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时间:2022-08-14 02:21:39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现在的语文课文是新教材,新的课程理念中要求学生活学活用,那么作为教师,怎样做到让小学生在启蒙教育中养成活学活用的好习惯,首先和创造思维是紧密联系的。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兴趣,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前提

1.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创造力是集中表现的。集体的气氛对儿童的创造力表现有重要的影响。如教学《王冕学画》一课时,当老师问到“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该多好哇!”中的“好”是什么意思?有个学生回答说:“画下来,天天可以看荷花。”“还有别的意思吗?”教师启发学生。学生有了兴趣,各抒己见:“画下来,可以让别人看。”“画下来,可以跟湖里的荷花比一比,看谁美?”此外,让学生根据有关描述进行即兴表演或绘画,将故事改成短文等,这些都不失为拓宽学生空间、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办法。

2.激发创新动机、兴趣

学生的课堂学习不仅是能动的认知过程,也是积极的情意活动过程。如果老师死板套用同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只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更不要说创新的欲望了。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使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旺盛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如教《最好的老师》导入时,先问学生“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儿的?”,“这篇课文讲的是最好的老师,为什么作者认为怀特森老师是最好的?”这一连串提问,使学生顿生疑问,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比较。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学的心理特点,还可以采用游戏方式。如一年级生字复习课上如果要求学生抄写、拼读、死记生字,所学时间必定很久而效果较差,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烦闷感,但采用“你是怎样记的?你的火车往哪儿开?”,“小老师,让我们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学的最好、最快、”等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很快地接受知识,又发展了创造思维。

二、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及认清课文中语言文字的表达逻辑关系,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基础

1.抓语言文字的逻辑关系,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在整体感知中,抓住表达作者思路的语言文字,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如教《雷雨》一课,学生初读后理不清课文的头绪,老师应抓住“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等语句,理清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这样教学,学生不但能正确分段,还能说出分段的依据,思维就条理化了。

2.抓语言描述的变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想培养创造思维,要在指导学生转换语言上下功夫,指导学生用相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内容。例如指导造句时,老师先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练习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说一个句子,学习用相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内容。

3.抓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发展形象思维

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时,不可能将课本上描写的事物形象一一搬到讲台上,让学生观察思考。那借助什么呢?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通过挂图、投影仪等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启迪思维。如在教《麻雀》第四自然段时,先出示两个句子比较“蓬起”和“扎煞起”用哪个词好。学生说出“蓬起”给人一种松软无力的感觉,好像一个绒球。猎狗见了这种样子,丝毫不会发愣的,反而感到有点可笑。教师追问:“‘扎煞起’不同在什么地方?”学生说:“羽毛张开,向四周伸展。”“根根直立的样子像只小刺猬。”教师马上抓住了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想象老麻雀当时的神态是怎么样的,它当时想什么?“你太以强欺弱,以大欺小了!”最后教师小结并引入主题:“通过分析比较,我们知道了用‘扎煞起’这个词能更好地表现老麻雀不畏的形象,老麻雀明知斗不过猎狗,却冒着生命危险,从树上飞下来拯救自己的孩子,这是什么精神?”学生回答:“这是一种母爱精神。”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话,逐步自然地引渡到解释伟大母爱的主旨上去。当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总之,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我们教师的使命。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细致观察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上一篇:谈中小学衔接阶段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智慧的鲜花开放在手指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