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影视剧中的城市形象塑造

时间:2022-08-14 02:04:54

试析影视剧中的城市形象塑造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接触电视,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获得的大部分信息也来自于媒体。影视剧作为媒介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上海城市形象定位,媒介城市形象的塑造,符号学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塑造三个部分阐释影视作品如何进行城市形象塑造,通过塑造来更好的推动城市形象的传播发展。

关键词:影视剧;城市形象;符号学

城市形象的塑造来源于对城市形象的定位。城市形象的定位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方面面。城市形象塑造旨在打造良好的城市品牌,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促进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路线,然而就城市形象塑造而言,城市形象定位即是中心,中心是主干,定位准确了,根基才能扎稳,这样城市形象塑造的大树才会枝繁叶茂。

一、上海城市的形象定位

(一)城市形象内涵

对一个人的评价尚且不能只看外表,对一个城市来说更是如此,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综合体现。1902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了“镜中我”的理论,自己对自我的认知,多数情况下来自于他人的评价。一个城市的城市形象塑造也可以说是通过镜中我来实现的。城市形象的内涵最起码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特性,即综合性、主观性、差异性、标识性、公益性。

(二)城市形象定位

一个城市的城市形象定位,要立足于一个城市的过去与现在。上海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23年,秦王灭掉楚国后设立会稽郡,归苏州管理,那时的上海市虽还未建立,但初具形象。“上海”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元朝至元二十八年,正式建立上海县,到了明末清初,上海地区逐渐进行改革,特别是划为直辖市以来,经济迅速发展,成了现在的上海。上海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片土地上上海经历了鸦片战争。1842年8月20日,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允许英国人居住在上海等五个沿海港口。1843年10月8日,清政府又同英国签订了《虎门条约》,提出在上海划分一块“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上海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定义成了外国侵略者的“乐园”。随着列强被赶跑,上海不断发展成了现在的上海,还被誉为“内地的香港”。综合上海的过去和现在,上海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交通、科技、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是世界上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

二、媒介与城市形象塑造

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对城市形象塑造还没有一个清晰地概念,对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也没有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之间的差异化展现,城市形象塑造也被广泛关注。综合多方观点,我们可以将城市形象塑造定义为:以整合营销传播的原理来提升城市形象,以现状调查为基础做出策划,所有活动围绕主题展开,同时借助媒体进行传播,努力创建美好的城市形象的过程。[1]

(一)电视剧《欢乐颂》剧情简介

在城市形象塑造时,如果能合理的借助于媒介,选择合适的方略来表达内容,对展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部分选取上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热播电视剧《欢乐颂》进行个案分析。进一步对城市形象塑造的道路进行探索。

《欢乐颂》主要围绕五个姑娘展开,讲述了她们五种不同特征的人在欢乐颂公寓中友爱、摩擦的生活。安迪是一位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海归,但小时候被遗弃,在孤儿院长大,养成了不爱与人接触的性格。樊胜美来自小城镇,渴望在上海站稳脚跟,安于人情世故,在朋友遇到困难时,总能够冲在前头为朋友打抱不平。曲筱绡,富二代,仗义,想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敢爱敢恨。邱莹莹来自小地方的温暖家庭,吃货。关雎尔家境较好,做事勤勤恳恳。五个人哭过笑过,最后成了好姐妹。

(二)电视剧《欢乐颂》城市形象塑造的主要途径

提起上海,人们会想起它是内地的香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越是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它的本质特征越容易被发达的经济所掩盖。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用普通人的生活讲述城市的发展是再合适不过的。

第一,方言。上海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语言在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有时候可以看做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欢乐颂》中樊胜美的妈妈操着一口浓厚的上海腔登场,让观众始终记忆犹新,上海方言的出现会激起观众浓厚的兴趣,从而向人们展示了上海不仅仅有繁荣的经济,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另外上海的女人说话速度较快,也给人们留下了上海女人比较“厉害”的城市形象的印象。

第二,包容。上海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它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早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刻板印象,没必要在进行大肆的渲染,更应该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它的人文情怀。《欢乐颂》中的五个人,有四个外地人,三个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的打工者。她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想在上海扎根。上海虽然生活不易,但每天仍充满希望。通过这些小人物的生活形象的表达了上海是一个容纳各路朋友,具有包容性的城市。

第三,活力。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欢乐颂》中时不时的会出现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地方,正如上海的旅游宣传语所说的:上海,精彩每一天。电视剧在不经意间吸引了大批粉丝,他们向往上海精彩的生活,特别是年轻人,喜欢挑战,喜欢刺激。这一方面塑造了一个活力的上海形象,一方面又可以为上海注入许多新鲜的血液。

(三)城市营销与城市形象塑造

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说过:一个国家也可以像企业那样经营。因此,一个城市也可以当做一个企业,它包括一个城市内的产品、人居环境、文化环境等全方位的营销。[2] 影视剧可以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城市形象塑造的效果。《罗马假日》捧红了罗马;电影《非诚勿扰》炒红了杭州;《北京爱情故事》使北京又增加了一份甜蜜。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绕开了爱情的主线,从友谊展开。通过五个女孩之间的互帮互助,成功塑造了一个有人情味的上海,一改人们对上海到处都是铜钱味的认识。

三、符号学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塑造

(一)符号学原理

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说过:符号学的符号与语言学的符号类似,能指和所指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本质部分可以多种多样。多数符号系统都有一种本来不介入意指作用的表达实质,而社会常常拿日常生活用品来意指目的。[3] 城市形象是城市品牌的视觉化表现,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运用符号学原理来塑造城市形象,并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是未来城市形象塑造的发展方向。

(二)影视剧中的符号学

影视剧有的作为叙述的背景,有的作为叙述的主体,都会以一种形象出现,这种形象可以说是一种城市符号化的表现。[4] 在影视剧的议程设置过程中,受众通过无意或有意注意,在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城市的刻板印象。比如说在以上海为题材的影视剧中,大都会出现一个建筑物――东方明珠。东方明珠本就是一个建筑物,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但是在影视剧的符号化作用过程中,东方明珠在一定意义上就等于上海。再例如,影视剧中上海的夜生活展现,人们常见的是酒吧,酒吧本是一个消费的场所,但通过影视剧的传播到受众那里已经被赋予了含义即奢侈。这些符号在被消费者消费时,受众已经在不知不觉得为城市形象买单了。

(三)城市形象与视觉符号

影视剧做为视觉的表现方式,通过建立视觉符号达到塑造城市形象的目的,进而获得观众的认同感。要想在众多的城市中脱颖而出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定要进行差异化表现,这种差异化表现往往是通过较深层面的文化、历史表现出来的。影视剧中上海的立交桥等视觉符号展现的是上海的快速发展,但并没有做到差异化展现。现今的电视剧大多突出展示城市的发展,现代感,较少的关注其历史文化,这是在借用影视剧进行形象塑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接触电视、电脑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多,一部热播电视剧,往往可以带动城市的发展。所以,应该利用好影视剧的宣传作用,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为城市的发展拓宽道路。

参考文献

[1] 朱占峰.王发曾.赵永杰.张晓东.《城市塑造的概念、尝试、问题及对策――以宁波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2月.

[2] 程轩.《电影中的城市营销探析》[D].河北大学文学学士论文.2015年5月.

[3] 薛艺兵.《音乐传播的符号学原理》[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王玉玮.《传媒与城市形象传播》[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

上一篇:探析工艺系统误差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 下一篇: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