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维”精彩教学

时间:2022-08-14 06:31:34

把握“三维”精彩教学

“三维目标”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其主旨是语文教学不但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应该说,围绕“三维目标”展开的语文教学,正呈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但就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不少教师由于认识上的偏颇,三维目标的落实存在片面性和低效性。

那么,如何实现三维目标指导下语文教学的高效?

一、三维目标在落实的过程中要有侧重

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基础,我们不能为了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放弃对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首先我们要不避讳“知识与能力”训练,要争取每一项训练到位。前一段时间,我们不敢涉及语言文字训练这一词,总怕因此而被嘲不解语文课改之风情。其实,语文能力不通过训练何以获得?语文素养何以形成?“双基”是基础,没有扎实基础的大厦怎能不让人提心吊胆?叶圣陶先生说“听、说、读、写都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找准训练的点。谈到训练,有人确实很重视,但是一篇课文值得训练的地方很多。就拿《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来说,如果教者将这一堂课的目标定在通过引导对省略号作用的感悟、利用歌谣歇后语的理解感悟领会母亲的知识丰富,并读好课文,而将故事的收集与讲述放到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更好些。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师错解“大语文”的理念,什么都想让学生掌握。学到贝多芬,就要让学生再记住一些中外音乐家的故事和姓名;讲到奥运会,就要学生记住许许多多的体育明星,记住关于奥运会在中国召开的时间、地点……觉得教得越多越好,可是这样的语文课还是语文课吗?笔者认为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也应当姓语。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能兼学些其他知识并非坏事,但不能本末倒置。而语文能力的培养在目前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中更是大有削弱之势。如果我们着眼于让学生明天发展的成效,语文课中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更重要,毕竟“教是为了不教”。

二、让“过程与方法”体现对知识生长过程的重视

新课程要求我们必须摒弃应试教学的影响,对教给学生的知识不仅要使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看到了重阅读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展现的精彩,看到了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我们也看到了不足,许多课堂确实热闹,一会儿多媒体,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画图,而学生真正用于读书、识字的时间被挤占,结果识字教学匆匆忙忙,读书走马观花。我们觉得这里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投身语文实践,主动参与听、说、读、写的过程,应减少游离于语文之外的非语文化的活动。一教者在教学古诗《游园不值》中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时,出示了多媒体画面,展现了园内美丽如画的春景,然后让学生说说园内春景。表面看上去课堂热闹,然而我们冷静地想一想:这样的多媒体运用恰到好处吗?“春色满园”是作者的想象,真的如此?无人考证,也许比多媒体展现得更美,这需要我们去想象,而多媒体展示剥夺了孩子们想象的权力。这时我们要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中,具体的方法需要根据教材而定,学生能自己想出的、说出的、写出的,就让孩子们自己去做,那收获的将是另一番精彩。

三、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体现一个“浸”字

文以载道,文以植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一位名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已经失败了。”语文教学应该是以教师的激情、深情去点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热情,去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刻领悟,让课文的情移植于学生心田,那种感情的播种应该是潜移默化的。而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常听到的是教师问:“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绝非来源于空洞的说教,它应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深刻感悟上,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真切情感体验上。谈到了人文,教师又常常为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让出了自身的主导地位。课堂上会出现价值取向的迷失,语文学习的自流。于是出现了狐狸骗取乌鸦的肉是聪明之说,掩耳盗铃的人蠢在没有掌握正确的盗铃方法之说等。其实,教师应该坚守“平等中的首席”,做好学生的领队,“需要引导就到队前”“需要穿针引线就到队中”,只要心中装着学生,爱着学生,掌握着主导的方法,学生良好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就能得以培植。

综上所述,要真正落实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就要目中有人、胸中有本、手中有法、心中有情、腹中有货。这样教师教得适当,导得巧妙,学生习得方法,激情洋溢。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上一篇: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下一篇:儿童诗——语文对生命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