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体会

时间:2022-08-14 11:16:07

小学数学教学中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体会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改已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为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需要营造能够广泛吸引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环境,变兴趣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课外教学和课内教学相结合,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运用考核手段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转变观念;课堂环境;考核方式

一、转变观念,丰富课堂形式,不拘泥于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学习的提高应不仅仅限于学生考试卷面分数的提高,更多的收获应该是在试卷之外。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互动,活跃的课堂互动不仅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而且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智力游戏,鼓励学生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融入奥数的知识,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欲望,另外,教师应注意不应只将数学教学停留在课堂上,应该结合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将数学教学生活化、通俗化,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营造能够广泛吸引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环境

新课改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储备密切相关的学习环境,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着眼于小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顾眼前,通过小学生参与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将有助于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商”,激发学生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转化成持续学习的巨大动力,使他们始终保持学习的最佳状态,并且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加强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小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有趣、有效、成功。

三、在考核方式上,突出小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考核评价方式是保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加分、奖品、表扬性语言等方式,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养成,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可持续学习能力养成的重要性和价值性,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师的数学教学安排,提高自己的可持续学习能力,为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具备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的小学数学教师,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教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将数学教学变为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邱森.上海《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课程标准(草案)》介绍:制订数学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设想[J].教育学报,1992(2).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上饶市枫港中心小学)

上一篇:高效轻松的班主任 下一篇:探究“听后记”是反思美术教研策略的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