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所可以这样“抓”信息

时间:2022-08-15 12:20:42

统计所可以这样“抓”信息

常听身在基层统计所的同行们抱怨:基层工作人少事多,不被理解、不受重视。笔者不禁要问:如果我们能在埋头苦干的同时,“抽身”反观自己的工作,用心捕捉那些可能稍纵即逝的热点、亮点,用一篇篇生动的信息传递出统计所的光和热,还怕咱们基层统计人“寂寞无人识”吗?

2011年,笔者所在的昌平区回龙观统计所在信息宣传方面小有成果:全年撰写宣传信息稿件65篇,被各种媒体采用60篇。其中被《中国统计》杂志、《中国信息报》、《数据》杂志刊用6篇。笔者就此总结了几点经验,相信学会了怎样“抓”信息,基层统计所一样可以“花开百里香”。

“抓”信息四招鲜

完善制度,明确任务。良好的制度保障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前提。2011年年初,我们将信息撰写的要求、数量、完成时限在本所工作制度中进行了细化,并列入到当年统计所的折子工程中,落实到了每个人。如全年完成信息采用每人6篇,时限为当年11月30日等,未完成任务则取消年度推优资格。有了制度的约束,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责任的力量。

营造氛围,激励热情。由于2010年我们的信息采用率在基层所排名靠后,全所同志既感到了压力,也决心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大家研读相关报刊的热情更高了,投稿更踊跃了。所里的一位年轻人一边细心地与企业沟通业务,一边琢磨着怎样对待各具特色的基层统计人员。几经思考之后,题为《针对企业三类统计人员的几点作法》的工作思考最终在国家级的统计杂志上发表!此举大大激发了大家的热情,所里逐渐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写作氛围。

拓宽平台,用好媒体。为扩大统计工作的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加深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注意研究各类媒体的特点,积极拓宽统计宣传平台。《回龙观社区网》、《回龙观时讯》等本地区新闻媒体上常有我们报送的工作动态和最新的数据信息。我们创新宣传手段,敢于亮剑出击,将独特的工作感悟以消息、通讯、散文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投到各种统计媒体,同样收到了好的效果。

抓住亮点,打造精品。信息工作千万不能错过亮点。去年,我们“自创动作”,先后开展了“基层居村委会对统计所工作满意度调查”、“为局队领导与镇领导沟通工作架桥梁”、“送《统计法》进高档社区”等活动。这些活动无疑为撰写通讯及信息提供了鲜活素材,经过我们的“深加工”,一篇篇精品信息,登上了统计信息网和相关报刊。

宣传效应尝“甜头”

一年来,信息宣传工作使我们收获的不仅是“采用率”,更重要的是宣传效应,这才是最大的“甜头”。

得到了基层鼓励。我们统计所被评为市级普法工作先进集体的事上了《回龙观时讯》之后,又是居委会同志打电话,又是居委会主任发来祝贺信,鼓励我们继续努力。原来统计所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一举一动,人家都看在眼里呢。

获得了配合热情。回龙观地区调查对象多、构成杂,为了更好地宣传依法统计,我们将自己撰写的消息《回龙观地区20余家统计迟报单位受行政处罚》挂在了日点击率2.5万次的回龙观地区网。没过多久,我们就明显感到了调查单位态度上的微妙变化,其配合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强化了基础工作。龙跃四社区的城镇住户调查员老袁凭着自己的执著和热情,调查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我们将老袁的经验介绍总结成文发表在《数据》杂志。这大大激发了其他记账户的工作热情,去年昌平14户市级优秀记账住户我们占了9户,基层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总之,基层统计人在辛勤工作的同时更应该勇敢地去表达。水滴石穿,那一点一滴的改变终会让你看到全新的自己。

上一篇:乍暖春风孕芳菲 下一篇:岗位技能:统计职场“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