减趋势, 尽量减少实施道路单向交通之后道路网的绕行距离。具体方法为按道路单向交通方案依最短路径计算影响范围内各节点间的绕行距离, 调整单向交通方案尽量减小交通出行量大的两个节点间的绕行距离, 避免交通出行量最大的点对之间绕行距离最大的情况出现。此外, 道路由双向交通改为单向交通后, 车速提高和交叉口延误减少所节省的时间,可以补偿距离增长所花去的时间。

同时,还要考虑在公交优先、特种车辆通行问题上做好认真规划,综合利用现有道路交通设施资源,设计出更人性化的城市单向交通方案。

五 结束语

许多城市认识到单向交通对组织城市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有效性,开始尝试对城市一部分道路实行单向交通,来解决交通拥挤问题。但是,都还处于试验阶段,没有完善的理论进行指导。现行我国很多城市的单向交通都是当地交警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当地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凭借经验来挑选道路路段设置单向交通,进而根据观察设置后的交通状况和市民反映情况来判断设置的合理性。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的交通特性,对单向交通实施后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帮助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决策部门科学有效地实施单向交通。

作者简介:

何斌, 1981年10月出生,男,湖南道县人,工程师,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长期从事道路交通设计。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项目施工中工程机械管理探究分析 下一篇:浅论市政管道施工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