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票宝钞鉴赏

时间:2022-08-14 10:38:17

咸丰三年(1853年),清廷因镇压太平军,军费支出浩繁,加之连年黄河水患致使国家财政窘迫。为了应付财政困难,遂于当年五月发行以银两为单位的户部官票,面额有“壹两、叁两、伍两、拾两、伍拾两”5种。十二月又发行以制钱为单位的大清宝钞,面额有“伍百文、壹千文、壹千伍百文、贰千文”4种。次年十一月以后,又再增发“伍千文、拾千文、伍拾千文、百千文”4种,前后共有8种。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多为木版或铜版印刷。管理户部官票的机构为官票所,管理大清宝钞的机构为宝钞局,户部还设立官钱铺推行宝钞。

尽管朝廷当时规定“银票即是实银,钱钞即是制钱”,但因各地不认真执行,甚至有外商在民间低价收购充抵关税,使钞票迅速贬值,各衙门往往拒收官票和宝钞,造成流通困难。由于这两种钞票中后期发行太滥,面额越来越大,形成通货膨胀,京城五家官钱铺发生挤兑风波,成了不能兑现的纸币。到了咸丰十年,朝廷停止了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的发行,同治元年(1862年)初即全部停用,历时不到10年。

现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的户部官票、大清宝钞择其精要介绍给读者,以供鉴赏。

咸丰四年户部官票壹两(图1)

竖式,厚白纸,靛蓝色木版印制,票幅254×147毫米。票面顶端正中有一小长方形框,内有汉文及满文“户部官票”,下面正中竖印“准二两平足色银壹两”,面额以墨色木戳加盖。右侧字按《千字文》排列,为“ 观字第一万九千三百五十三号”;左侧为“咸丰四年四月十四日”字样,字、号以及具体日期均为墨色填写。在面额与左侧的年号、时间之间用红色木戳加盖“直隶”二字,下端的大长方形框内印有法律条文:“户部奏行官票,凡愿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并准按部定章程搭交官项,伪造者依律治罪不贷。”票面四周是龙纹和海水江崖纹花栏,栏外左上角有竖印的“每两比库平少陆分”,左下角由官票所添用花押。面额上加盖有汉文和满文“户部官票永远通行”方形官印;左侧钤有一长方形满汉文印,但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右侧钤有两方长方形印,呈上下排列,印文不全,亦无法辨认;右下角还有一骑缝圆印的局部。

咸丰四年户部官票叁两(图2)

竖式,厚白纸,靛蓝色木版印制,票幅251×143毫米。形制、纹饰与户部官票壹两基本相同,正中竖印“准二两平足色银叁两”,面额以墨色木戳加盖。右侧字按《千字文》排列,为“ 飞字第四万五千七百八号”;左侧为“咸丰四年八月十八日”字样,字、号、具体日期均为墨色填写。

咸丰伍年大清宝钞伍百文(图3)

竖式,厚白纸,靛蓝色木版印制,票幅237×137毫米。票面上端云纹中自右向左横书“大清宝钞”,下面是二龙戏珠纹及云水纹花栏,花栏右侧竖印“天下通行”,左侧为“均平出入”。宝钞正中竖印面额“准足制钱伍百文”,面额上加盖汉文和满文“大清宝钞之印”方形朱印。右侧竖印“ 兵字第一万三千三百二十七号”,字、号均为墨色填写;左侧印“咸丰五年制”,下面钤有“节以制度”长方形押角墨记,右边骑缝处刷以墨丝。票面下端长方框内为关于该票使用的法律条文:“此钞即代制钱行用,并准按成交纳地丁钱粮一切税课捐项,京外各库一概收解,每钱钞贰千文抵换官票银一两。”

咸丰肆年大清宝钞壹千文(图4)

竖式,厚白纸,靛蓝色木版印制,票幅238×138毫米。形制、纹饰与伍百文宝钞基本相同,面额为“准足制钱壹千文”,上钤“大清宝钞之印”,右侧为“ 昆字第八千九百六十七号”,字、号均为墨色填写;左侧为“咸丰肆年制”,下面钤有“与时皆行”长方形押角墨记,右边骑缝处刷以墨丝。

咸丰肆年大清宝钞壹千伍百文(图5)

竖式,厚白纸,靛蓝色木版印制,票幅233×123毫米。面额为“准足制钱壹千伍百文”,亦钤“大清宝钞之印”,右侧为“ 尊字第一千三百七十号”,字、号均为墨色填写;左侧为“咸丰肆年制”字样,下面钤有“泉之始达”长方形押角墨记,右边骑缝处刷以墨丝。

咸丰玖年大清宝钞贰千文(图6)

竖式,厚白纸,靛蓝色木版印制,票幅226×123毫米。面额为“准足制钱贰千文”,上钤“大清宝钞之印”,右侧为“ 答字第二千十二号”,字、号均为墨色填写;左侧为“咸丰玖年制”字样,下面钤有“源远流长”长方形押角墨记,右边骑缝处刷以墨丝。

咸丰陆年大清宝钞拾千文(图7)

竖式,厚白纸,靛蓝色木版印制,票幅233×123毫米。面额为“准足制钱拾千文”,上钤“大清宝钞之印”,右侧为“ 天字第七万九千四百零二号”,字、号均为墨色填写;左侧为“咸丰陆年制”字样,左边骑缝处刷以墨丝。

世事沧桑,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流传至今而幸存者已经无多,或为博物馆的展品,或为收藏家们的珍藏,已成为记录那一段历史的物证。

责编 陶贝

上一篇:影响哮喘急性发病相关气象与污染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治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