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标准政策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8-14 07:35:08

论环境标准政策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赵贝(1990.8-),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管理学硕士,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中国政府管理。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开展,不同的环境标准有利于保护生态,但过高的“环境门槛”也阻碍了贸易的进行。本文探讨环境标准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我国该怎样应对这一非关税壁垒从而保证贸易的平稳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环境标准; 国际贸易; 环境标志; 对策

一、环境标准的定义

环境标准指的是一过允许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和热污染与垃圾堆积而引起的污染程度。

如今,环境标准有以下两种类型,分别是:

环境技术标准,即产品及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工艺、技术和方法必须满足环境技术条件。

环境管理标准,即1996年9月15日正式实施的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使用指南》;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程序》;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审核员资格准则》。

二、环境标准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主要有:

(一)影响出口市场

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及主要新型市场国家,约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0%。而这些市场的国家大多数是世贸组织中“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主要成员,所制定的国际贸易与环境政策往往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

(二) 出口产品竞争力削弱

发达国家通过绿色技术标准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出口产品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的增多,将使我国目前出口产品日益上涨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削弱了该类产品国际竞争力制约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三)进口产品影响我国生态环境

一方面我国许多产品会达不到国际标准和某些国别标准而减少出口;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又通过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耗能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并使其未能达标的某些产品甚至“生活垃圾”进入我国,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四)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由此引发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国也会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

三、我国应对环境标准的对策

(一)必须制定有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

1、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环境与贸易相关规则制定的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应积极地与发展中国家协调在环境与贸易问题上的立场,共同制定谈判的目标与设想。包括参与国际环保公约、条约的谈判和国际环保标准、法规的制定,争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 运用WTO 争端解决机制,冲破绿色贸易壁垒

我国应充分利用WTO 规则以及争端的解决机制,可以根据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确认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规定提出抗辩,通过磋商谈判解决,必要时还可依法采取合理的反击、报复措施乃至外交手段,并利用争端解决的机制,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我国的对外贸易。

3、 制定和完善绿色环保的相关的法律,规范企业行为

《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综合性基本法,该法律还存在一些不足,可操作性差,需要对其内容进行补充与修改。处罚力度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企业的行为缺乏刚性的法律约束。我国应该制定产品的绿色环保标准,并尽量与国际社会保持一致,并对企业的违法行为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规范企业的绿色环保行为。

4、 制定绿色产品开发的优惠政策,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开发绿色产品会增加产品成本和费用,影响到企业开发绿色产品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出口企业冲破绿色壁垒。国家应制定向绿色产品开发的企业做优惠的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提高企业开发绿色产品的积极性,增加我国绿色产品的比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四、总结

环境与贸易本不是一对冤家,它们只是在特有的历史环境下被推上了搏斗台,它们就如对弈的两位高人,并不是两败俱伤,而是在追寻一种境界——就是双赢。它们最终会达到一个平衡点,让彼此的权益达到最大化。当然,这个过程肯定是曲折而漫长的,而且在其中也会伴随着不相和谐的事情,特别是某些国家把它当作一种政治目的来实施,又极具隐蔽性。但我们相信总会有一天达到那个双赢的局面的。(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彩兰.浅谈贸易壁垒[J].太原大学学报,2002(2).

[2]柴德希.绿色壁垒,中国面临的新挑战.财经界,2008(65).

[3]乔生.国外绿色贸易措施动向及我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7(10).

[4]陈伶俐.出口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对应措施[J].商业研究,2006(8).

[5]朱冬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探析[J].学习论,2003(10).

[6]熊吉峰.贸易壁垒的成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3).

[7]刘颖.绿色壁垒的成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2(28).

上一篇:新农合农民参与意愿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下一篇:航空物流产业对物流英语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