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之我见

时间:2022-08-14 11:07:37

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之我见

【摘 要】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分组活动揭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进行教学,层层展开。让学生结合生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运用,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种探究式的教与学过程,从发现问题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分析研究,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新课程理念 探究性学习 体会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教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这种灌输式的单向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启发和感染中获取知识,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和觉悟的健康发展。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民主气氛,构建师生和谐关系

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是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驾驭课堂的一种教学能力的体现。要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是一个巧妙的引入,可以是一段师生精彩的对话,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比喻,可以是一个风趣幽默的插曲,也可以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手势或教师的一个眼神,还可以是一次真诚的表扬和中肯的批评,甚至有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也可以。比如,上课时,有学生讲话,你不妨给他一个警示的眼神或一个会心的微笑,这样既可以使其明白自己己违反课堂纪律,又让学生感到教师有颗宽容心,还可以不影响其他学生上课,教学不会间断,气氛又和谐,岂不是一石多鸟。如果此时,老师严厉批评他一顿,会让学生觉得丢了面子,觉得老师不通情达理,因此,师生关系可能因此僵化,整个教学气氛会因为你而紧张,这样既可能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又达不到教学效果。

二、创设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活动动力,培养学生其好奇心、求知欲,就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动起来,又落实课程目标,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通过情境探究活动,既能激“能”,激“趣”,又能增“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还是使用延续了千年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这样,即使教学内容很丰富,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但长此以往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欲望了。事实上,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简单的语言也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二)小品表演。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而且是易于接受、表现。为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变化教学方式,除了借助多媒体手段外,许多课内容还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相关的小品来强化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寓教于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如果一个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他将愉快地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我,而这自我一旦成功,又得到班集体的认可,那他会感觉到尊重和爱护,也会品尝到成功的愉快,他的情感自然会得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三)辩论赛。通过课堂辩论,提高学生阐述观点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辨和应变能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活动,也让学生初步掌握辩论的方法和技巧,尤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人际协调能力。活动可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特别是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他们能从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体验到赞赏、成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也张扬了学生个性,培养人文精神。辩论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辩论还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三、结合热点,把握时代脉博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长青的”。思想品德课是时代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因而其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时代,也不能滞后于时代。更何况当前中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兴趣非常广泛,对国内外诸多“热点”问题,喜欢了解,更喜欢评论。这时,教师应该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号准学生的思想脉博,再把这些问题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思想品德课既有说服力有又增加了吸引力。学生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从而取得学生的共鸣和支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不要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要走向社会,关心国内外大事。要逐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指导自己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要有自己的见解。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管用什么形式的教学方式,最需要的是做到每堂课有理有节,活而不乱,取得学生的信赖,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能驾驭课堂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很容易使课堂气氛超过必要限度,导致主次不分,主题不明,所以说,教学模式可以推陈出新,但最基本的课堂驾驭能力应该是永葆长青的,当然,这得有待于不同的教师用心积累,希望本文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上一篇:语言区表演活动材料的投放策略 下一篇:浅析生活中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