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今社会与大众健身发展的相互需求

时间:2022-08-14 01:53:24

探析当今社会与大众健身发展的相互需求

摘要:近些年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国民体质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同时,群众体育工作和服务相对滞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之间还存在着矛盾。本文就两者的相互需求进行阐述,以便为大众健身的普及与更好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关键词:社会;大众健身;需求

一、经济物质基础的发展对大众健身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转变,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和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都发生了变化,对健身、休闲、娱乐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强大的经济力量是大众健身迅速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大众健身的兴起,体育产业的发展被注入了强势的发展动力,体育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类从传统的现代化阶段跨入了现代的社会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是,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将进入一个以休闲为特征的时代,体育将融入生活,成为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运动必须与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所以,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运动健身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并为社会进步提供更大的推动力量。

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大众健身

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将使人类过着惬意的生活,同时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但过多的余暇生活有时对社会也起到消极的影响。因此,引导人们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将会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享受生活、善待生命已经成为现代人新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语),也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

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提倡大众健身

体育既是一种重要的休闲技能,也是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无论从大众健身本身的功能与价值,还是从人们参与大众健身活动的环境、条件来说,大众健身都应该成为休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大众健身的社会功能来看,大众健身有助于人性的回归,预防和治疗“现代文明病”,抚慰身心,促进人际交往,引导社会风气,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休闲生活观念、选择科学的休闲生活方式,促进人的社会化。从文化层面来看,大众健身的价值不仅在于娱乐身心,更在于文化。大众健身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文化内涵可以转化为当代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经营理念和生存智慧,可以影响社会风气,对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发挥着它的文化整合功能。从大众健身的经济功能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消费观念的变化和体育意识的增强,人们已有能力享受大众健身消费和服务。为此,开发体育休闲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如健身服务、观赏服务、休闲场地、服装器材服务等),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大众健身产品与服务,不仅能满足人们花钱买健康、花钱买休闲的需求,而且能够扩大消费,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大众健身作为健身手段,能通过增强劳动体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体育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推动经济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现代文明对大众健身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着一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开创了我国物质文明的新时代,而且是现代文明的进步,是社会文化的巨大更新。人们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行为规划、价值标准等,都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人们的社会心理、性格、行为和身体也受其影响。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直接推动了大众体育的发展。如今,人们的体育观念正在发生改变。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参加体育活动人口的体育价值观呈多元性特征。其中追求生理健康的价值取向为39%,追求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的价值取向为36%。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是将体育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这更有利于大众体育的推广。同时,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个体需求和社会需要达成了一致,推动着以健身、娱乐和自我完善为主的大众体育的发展。

五、文化对大众健身的需求

(一)文化对大众健身的影响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千差万别的个性、气质也靠文化培养。今天,我们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和谐社会,也必须从现存的文化基础出发,去开创新的历史局面。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现代体育文化形态旨在谋求身体的培育和发展,增进健康和保持积极的心理、生理状态,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体育理想、体育意识。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出具有独特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它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到了现代,在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文化也在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迈步。而大众健身无疑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大众健身代表的是一种健康、休闲、娱乐的价值体系,这一体系是由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而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其重要性将始终不变。

(二)现代文明对大众健身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着一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开创了我国物质文明的新时代,而且是现代文明的进步,是社会文化的巨大更新。人们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行为规划、价值标准等,都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人们的社会心理、性格、行为和身体也受其影响。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直接推动了大众体育的发展。如今,人们的体育观念正在发生改变。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参加体育活动人口的体育价值观呈多元性特征。其中追求生理健康的价值取向为39%,追求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的价值取向为36%。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是将体育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这更有利于大众体育的推广。同时,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个体需求和社会需要达成了一致,推动着以健身、娱乐和自我完善为主的大众体育的发展。

总之,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都明确指出“社会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体质的发展,增强国民体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评价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在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体育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它既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标志,也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而发展群众体育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民健康的根本手段。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M].北京:中国法

制出版社,1995

[2]辽宁省体育局.辽宁省4个城市群体处近几年的群体工

作调研材料汇编总结报告[R].2004-08.

[3]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

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4]李相如,刘国永.关于我国两种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

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5(3):78-80.

作者简介:

左海燕,讲师,体育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和心理学

上一篇:也论孔子“和”之音乐美学思想 下一篇:论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