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出血60例病因探讨

时间:2022-08-15 01:10:33

【中图分类号】R722.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183-(2011)09-0050-0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及有效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12月60例新生儿肺出血的死亡病例,分析临床表现与病理资料。结果:新生儿肺出血主要病因为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及感染等。结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预防可有效减低死亡率。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病因;预防

肺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缺乏早期诊断方法,和有效治疗手段,探讨其发病原因,预防为主是减少肺出血死亡的关键。现将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10年12月60例新生儿肺出血的死亡病例病因作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38例(63.3%),女22例(36.7%),早产儿33例(55%),足月小样儿9例(15%),余为足月儿。入院体重≤1500g 16例,〈 2500g 19例,≥2500g 25例,发病日期:发病在〈1d 35例(58.3%),

1.2 临床表现:60例新生儿肺出血入院时的临床表现:拒乳53例,不哭或少哭50例,42例,紫绀或苍白39例,呼吸节律35例,两肺湿性罗音42例,体温不升18例,腹胀15例,黄疸5例。

1.3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符合肺出血诊断[1]标准 ,肺出血患儿均在原发病基础上,突然出现病情加重如、紫绀、呼吸困难、呼吸不规律、氧饱和度下降,肺部听诊有湿性罗音或湿性罗音较前明显增多。大量血性泡沫样液体从口鼻流出,或作气管插管内吸引时发现有血性液体(除外人为因素所致)。

1.4 病理资料:60例中12例尸检,肉眼观察肺部呈暗红色,质地较实,挤压时有多量血液或血性泡沫样液体,镜下见肺泡出血,单纯间质出血或肺泡混合出血。

2讨论

根据本组资料,新生儿肺出血多发生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原发病以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缺氧性疾病为主,其次为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出生24小时之内者,应高度重视肺出生。因早产儿肺组织分化不够完善,肺泡数量少,肺内血管丰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支气管壁和肺泡壁的弹力纤维发育不成熟,一旦发生缺氧、感染时,血管内皮细胞更易受氧自由基的损伤导致出血。新生儿肺出血以早产儿围生期缺氧等非感染因素为主,对于缺氧因素所致的新生儿肺出血,其发病机制与肺组织内皮素-1(ET-1)异常升高有关[2],ET-1可诱导肺血管强烈痉挛,肺跨壁压升高,肺动脉高压[3],导致红细胞从高压的肺血管通过受损的肺血管内壁细胞进一步向低压的肺间质及肺泡腔渗漏,从而加重肺出血。

对于感染因素所致的新生儿肺出血,本组76.67%有感染(肺炎、败血症),尤其是肺部感染时,由于缺氧,酸中毒和毒素作用,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尤其合并败血症时,心脏功能受到抑制,心搏出量减少,产生左心衰竭,肺压力增高,促进肺出血发生。近年来对全身炎症综合症(SIRS)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肺出血的认识,感染因素和非感染等均可导致SIRS,发生SIRS时存在着过度炎症反应与免疫力低下,高动力循环与内脏缺血,持续高代谢与氧利用障碍,可致急性肺出血,并可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增加病死率[4]。

新生儿肺出血病死率高,关键在于预防,本组资料显示,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肺透明膜病、寒冷损伤、感染是肺出血的高危病因,因此建议采取预防措施:①做好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对无法避免的早产,孕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生后必要时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RDS的发生。②预防和处置新生儿严重感染,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③临床工作中,若出现缺氧和呼吸困难加重,肺部出现湿性罗音或湿性罗音增多,应及早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内给药,及早应用呼吸机支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④做好保暖工作,出生后常规应用维生素K1,减少肺出血。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 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4):248

[2]陈克正,高晓燕.内皮素致肺出血及降钙素共同相关肽拮抗内皮素的作用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6):446~449

[3]李娟,李书琴,胡树春,等.多谱勒血流谱法估测肺出血新生儿肺动脉压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8~10

[4]陈晓文,陈克正,吕回,等.全身炎症综合症在新生儿肺出血时 的临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11):688~661

作者单位:556700贵州省锦屏县人民医院

上一篇:血清前清蛋白和C-反应蛋白与呼吸系统感染相关... 下一篇:腹水患者胆囊壁的超声显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