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及风险防范

时间:2022-08-14 08:16:10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及风险防范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也渐渐开始触及互联网,基于网络平台的业务越来越多,它的崛起使大众在进行消费和投资时有了更多面的选择。新的金融模式,快速的颠覆了大众过往的消费习惯,带给金融行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机会与风险并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急需相应的政府部门对其加以监督管理。本文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加以叙述,对其现存的风险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风险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风险防范

互联网金融是网络和金融相融合的新兴产业,其颠覆了国内金融结构和服务方式,但是由于发展太过迅速,不断出现各种问题,而被列为当前金融风险防范的重点。全面了解和掌握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深入研究其风险,对于提高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

(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指的是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各大银行进行签约,通过电子支付形式来完成银行和用户之间的结算。其运用范围较广,不单在线上使用,也常常在现实生活中用到,并且覆盖移动互联网,成为了一种综合性最强的支付工具。当前运用最广、最为普及的是支付宝和财付通。根据发展渠道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第一,独立第三方支付形式,即支付平台只给支付系统服务和支付商品服务,和电子商务网站没有直接关系。第二,依托平台的第三方支付形式,它是指货款先姑且由支付平台代为保管,等买方收到货物之后,确定无误之后,平台才会把货款转给商户。

(二)大数据金融模式

当前,大数据金融的模式有两种。第一,供应链金融,其主要基于传统产业的一些公司而建立,经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而构成,大数据是其构成根基。第二,平_金融,其是以大数据为根基,基于B2C、B2B或者C2C而建立的现代化公司,经过在平台上聚合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组成。

供应链金融模式是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将客户资源和供应链资源加以整合,其中以京东商城最为典型。在此模式中,电商平台只提供大数据金融,起桥梁连接作用,并不承担风险。而平台金融模式,则是通过模型数据处理及云计算,从而形成订单或者信用融资模式,主要是通过对网络平台的用户交易习惯、数据、信息等大数据进行云计算,从而实时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用户的信用信息,通过网络信用评估体系以及风险计算体系,来决定是否向用户发放贷款,以及所发贷款的额度。其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

(三)众筹模式

众筹指的是项目发起者通过网络发起号召,将大众的资金其中在一起的一种方式,当前常见的方式主要是预购加团购。与其他互联网金融模式不同,众筹的门槛低,出资份额低,范围广,成为很多初次创业需要融资的公司的首要选择。其特点有三,第一,在规定的时间内,筹集到目标资金项目就算众筹成功,资金筹集方即可得到资金;第二,每一个众筹项目都有固定的筹集天数和资金目标,不得随意更改;第三,众筹不等于捐款,所有的出资必须有相应的汇报。除此之外,平台网站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盈利。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一)法律风险

我国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主要都是针对传统金融活动,但是和其相关的法律办法相对较为落后,至今为止,都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这就有可能产生由于对交易双方的职责和权力没有明确规定而出现的纠纷。

(二)市场流动风险

1.资金集中赎回

比如余额宝,不在客户备付金的缴存范畴内,公司就不需要付相应的资金。在基金进行赎回时,以转出或者支付的方式,公司若想实现即时到帐就必须使用公司自身的本金来进行支付,或者用客户的备付金来进行暂时垫付。

2.高杠杆率

虽然很多P2P网贷平台对客户承诺“包赔本金”,可是却缺少对其保证和制约的相应资本。比如“人人贷”,在2012年,其拥有0.03亿元风险保障金,但是公司的的总成交额达到3.54亿元,担保杠杆超过100倍。

(三)欺诈风险

P2P网络金融公司发展迅速,其中一些从独立走向融资,甚至变为办理存款贷款业务的组织,早已超出相关规定的范围,再加上这些平台的信息透明度不高,很容易产生欺诈行为,如非法聚集公众财产、非法集资等等。

三、风险防范

(一)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功能监管

分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业务是互联网金融功能监管的重中之重,而功能监管有三种主要方式。第一,互联网金融的行为监管,具体表现为监管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持有者和领导者,监管相关的系统和资金,在互联网金融公司内部加以监管。第二,慎重监管,其宗旨是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控制互联网金融的外部性。第三,对金融产品客户利益的监管。政府应该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时效性加以监管,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消费者权益受损。同时,完善相应的机制,提供给金融消费者在进行维权时的相关渠道,以确保消费者自身权益。最后,在互联网平台上对消费者维权信息进行扩散,从而对监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漏洞进行填补。如此一来,其他的消费者也会对相关的问题有所了解,监管保护的范围得到扩大,对市场的稳定也有促进作用。

(二)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建设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所以制定相关的法规十分重要,通过立法来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保护和规范。在相关法规颁布之前,修改和完善当前施行的相关办法,弥补欠缺,比如在对相关法规制定的时候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将其纳入法规当中,同时加快制定国家标准和相关部门规范。

(三)加强平台软件硬件建设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应该以软件和硬件开发创造为基础,加强其建设可以有效地防范平台风险。首先,在技术方面不断加强创新和修复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金融平台的风险应对实力。当前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强劲发展时期,难免鱼龙混杂,因此漏洞也相对较多,为了避免平台遭到黑客攻击机病毒侵袭,应该加快提高平台软硬件技术含量。

四、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互联网金融得以兴起,并在短期内快速发展,其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带给大众更多的金融体验,日常生活更加便捷。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渐渐凸显出技术、法律、资金等风险,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加快相关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同时加强对其监督管理,规避风险。除此之外,企业应加强平台软硬件的建设,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进而推进其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制监管.中州学刊,2014,(2):57-61.

[2]李真.互联网金融:内生性风险与法律监管逻辑.海南金融,2014,(4):76-81.

[3]吴晓灵.互联网金融应分类监管区别对待.IT 时代周刊,2013,(21):14.

上一篇:关于高校网球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探讨 下一篇:棉花的种子处理与栽培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