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

时间:2022-08-14 01:22:18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

摘 要: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政治学科开展教学改革的基本环境和现实需求。基于网络的教学环境可以突破传统政治教学的局限,推动中学政治教改思路和新教学理论的实践。基于网络的政治教学要进行观念的调适,并优化和改善教学策略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政治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在酝酿着重大的突破。一面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二者都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会发展出一种有可能适应新世纪教育需求的全新教学模式

二、网络环境下的政治教学模式的构建

1.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景――提出课题――自主探索或网上协作――课题小结――网上测试―课题延伸”六个环节。其教学模式流程图如下所示其主要特点为:真正实现了个别化教学。

2.网络教学结构

人机交互中的三种学习方式:(1)自助式学习。对于想泛泛了解网络资源库中的个别内容可选用此法学习。

(2)程序式学习,是指学生按照老师预先设定的步骤和内容进行的学习。

(3)探究式学习,是指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3.网络教学案例

下面以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八课第二课时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为例,对此模式作一介绍。

(1)教学设计思想:体现现代政治教学的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工具,以“创设情景―提出课题―自主探索或网上协作―课题小结―网上测试―课题延伸”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2)教学过程设计:①创设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欣赏视频“今日世界大国交往”和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美中关系的未来》的演讲,以此设计学习情境。通过网络进入教学资料库进行自助式学习。

②提出课题:通过情境激趣,教师适时通过网络提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国际关系有哪些内容?中美两国在对外交往上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因此,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中国必须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

③自主探索:先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国际关系决定因素”网页进行程序式学习,明确目标,了解难点。

④网上协作:学生在通过人机协作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在“BBS”栏目上发言交流,并讨论其可行性。

⑤课题小结:学完知识点后由学生完成本课题小结,教师作适当补充,并与课件上的小结进行比较。

⑥网上测试:课题小结后,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测试网页――复习巩固测试题。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能力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测试题,测试结果由计算机网络反馈给老师。

⑦课题延伸:课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访问与国际关系相关的网站,思考中日之争的实质是什么?以及我们应如何处理中日、中越关系等,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三、教学实践反思

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有遗憾的地方,深感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思考。

1.如何构建更加合理的网络课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2.由于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因素,要使学生在一堂课内完成“创设情景――提出课题――自主探索或网上协作――课题小结――网上测试”的教学过程,时间是非常紧迫的,这就要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具有“开放的教学时间”。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基于一个开放的网络教室,在开放的环境下如何避免学生利用上课时间上网聊天与学习活动无关的事,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总之,网络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的整合对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甚至对教学体制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例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实验探究活动 下一篇:浅谈现代农业企业市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