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房里“开”出13辆轿车

时间:2022-08-15 12:01:38

“刺拉拉……!”一道惨白耀眼的闪电在震耳欲聋的雷声伴奏下,把正在监房里睡觉的重刑犯封晓东震得心惊胆战。“看来老天爷也在警告我,唉!我的事情到底要不要说呢?说了,会不会加刑?”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封晓东耳听着窗外哗哗的雨声,显得烦躁不安,白天,顾警官找他谈话的情景在他的脑海里一遍遍回访。

古人说,春眠不觉晓。然而,刚过而立之年的封晓东却在春暖花开时因要不要交代余罪而一夜无眠。

刚进监房的他,游弋不定的眼神引起了顾警官的注意

2004年5月19日,封晓东被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后,于今天押送到青浦监狱服刑,接受改造。

监区主管队长顾冬平警官看了封晓东的材料后了解到:封晓东是一个窃车大盗,因此,对他格外注意。然而,刚进监房才二天的封晓东一碰上顾警官锐利的眼光,马上把头转向另一边,装作与他人说话而有意避开队长的眼光。具有丰富的管教犯人经验的顾警官马上从这一反常的行为中捕捉到一个稍纵即逝的信息:此人身上还有案子。

今年28岁的封晓东是江苏省海安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来上海“淘金”。然而,由于他文化水平太低,因此,只能到他父亲工作的厂里打工,做些装配自行车的简单工作。3年后,他不再满足于做这些简单劳动和拿些少得可怜的工资。于是,他怀揣打工赚来的几百元钱和准备赚大钱的“鸿郜之志”,北上渡过长江,来到离上海300多里的江苏省南通市打工,在一家规模颇大的建筑公司开土方车,赚着比装配工多得多的钱,同时也结交了一批社会上的三教九流的朋友,每天喝酒、抽烟、打牌,日子过得潇潇洒洒,囊中却日见羞涩。

在朋友的鼓动下,封晓东认为如果开店肯定要比现在开车赚得多。于是,在1998年的10月,他回到了家乡,与他人合伙,在县城的繁华地带开了一家啤酒店。一段时间做下来,效益还不错。虽然人比较辛苦,除去日常开支,每月他有8000多元的收入。如果,封晓东不再有什么非分之想,他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到时候,娶妻生子,其乐融融。对他寄以厚望的父母也可以据此安享晚年生活的天伦之乐。

然而,在安逸中长大的封晓东平时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不愿意吃苦,又想赚大钱。2001年5月,他与合伙人关掉了啤酒店,二进上海城。

进入21世纪的上海以他日新月异的变化雄踞于东海之滨。封晓东8年后再进上海城,他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飞速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却无法搭准这个国际大都市的脉搏,无法捕捉到熙熙攘攘的社会中产生的信息。因为,他没有文化,也不想去学习。为了生存,为了实现他赚大钱的目标,他与几个朋友经过多次磋商,决定实现“快速致富法”――偷轿车。

此时的封晓东作为一个犯人正坐在监房里看书,这本书写了一个赌徒输光了钱又去偷钱的故事,最后,落得个身陷囹圄的结局。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过去,想起了自己偷第一辆车的情景:那是2000年7月7日的深夜,刚来上海才两个月的封晓东就迫不及待地要尽快实现他的致富计划。伙同他人来到杨浦区抚顺路一条弄堂口,偷走了停放在该地的一辆价值11万的黑色桑塔纳普通型轿车。这辆车连同他以后陆续偷盗的21辆轿车他都交代了。可他心里还有秘密,他隐瞒了另外偷盗的13辆轿车没有交代,他怕说多了会判更重的刑,于是能瞒则瞒。

然而,他的眼神告诉了顾警官,封晓东的心里有不可告人的事。一天晚饭后,顾警官特地留下封晓东问话,但是,善于察言观色的封晓东面对顾警官的提问,他避实就虚,王顾左右而言他。具有审讯和犯人谈话经验的顾冬平知道,封晓东在打太极拳。他这样做的结果,更能说明他身上还有案子,所谓欲盖弥彰,就是如此。只有抓住不放,水到自然渠成。

顾警官锲而不舍,封晓东坐立不安。

又一个月过去了,一天上午,监狱向全体犯人宣读了上海市司法局下发的关于交代余罪,宽大处理的“6.25通告”。封晓东闻讯后,身上明显地表露出一种不安和烦躁。

平时略显拘谨的他这几天变得爱发脾气,有一次,一个同犯走路时不小心碰到了他,他开口便骂:“瞎眼了,什么意思!”弄得对方莫名其妙,心里直嘀咕:封晓东他怎么了?

顾警官在平日的观察中密切注意到封晓东身上的这些反常现象。他决定再审封晓东,以促使他早日交代余罪。

“封晓东晚上老是翻身,是不是有心事?说出来让我听听,能不能帮你?”顾警官开门见山又旁敲侧击,看似迂回包抄却直捣黄龙。

“队长,说出来,你也帮不了我。”封晓东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唉!这么大的案子……”封晓东顺着顾警官的思路脱口而出。猛然,他发现自己说漏了嘴,于是,戛然而止。任凭顾警官好说歹说,他就是在唯唯诺诺下装聋作哑。

其实,他的内心很复杂,想得很多。偷车,对他来说易如反掌,从认准目标,撬锁配钥匙再到开车走人,整个过程加起来也不过10分钟。可车偷多了,他心里害怕。2001年5月,同案犯偷车时被公安抓住了,他闻讯后带着老婆连夜逃出上海。来到离上海800里之遥的六朝古都――南京,在雨花台旅游区开了一家小饭店。每天过着惶惶不安的生活,只要门口有警车驶过,或者听到有警笛声,他就会紧张,怀疑这警车是冲他来的,他会马上放下饭菜躲起来。有一天晚上睡得正香,突然店铺门口警笛声大作。唬得睡梦中的封晓东翻身而起,一推熟睡中的老婆,大叫一声:“快逃!”睡意正浓的妻子被推醒后,仔细一听,警笛声远去了,骂了他一声:“神经过敏”翻身又睡了,而他却睡不着了。惶惶如丧家之犬的生活如同炼狱一般,煎熬着他矛盾而又贪婪的心。

偷车时的痛快和拿到赃款时的喜悦此时被恐惧和迷惘所代替。

望着顾警官的脸,坐在小凳子上的封晓东欲言又止。因为,他已经因偷盗22辆轿车被判无期徒刑,如果再交代:自己另外又偷了价值100多万的13辆轿车,会不会再加刑,无期再加上去岂不是死罪吗!想到这里,求生心切的他自然是守口如瓶了。

“只要坦白交代,政府一定会兑现政策”

针对封晓东的矛盾心理,顾冬平警官决心要打消他的顾虑,让他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星期五下午,监狱在全体犯人中召开了“深挖犯罪线索”动员教育大会,封晓东坐在台下,听着监狱领导的教育报告,思绪万千:“说!还是不说?争取主动肯定会宽大处理,顽抗到底死路一条”的思想交锋一直在脑海里盘旋。他想起了从南京被抓到上海的情形:2002年4月22日,同案犯张文达来到他的小饭店,酒足饭饱之后,张文达提出要封晓东帮他一个忙,“什么忙?”“去偷一辆桑车,”“不!”封晓东非常干脆地拒绝了张文达的要求,但是,身无分文、穷途末路的张文达此时像一个输红眼的赌徒,一定要封晓东帮他这个忙,他下家也找好了,“如果不去,别怪我不客气,”言下之意,要去公安局告发他偷车。

于是,封晓东决定为朋友再次出山:“就这一次,说定了。”当天晚上9时,封晓东瞒着妻子,与张文达游荡在雨花台区的大街小巷,寻找目标。在雨东路上,他们俩发现了一辆黑色的桑塔纳轿车,正当他俩欲上前撬油箱盖时,有两个在路上相遇的中年人突然在轿车旁热烈地交谈起来,封晓东和张文达俩人等了老半天,两位中年人也没有走开的意思。“算了,再找一辆吧!”张文达说。于是,俩人东游西荡地来到了附近的仙鹤里工商所门口,树荫下,墙角旁,一辆闪着黑色亮光的桑车静静地停在那儿,周围杳无人影,只有远处偶尔传来汽车喇叭的鸣笛声。封晓东快步上前打开桑塔纳轿车尾箱右侧的油箱盖板,用力撬开油箱盖,然后,通过油箱盖上的锁孔配制钥匙,4分钟后,一条车钥匙配好了,打开车门,封晓东坐了上去,点火发动,轿车慢慢地移动着,开上了马路。按照事先的约定:封晓东把车子开到扬州,张文达已在那里物色了一个专收赃车的下家。

一小时后,扬州到了,封晓东把车子停在市郊结合部的一家网吧附近,张文达下车去找下家,封晓东则进了网吧,边玩游戏边等张文达。

就在封晓东玩游戏出神时,突然,网吧门口一阵喧哗,循着说话声,封晓东看见两位警察直往里冲,身后跟着戴上手铐的张文达。封晓东情知不好,想逃,已来不及了。正面有警察,背后无通道,他只能束手就擒。戴上手铐的封晓东心想:这一天终于来了。

动员教育大会后,平时不善交际的封晓东一反常态,非常积极地进行了与同犯们沟通的活动。“小李,刚才队长说的话会不会算数?”“哎!小陈,如果现在向政府坦白交代,真的能宽大处理吗?”……一条条信息及时反馈到顾警官那里,他又及时向监狱狱政管理科汇报。并在此基础上决定趁热打铁,加大攻心教育的力度,三审封晓东。

面对队长苦口婆心的教育和宽严相济的政策,封晓东决定采取主动,于2004年11月12日向顾警官交代了自己隐瞒的另外偷盗了13辆桑塔纳轿车的犯罪事实。监狱狱政管理科会同公安部门立即进行了联合调查,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和查证落实,封晓东交代余罪的情况属实。

顾冬平警官通过三“审”窃车大盗,使一件总共偷盗35辆轿车、案值近400万的惊天大案全面侦破。青浦监狱为此荣获上海市深挖犯罪办公室颁发的“深挖破案奖”。

上一篇:书遭剽窃的无奈 下一篇:现行户籍制度下的权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