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掉的滋味

时间:2022-08-14 11:33:30

我多么渴求能再一次看到白茫茫的水汽从大锅中飘起,像梦一般,悠长缭绕,窗外如毛、如丝的春雨映衬着,散了它的炽热。而等我揭开锅,透过白雾,那熟悉的清明饼着我的视觉,我的嗅觉,我的味觉,倾诉着那属于故乡的忘不掉的味道。

还记得那些日子里奶奶小心地从锅里夹出一个清明饼,轻吹几下,笑着送入我的嘴里。轻咬一口,其中的肉汁和着面粉的醇香一起流出,一时间豆腐的爽口,竹笋的脆嫩刺激着味蕾不停地鼓动我再咬一口,再咬一口。

每到清明时分,我那故乡情结便挥之不去。一脉相承的乡里乡亲自然也有着相同的情愫,对清明,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清明饼,作为清明的一道祭祖供品,有其独特的滋味,也诉说着一方水土的眷恋与祈福之情。

清明饼的制作说难也不难,但如果想要做出花样、做出名堂来,还得在每一步工序上都下足功夫。小时候居住在奶奶家,每日都渴望尝到奶奶亲手制作的清明饼,但这可不是想吃便可吃得到的食物。制作清明饼的原料是清明草,而这种草只有在冬去春来之后才开始生长,在清明左右长势最好,清明过后便开始发黄进而枯萎。摘取清明草后要与面团进行混合,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要求很高,有多少比例的水,多少比例的清明草,多少比例的面团必须分得清清楚楚。而后,便是要进行馅料的制作。在我印象中,那馅料里有笋干,有肉丝,还有一小块一小块的豆腐干。事实上,奶奶还有她的独家秘笈――在馅料中加上一点蒜末,最后用大锅蒸十几分钟后,香气便循着锅盖与锅之间的缝隙冒出,悄悄钻入我的鼻腔,刺激着唾液不住地分泌,虽说几分钟后即可出炉,但这几分钟可真是漫长!

咬一口,香味趁着热腾的水汽进入口中,酥香四溢。这一瞬间,定格成了记忆里再也忘不掉的故乡滋味。

上学之后随父母离开故乡,但让我吃惊的是小学的班主任居然在我的故乡生活了好几年。有一年清明,我从奶奶家返校,给她带了几个清明饼,她接过后便很快地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咀嚼几下吞咽,感叹着说:“真有故乡的味道。”那时,我不懂一个异乡人为何会这样感叹,直到很多年后读到了这样的话:“故乡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作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我才明白,那些洒过泪,挥过汗,流过血的地方才是我的故乡,而这些记忆便是故乡抹不去、也忘不掉的滋味。我突然又想起,老师给我讲过的故事:她那时高中毕业,考到了我故乡的一所师范院校,在那里,她结识了许多知心的好友,也是在那里,我的故乡养育了她。当她大学毕业,在我的故乡谋得了一份工作,正当她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一份份价值来回报这片土地时,却因父母急切的呼唤而作别这片她学习,工作多年的土地。

后来,我给奶奶打了个电话,奶奶问我“五一”是否回家。电话这头的我竟突然嗅到了那从锅盖缝隙中冒腾而出的白气,及随之弥漫开来的那股香味……

“该回家了。”我心里也念叨了起来。

【作者系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寄宿中学高一奥(1)班学生,指导教师:李松】

上一篇:孤独锻造内心的纯度 下一篇:第八届云南省大中专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在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