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小学体育课堂管理

时间:2022-08-14 11:09:13

以生为本的小学体育课堂管理

摘 要:体育教学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体能状况,否则就无法激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甚至会导致整个课堂被动、散漫。结合教学经验对体育生本课堂进行两点分享。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体育;以评促管

传统的体育课堂通常先是老师基本的体育技能解说,然后再是学生散漫的练习。这样的体育课堂根本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其学习和训练成为被动的驱使。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每位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体能状况,还原学生的学习本位,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来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全面提升课堂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一、以生为本,自主管理

生本教育主张“把作为教育者的所有的活动,都变成学生得以自学的辅导力量”,由被动接收转变成主动学习,一线教师应该在组织学生上体育课之前,充分掌握他们的认知特点,这样有针对性的整合才能驱动他们形成自我约束力,实现课堂纪律的学生自我管理。

例如,集合整队是最基本的纪律要求,也是树立规范体育运动的标杆。但是小学生的纪律意识淡薄,通常表现为懒懒散散,不时还有打闹行为。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真分析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然后将班级分成6个小队,每小队8人。开始先让学生熟悉前后队友,然后公推出一名队长,然后由队长站在第一位带队。由于队长是公推的,所以,大家从心理上都比较服从,然后我们每项体育运动都以小队为单位进行荣誉对比。如此设置将个人行为与集体荣誉感挂钩,实现了自我监督和共同监督,在教师因势利导下实现了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主动完成练习任务的教学目的。

二、以评促管,刚柔并济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时时跟进和评价,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的表扬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帮他们树立信心,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过程中来,实现以评促管。

因为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自己在学习和练习中达到哪一个层次没有准确的把握和认识。教师在体育练习中给他们以肯定,会激发他们热爱体育的积极性;对不正确的练习行为矫正也会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完善自身不足。另外,奖励形式宜多种多样,宜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讲几个好听的益智故事作为奖赏;个别孩子进步突出,可结合体育课堂特点,奖励他们当一回领队员、领操员、小组长等。

总之,要想实现体育生本课堂,我们的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能及时跟进学生的认知特点,整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焦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管理[J].中外教育研究,2011(05).

上一篇:如何有效开展班主任工作 下一篇: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