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时间:2022-08-14 07:33:39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摘要:该文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革命,描述了“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内涵、教学特征、教学优势和应用环境;以《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为课例,探讨了“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泛在学习;“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8-0153-02

1背景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泛在学习已是当今人们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所谓泛在学习,就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智能终端,进行随时随地学习。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下,现在的中等职业院校基本具备了移动互联网的教学环境,正在迈入泛在学习的时代。基于信息资源获取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正在变革着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衍生出依托互联网传播的“互联网+”教学,正在引领着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潮流。

2“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革命

众所周知,时代的信息传播技术决定着时代的教学方式。传统工业化时代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基于印刷技术传授知识的集体教学活动,实施传统课堂教学;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方式,将是以学生、问题、活动为中心,依托互联网技术获取知识的协同教学活动,实现“互联网+”教学。这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革命,也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新开端。何谓“互联网+”?是指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整合融汇,衍生出新领域的新生态。“互联网+”不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在变革着我们的学习和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趋势,正在引领着教育改革创新的新常态。

3“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技能,注重学用结合,在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所谓的“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网络技术与课堂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深度融合,衍生的“互联网+”教学模式。

3.1“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即基于互联网的传播,通过教学视频的理论教学和现实课堂的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交替、直观与抽象的教学交错,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呈现出教学时空、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的价值优势,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最有应用前景的教学模式,也是中等职业院校教学创新的热点和教学实践的重点。

3.2“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创新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催生了教学的跨越时空,实现了课堂的即时交互,与传统理实一体化教学相比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2.1教学形式多样化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虚拟现实课堂相交替、在线离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媒体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跨越时空,还能即时交互,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3.2.2教学资源富集化

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云计算技术,可以富集网上教学资源。“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根据教学内容,依托互联网,获取教学所需的在线资源,包括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技术,服务于教学活动,不但资源丰富,而且与时俱进。

3.2.3教学互动多元化

在“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互动交流,除了传统的师生交互途径,在线交互便是主要渠道。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分布在生产现场的设备和仪器,都能快捷地连接到教学活动中,使得教师、学生和学习对象既能随时连接、即时交互,又能多向连接、多元交互。

3.2.4教学要素动态化

在“互联网+”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过程所形成的大数据,可及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评价形式等教学要素,使得教学要素动态化,做到因课制宜、因材施教。

3.3“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价值优势

从“互联网+”的角度出发,将有价值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会产生更有价值的教学模式。“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互联网传播技术与课堂理实一体化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具有课堂教学的价值优势:一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在线理论教学,内容少、数量小、时间短,短小精悍,易于传播,符合视觉的驻留规律;针对知识点、关注小问题、聚焦小策略,目标明确,易于教学,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理论教学的高效性。二是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课堂实践教学,由于将理论教学前置于课前的视频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延长了课堂的实践教学时间,不但能有效地组织项目任务的技能操作,而且还能高效地运作项目实施的交互体验,具有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3.4“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构建过程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按照知识内化的基本原理,根据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学情分析,针对以项目任务为教学单元的知识技能,进行选择性的碎片化处理,分别设计为视频教学的知识传授和实践教学的技能操作。在教学活动中,秉承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突出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利用教学视频,在课前完成知识技能的理论教学;通过项目实施,在课堂完成技能操作的实践教学;构建理论实践相交替、直观抽象相交错、在线离线相结合的教学过程,生成“互联网+”理一体化的教学课堂。

3.5“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环境支持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云计算技术,获取网上相关的所需资源,把在线学习资源和离线教学资源有机地整合,将课堂的教学活动由单向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多向的知识获取。利用云计算的大数据技术,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将课堂的决策评价,由经验主观化转变为数据智能化。因此,组织实施“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支持。

F在的职业院校,基本具备了无线网络全覆盖的教学环境,当今的中职学生基本普及了智能手机网络化的日常应用,为“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实践创造了先决条件。依托微信或QQ交互平台,即可实现虚拟现实课堂的教学交替,生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课堂。况且,在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热潮下,一种集管理、建设、应用、研究为一体的教学平台应运而生,创造了“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一站式服务环境,许多职业院校都已具备了教学平台的信息化教学设施,这为开展“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环境支持。

4“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应用

在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中,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为了探讨“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电子技术应用》课程中的“整流电路”为课例,进行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期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教学案例。

4.1教学视频的理论教学

课前,教师根据“整流电路”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知识点和重难点,针对教学知识点,创建教学视频且配以任务指导文,内容包括表1的视频素材,并将有关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和整流电路工作原理的教学视频,推送教学平台或班级微信、QQ群。学生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在线点播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或进入班级微信、QQ群,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移动学习。通过在线理论学习,完成相关知识技能的理论学习。

4.2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

课中,首先在理实一体的教室中,在线重播教学视频。教学视频用动画的方式,模拟了二极管PN结的单向导电过程;用图像的方式,描述了二极管整流电路的整流原理。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后,组织分组讨论和教学交互。师生间通过微信或QQ,利用智能终端进行在线交互,解决教学问题。学生间通过讨论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化解学习瓶颈。教师在检阅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突破“空穴”导电、单向导电性、交流电变直流电的教学重难点。

然后,开展学生的分组实验,内容包括发光二极管演示的单向导电实验和示波器演示的半波、全波整流实验。教师结合实验操作,演示操作关键;学生分工合作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其间,教师巡查指导、现场评价;学生交换操作、互相评价。完成实验后,学生总结实验现象,提交实验结果。

最后,学生按组汇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教师结合实验评价和实验结论,总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知识要点,归纳半波、全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布置拓展性学习任务,提供在线学习资源。

4.3多向交互的复习巩固

课后,通过创建的班级微信、QQ群,进行多向交互的复习巩固。学生可将拓展性学习任务的作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线上传或拍照提交。教师可在线答疑、点拨关键;学生可在线讨论、分享方法,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与此同时,学生还可在课后点播教学视频,温故知新,拾遗补漏;甚至反复点播,融会贯通,创新应用,做到个性化按需复习巩固。

4.4教学效果的评价总结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课程教学应用中,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4.1提升了教学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在线理论教学以教学视频为载体,跨越时空,不受时空场所的限制,且有暂停、重放和永久存档的教学功能,有效地弥补了学生个体学习进度和认知能力的差异,促进了学习效果,提升了教学效率。

4.4.2激发了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说明,在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中,突出了虚拟、现实课堂的优势互补,不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连接生产,而且实践对应市场、技能对应岗位。降低了学习的认知负荷,激活了学习动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4.4.3优化了课堂结构

教学实践表明,在“互联网+”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由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转变为多向的知识获取过程,课堂成为多向连接、多元交互、多样体验的教学空间。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作用和地位,优化了课堂结构。

5结束语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让教师既能站在“互联网+”的快车道上获取资源,又能站在课堂教学的学生身旁传道授业;学生既能在线上理论教学中获取知识技能,又能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体验知识运用。不但降低了教学的成本,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注入了改革创新的新活力。

上一篇:试论信息技术在现代气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知祸更需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