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8-14 12:58:04

简析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在我国高中体育教学阶段,田径教学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部分学校和教师未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影响了田径教学与田径运动的开展与发展。目前高中田径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把问题一一解决,恢复田径运动的生命力,让田径教学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对策

一、高中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中学校投入不足,重视度不够

从当前整体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的田径场地建设情况都不是十分理想,而且,在条件较差的学校,场地和器械陈旧失修的现象非常严重,多数学校人均练习器材较少,加之器材年久失修,可用的就更少了。高中学校的田径教学无法有效开展,最重要的原因是高中学校的体育器材与设施未能达到相应的需求水平。还有一些学校过度重视升学率,强占体育堂教学时间用作文化课教学,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忽视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这从总体上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毋庸置疑,这都会阻碍学校体育活动以及田径教学的开展,还会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

2.学生参与度不高

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里,田径运动项目的排名比较靠后,由此可知,多数学生对田径教学是没有很大兴趣的。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很少从事体力劳动,怕苦怕累的思想非常严重,对田径课上的跑步项目感觉枯燥单调,而且对跑步结束后的疲惫感十分惧怕,而对跳跃和投掷类项目,一般学生都是尽量逃避,只有少数体育生才会参加。此外,学生对田径运动在教育、健身、竞技等方面价值的认知不够,进而形成了对田径运动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学校迫于升学率的压力,逐渐减少体育课的学时,田径教学也受到影响,久而久之,高中生在这种压力与限制下,也逐渐失去了参加田径运动的热情。

3.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现阶段,普通田径教学方法主要仍采用传统的语言解说法、直观指导法、分解教导法等,很少使用其他创新性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设计的教学方法就更少了。教师应时刻铭记,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给予尊重和维护,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终生体育的良好习惯。

4.评价考核制度不完善

长久以来,普通田径教学考核评价仅限于要求学生身体素质达标、动作技能合格,这一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田径教学的良好发展。一般而言,每位体育教师考核田径教学结果时所用的标准大都不同,大部分体育教师的田径教学考核评价主要以运动成绩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为主,很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此外,不完善的考评制度会让学生产生恐惧、抵触等负面情绪,更加不利于高中田径教学的发展。所以,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多元化、方式要多样化的考核评价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二、提升高中体育田径教学质量的对策

1.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现实条件

教育部门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增加经费投入,有计划、有重点地解决高中的田径场地修建和器材的补充,注意运动器械间的比例,以利于系统的田径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应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大力加强体育教学设施及器材的改善,使体育教师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不断改进和深化自身的知识体系,而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平台;条件稍差的学校在合理利用上级部门扶持的同时,仍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例如,组织体育教师积极动手自制器材,最大化地利用校内环境,因陋就简,使其能满足田径教学的需要。

2.提高田径教学的趣味性,努力贴近学生

高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极强的阶段,对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探知欲望,体育老师应牢牢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尽力充实田径教学方法,增加田径教学的趣味性,让田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体育教师可以共同合作,开发设计一种集合知识与趣味的综合性田径项目,在设计阶段可以邀请性格不同的学生参与进来,以使最终的项目能适应更多不同的学生。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入情景教学或游戏教学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师在课后也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与爱好。结合课中和课后的了解制定适宜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由爱师引向爱课堂,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田径教学课堂。

3.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现代化、个性化、心理化和民主化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田径课教学方法应该逐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田径教学除了继承传统的语言法、直观法、分解法、完整法等教学方法的优势之外外,还要多采用新型的教学法如,情景教学、游戏竞赛等。但是“教无定法”,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变换教学方法,以满足田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选择好的教学方法,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各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探究出田径教学的基本规律,再结合实际有创造性地使用新型教学方法,争取教学效果最优化。

4.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

在制定考核评价制度时,不仅要注重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也应提高重视,还要适当增加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对自我的评价等,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另外,要综合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例如男生与女生的差异,学生年龄的差异以及身高、体重的差异等等,还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态度、心理素质、阶段性进步等要素,使考核评价制度多样化、科学化,使考核评价的效果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为提高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效率,促进其正确发展,学校体育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途径,解决当前隐患,不断地革新和健全当前的田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高中生受益于田径课堂,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的体力,最终实现让更多的高中生参与到田径课堂里面。总而言之,必须明确的是,高中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能一下子就能解决,需要学校和体育教师的高度关注,携手合作,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 孙一兵.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兴趣[J].吉林画报,2012.1(6):101-102

[2] 罗崇生.浅谈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3.8(6):63-64

[3] 王德成.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3.10(55):52-53

上一篇:怎样做好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下一篇:如何关爱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