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全民健身事业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14 03:34:17

深圳市全民健身事业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1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深圳全民参与健身状况分析和出现问题探讨,提出发展深圳全民建设事业的有效途径和对策,希望对深圳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基础。

关键词 全民健身 深圳 体育

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体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

一、深圳健身现状分析

(一)从居住地方面看,城区居民要比农村居民锻炼多。从居住地方面看,城区居民要比农村居民锻炼多。此现象的原因,分析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城区与农村相比较而言,经济、文化较发达,设施较齐全,路面硬化程度高。第二方面,农村人口与城区人口的差距,城区人口大多有较为稳定、轻松的工作,收入保障较好,且大多数人都有福利与保险,能够有充足的时间锻炼身体。而农村人口呢,大多的人都从事着务农与个体经营,收入不稳定且工作量大,当做完一天的工作与家务后,基本就没有空闲时间和多余的精力来锻炼身体了。

(二)从年龄方面来看,青少年锻炼最多,老年人其次,年轻人、中年人最少。青少年的锻炼是比较全面的、真正意义上的锻炼,而老年人的锻炼以散步为主,能够到公园去参加较为系统、专业的锻炼的老年人并不多。青年与中年,由于工作多,事务繁忙,日常锻炼自然就少。

(三)在健身方式来看,选择散步健身的人最多,青少年主要以球类为主。健身方式来看,选择散步健身的人最多,青少年主要以球类为主。居民选择频率最高的健身方式是散步。散步作为传统健身方法之一,是最简便易行又轻松自如的运动方式,这种无需花钱、无需花太多时间、无需寻找合适场所的简单运动项目是大多数的人的选择。交叉分析显示,从市民的择休闲运动项目看,青年人多选择足、篮、排球、游泳等运动强度相对较大的项目,而中老年或老年出于身体状况的原因,多数选择散步、舞蹈、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不太大的项目。

(四)对于健身的认识差异,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认识到其强身健体的作用。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极少数人认为健身无关紧要,思想和认识上的改观,下一步就是行动上的改观了。存在的问题:健身场地设施不足是制约居民参与健身的首要因素;工作忙没有时间,中青年成为健身的弱势群体势群体;健身房费用偏贵,普通百姓难接受;对健身无兴趣爱好的大有人在。

二、深圳全民健身的建议与对策

(一)增加公益性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布局合理化;加强小区健身设施的规范化建设管理,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力度;降低门票价格和入场门槛,加大宣传力度,科学指导群众;改善居民的休闲环境,提高市民的休闲质量。由于多数中年人工作负担重、社会应酬多、家务繁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致使体育锻炼参与人数比例很低。群众体育活动内容均为大众化的体育项目。体育活动缺乏社会组织。体育组织程度低、社会化的程度不高。市民体育消费水平很低,与其他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健康投资”的观念有待于转变和提高。市民对体育锻炼的理解程度低,体育锻炼方法,健身等理论知识匮乏。

(二)政府要加大体育投入,制定群众体育发展的长远规划。应重视城市建设中配套体育场所的面积,同时尽可能地对现有的小区体育活动场所进行改造,最大限度地为市民体育锻炼创造条件。积极完善社区体育建设,完善社区体育管理。可以使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锻炼中来,不断扩大体育参与者的队伍。用多渠道、多手段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播,扩大全民健身的社会影响,提高群众的体育健康知识,增进群众的健康意识,逐步改善群众“健康投资”观念。

(三)加强城市居民健康教育宣传,培养居民健身观念,进而提高全民健身的体育消费意识。开发培育适合本地的体育消费市场,针对不同特点的居民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居民开展不同层次的体育消费项目,促进群众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影响我国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的因素分析:空闲时间少。空闲时间少是制约我国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每周40小时劳动用工制度和新的休假制度制定后,余暇时间进一步增加。居民余暇时间的不断增加为体育消费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运用市场机制,调动非国有投资人兴办各类体育经营实体是解决问题的现实选择。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引导工作,鼓励非国有投资人在社区、居民小区兴建多功能、小型适用的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以优质服务和合理价位提供健身娱乐服务。国家投资的公共体育场馆,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的场馆,也要引入竞争机制,加快由公益型、事业型向经营型的转变,不断提高场地设施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形成自主经营、自我约束及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上一篇:高等学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健康需求的研... 下一篇:驻保高校网球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