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时间:2022-08-14 02:43:40

解读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摘要:档案管理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十分关键,是促进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在新时期下,档案管理的模式也应当进行更新,这样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的建设发展。当前许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都存在问题,成为阻碍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围绕新时期事业档案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问题;创新思路

引言:档案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对实现事业单位高效、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事业单位中的档案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档案管理效率低下,给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改善这一现状,事业单位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控制,研究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使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工作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在维护事业单位与职工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档案管理还可以给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以辅助,确保其决策的质量与价值。需要注意的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与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关系密切,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所能发挥的作用受到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与状态的影响。

二、目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不够重视档案管理,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思想观念落后,许多事业单位的领导者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仅是汇总资料,甚至觉得档案管理无关紧要,通过简单的资料整理,就能够实现档案管理,但事实上并不仅如此。档案管理水平较低不仅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在查询信息时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降低工作积极性,还会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方面得不到保障,而且在长期的积累下,资料的数量会逐渐增加,并且变得愈加混y。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的利用不合理

档案管理制度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而许多事业单位都忽视了这方面的重要性。目前多数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的制度方面都存在问题,制度内容混乱,制度改动频繁,导致员工在整理档案时无从下手。首先,由于事业单位制度过于形式化,并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比如,当资料外借时,管理人员按照标准办理外借手续,但对资料归还问题毫不重视,甚至觉得资料归还并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职责。其次是档案管理职责规划不够明确,没有惩罚制度,导致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档案信息管理效率低,比如在处理较为重要的信息资料时,有些员工为了不担责任,就会推脱工作,导致资料得不到处理,最终出现问题。最后,由于档案管理缺乏创新性,无法使用时代的变化,尤其是在事业单位发展迅速的时期,档案信息数量增加,使员工的工作量增大,而在短时期内,资料无法得到妥善的处理,容易出现差错。

(三)档案管理欠缺优秀的人才

因为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很多事业单位并未将优秀人才分配到档案管理工作岗位上来。一些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岗位人才的选拔与调动都比较随意,欠缺专业性。这样必然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素质较低,无法完全胜任档案管理工作。虽然每年也会定期进行档案管理方面专业知识的培训,但是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培训成为走过场,无法真正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档案管理工作自然无法得到有效开展。

(四)缺乏先进的档案管理设施

档案管理设施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然而,一直以来,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缺少资金的投入,使档案管理的相关设施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更新,主要体现在部分事业单位档案室比较破旧,空气流通不畅。大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较低,使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得到开展。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与创新思路

(一)增强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在新时期,需要加强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且及时创新管理理念,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首先,可以召开员工大会,集思广益,让工作人员发表对档案管理的建议,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其次,需要事业单位领导在档案管理方面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第三,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听从领导的安排,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档案管理工作。

(二)强化档案管理中双向制约机制的建设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要始终在档案管理中坚持双向制约机制,这样一来既能约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也能有效监督事业单位领导制度。事实上,作为档案管理制度约束的主要对象,职工是保证该双向制约机制得意实施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领导机构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可能会发挥的效果,所以双向制约机制的实施势在必行。

(三)重视档案管理专业队伍建设

第一,要重视引进与培养档案管理专业人才。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档案学有着充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与此同时还应该具备信息技术基础,便于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管理。不仅如此,还要培养专业人才的适应力与实践能力,从而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第二,要为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成长提供优渥的环境氛围。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培训计划,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事业单位领导也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成长,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培训,保障其成长。

(四)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

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事业单位其他部门的协助,为使所有员工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档案管理中来,政府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加大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可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引进新的管理设备和工具,另一方面也能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实践和交流机会,全方面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为此,首先做好工具的创新,这是创新管理手段的重要步骤,即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充分利用新时期下计算机技术的适用性、可延伸性和兼容性,强化自身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高效率地完成档案的自动化归档和电子化处理。其次是多种管理手段综合运用,对于比较复杂的档案就需要人工进行详细地汇总,而对于一些一般的文档,重复性较强而且用处不大的,就可以建立简单的电子文档,做好封存,对于特别重要的文档则做好电子备份和手写备份等,最好都能具体到固定的员工,便于档案的鉴定。

结语: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中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在当今市场中,为了使自身的竞争实力得到提升,事业单位必须正视企业内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以促进新时期事业单位的发展。事业单位需要发现档案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制定全面的应对方案,以提升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我国事业单位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使档案管理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万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6(24)

[2]魏国莉.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思路的探索[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03)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孝文化认同探析 下一篇:小组合作式微写作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