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价值观的理性传播

时间:2022-08-13 11:41:23

广播社教节目是新闻节目的延伸和补充。它同样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也需要跟随事件的发生发展迅速地报道。对社教节目来说,一般不是十分强调报道的时效性,而是更重视信息传播的社会作用。社教节目的特征体现在涵盖领域比较广泛,无论公众节目、对象节目、综合节目等涉及题材林林总总,无所不包;而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新思潮新问题新矛盾,社教节目需要从理性层面给予阐述与解析;具有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比新闻节目的编播空间更加自由,更能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纵观2011年度全省广播社教节目优秀作品,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紧跟时代步伐、深入社会生活实际,涌现出一大批思想深刻、制作精良的节目,从多种角度和侧面,传播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唱响了主旋律;二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提炼到位,通过与听众分享真实而感人的好故事,弘扬了时代精神;三是遵从听觉规律,调动各种声音元素,使作品生动而丰满,具有感染力。

一、以强烈的时代气息,传播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时代气息就是发生在当下的社会现实反映,能够体现时

代的主流意识形态,贴近生活实际并贴近受众心理诉求的信息。广播作为大众传媒,要想赢得受众,必须缩短传播内容本身与受众现实之间的距离,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要关注受众的感受,关注与他们生活紧密相联的社会大背景的变迁,展示各种各样的人类命运,传承人类文明和科学思想,陶冶人们的情操并培养审美情趣,起到鼓舞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狭小、分散的方式制约着农民增收致富。前郭台《土地流转让农民增收致富》节目,关注了王府镇与甘肃农垦集团合作建立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情况。通过对阿拉嘎村村民、镇政府和示范区负责人、项目经理、县农业局领导的走访调查,欣喜地告诉听众:“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也很深入人心,从“地尽其力”到“地尽其用”,土地流转让农民看到了土地的真正价值。并且,“王府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产量接近7亿斤,比全县平均单产提高46.8%,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1千元,增长近70%,增幅位居全省第一。”生动地揭示了这项在全省首开先河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的喜人成效,有力地说明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是一条土地流转的成功之路,为全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是用充分的事实解除了人们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疑惑。省电台的《李雨田的绿色畅想》,讲述了九台市“水稻大王”李雨田的奋斗历程。在当地知名度非常高的李雨田,不仅仅因为他是村支书,也是因为他把种植生态绿色有机水稻做成了产业,让当地出产的有机大米卖出了比普通大米高出好几倍的好价钱!作品通过李雨田不断破解难题的经历,比如创建水稻专业技术协会、建立生态水稻农机化生产专业合作社……不仅改变了村里多年来形成的种植户“卖粮难”的尴尬局面,更是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李雨田的“粮食经”,念的是依靠科技、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对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发放低保金,体现了国家对困难群体的关爱,是一项暖

人心的政策。但在具体的执行中,却总有些不那么令人如意。吉林市经广台的记者调查发现,全市有十分之一的低保户在跨区领取低保金,十分不方便。他们策划了一期热线话题节目,主题就是《领取低保的民生距离》,引发社会各界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表面上低保户限时、跨区领取低保是时间、距离问题,实质上反映出的是一些部门与“民生”的内心距离。本期节目促动了全社会对低保户的关爱与尊重,解决了残疾人低保户跨区领低保金的个性化问题,推动民政部门会同银行推出了改善措施,真正让相关部门的服务和关怀直达民生深处。

此外,省电台的《百姓说事点,解忧安民心》报道了我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全新举措。去年我省在城市社区、农村村屯老百姓经常聚集的地方建立了“百姓说事点”。让百姓通过唠嗑的形式把矛盾纠纷、百姓诉求等社情民意在“点”上反映出来,信息员整理后上报给相关部门予以解决,为百姓切实解决生活中烦心事的同时,避免和减少了社会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报道赞扬了吉林省司法系统首创的民意畅通新渠道,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省电台的《山花朵朵报春来》,揭示了吉林电视剧火爆荧屏的“吉林电视剧现象”。从地域文化、乃至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多角度分析了吉林电视剧风靡全国的深层次原因,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电视剧的火爆荧屏,展现了我省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

二、通过与听众分享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弘扬了时代精神

在现代社会,资讯、娱乐和故事是媒体影响受众的三大内容制高点。“如果说资讯是新闻节目的主平台,娱乐是文艺节目的主功能的话,那么故事应该是社教节目的主力军。”[1]

从另一个角度说,广播是想象的艺术,因为广播没有画面,更容易使听众展开丰富的想象,所以讲故事应该是广播的强项。从本次获奖的社教节目中,以讲故事、叙事取胜的作品占总数的2/3。这些故事的魅力在于情感真挚、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不论是写人物,还是事件,都体现了作者对故事主题的时代性把握,以及讲故事的技巧。

省电台《永远的信念是跟党走》,展现的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革命故事。主人公于琦老人已经84岁了,是一位有着69年党龄、抗战时期秘密入党的老党员。她有9位亲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她自己也多次经历和见证了惊心动魄的生死瞬间。不幸的是,在建国后的“政治运动”中,她有着长达35年受委屈、十多年申诉的历史。但她以坚强的毅力守候着自己的信仰,直至被。节目以“声音纪录片”的形式,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襟怀与伟大,感人肺腑。省电台《马子跃的红色记忆》,则通过对《长征组歌》的亲历者马子跃细致深入的采访,为听众讲述了《长征组歌》从首演到一千场演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该作品内涵丰富,气势磅礴,令人震撼,使听众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洗礼。

蛟河台的《站起来》,是一个感人的励志故事。讲述了蛟河松江镇青年宋学文打工时在工地上捡到带有核辐射的金属链,很快失去了双腿和左前臂。他历尽重重艰辛,涅槃重生,并获得一位姑娘的爱情,最后重新“站起来”。他用仅存的一个右手指完成了36万字的自传小说的写作,去年他主演了由自己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站起来》。苦难,改变了他的命运;苦难,造就了他的传奇故事。令人揪心的苦痛,曲折辗转的情节,构成了很强的可听性和感染力。

长春台《残缺的童年,别样的爱》,是一部充满人间真情大爱的故事。主持人带着录音机,把在长春儿童福利院的所见所闻真实细致地讲述给听众。脑瘫患儿的蹒跚学步、聋哑儿童的肢体手语、老师妈妈们的无私付出,以及孩子们的歌声、笑声,时时打动听众的心。从而让听众笃信:“这些生命中有缺陷的孩子们,在这里体会了别样的爱。这是一个充满温暖的阳光乐园,更是一个战胜病痛和孤独的亲情世界。”无独有偶,省电台《中国“阿甘妈妈”的爱心传奇》,讲述了一位从农村进城创业的平凡女性胡艳苹的爱心故事。她在为事业努力打拼的同时,用常人无法理解的爱心,抚育救助了50多名智障人员,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故事以生动的讲述带领听众走进这个温暖的家,走进胡艳苹的善满家园和内心世界。省电台《爱心烤热长春最火地瓜摊》,则继续着爱心的传递。故事带听众走入2011年感动长春乃至全国的“地瓜爷爷”身边。年近七旬的“地瓜爷爷”为筹钱救治患病的妻儿,卖烤地瓜摔倒,被大学生知晓后发起救助,这场救助行动最终得到了数千名长春市民的响应,引发一场全城大爱的救助行动。故事以情感人,真实再现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瞬间。

省电台《“芒果哥”的达人歌》,说的是小人物的大梦想。作品通过记者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追逐音乐梦想,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靠走街串巷卖水果为生的王艳利,面对艰辛忙碌的生活,他乐观向上,边卖水果边唱歌,唱歌唱到了网上,唱到了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甚至用歌声赢得了爱情。诚如记者所言:“其实在生活中有无数像芒果哥的人,他们脚踏实地、乐观、感恩、执著,勇敢地面对一切,一点一点地积累,向人们展现着生命的意义,人性的光辉、生活的美好……”作品让听众在泪水与掌声中获得启迪,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松原台《快乐的村歌唱到了北京》,讲的是乾安县君守村的农民把自写自演的村歌唱到了北京,在“村歌献给党”全国优秀村歌评选中捧回了金奖。作品折射出新农村的新面貌,特别是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这些故事,满足了听众对人类情感家园的追寻,满足了听众对社会资讯深层解读的要求。故事是思想的载体。本次获奖佳作无论是整体架构还是细节铺排,都做到了为故事所包含的思想服务,反映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让听众在展开的故事结构中,渐渐进入情感世界,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和洗礼,达到节目传播的目的。

三、从听觉思维出发,创新节目内容与形式

社教节目的内容创新,要致力于提高核心价值观的公信力,弘扬社会正气的影响力,通达社情民意的沟通力,引导社会热点的聚合力,疏导社会情绪的亲和力。形式创新要求针对不同内容和对象,加强策划与包装,创新节目生产方式和运作流程,打造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节目样式,充分运用广播优势和特点,为提高传播效果服务。

本次节目听评体现出来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广播直播连线优势,用舆论监督破解受众难题

省电台《有理走天下》栏目,是交通广播的一档交通投诉、咨询、服务类节目,专为有车一族解决交通生活难题。本次送评的两期播出节目,内容包括交通违章处罚、车辆驾管业务、事故处理与定损、汽车消费维权等丰富的信息。直播过程中,现场连线管理部门、相关法律专家,直接与主持人和听众对话,并现场沟通、解决相关问题。节目理念新、形式活、实效好。本节目突破了传统谈话类节目模式,大胆尝试“三方通话”现场办公的运行方式,把各方态度原汁原味地反映出来,让矛盾在节目中呈现,使问题进入更广泛的公众视野,就事论理,进而促成问题的解决。据了解,该节目开播三年来,接到热线电话两万多个,问题解决率在90%以上,为听众挽回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该节目在弘扬正气中较好地行使了舆论监督权,既成为听众的知心朋友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好帮手,又提高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优化配置声音元素,遵从听觉规律

省电台与中央台、长春合制作的《长春:新中国记忆——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特别直播》,主题为新中国建立初期长春汽车、光电子、电影等从无到有的历史记忆,节目中挖掘历史背后的传奇,寓党史故事于丰富的广播创意中,通过大量的音响素材、直播访谈、卫星与直播、电影录音剪辑、特色的音效音乐,编织出多姿多彩的音频时空,带领听众走进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岁月。

3.个性化的表达风格,为品牌节目注入生机

省电台的《有话好说》、《晓声长谈》、《大可说了》,都是热线谈话类节目。三档节目在不同的广播频率、不同的节目时段,都拥有大批忠实的听众群,都稳居同时段广播收听市场前列,创造了广播收听的奇迹。但三个节目的三位男主持人,主持风格却各有特色。《有话好说》的雷鸣运用心理学、伦理学知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以理服人,语言充满了朴素的哲理。《晓声长谈》的钟晓,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敢于表达个人主观思想,给听众留下可以信任的诤友的印象。《大可说了》的大可,运用方言乡音说家常话,以直言不讳的个性风格唠嗑,情绪饱满、直抒胸臆,坦诚交流。三档节目,每个节目主持人都个性鲜明,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然,三个节目也都实现了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情感、和谐家庭的宗旨。

四、对广播社教节目的几点思考

本次节目听评从报送的作品类别看,理论节目与少儿节目是弱项。理论节目,可划归为公众类节目;少儿节目,可划归为对象性节目。不仅报送作品稀少,而且缺少令人击掌的好节目。

实际上,理论广播节目和少儿广播节目,一直是我国广播社教节目的重要内容。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民族要赢得光辉的未来,就必须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文化教育。改革开放这些年,我省曾经产生过许多优秀的广播理论节目和少儿节目,也曾在全国广播界获得过大奖。为什么现在情况变化了呢?初步分析,一是播出阵地少。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理论广播和少儿广播大多数被调整,有的从日播节目降为周播节目,收听率和创收的硬性指标压缩了这类栏目。二是专业化的广播人才短缺。理论广播对人才的理论素质要求比较高,少儿节目对主持的思维方式、主持风格都有特殊要求,近年来此类人才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三是办理论广播与少儿广播比较费力气,既要考虑节目的对象性和权威性,又要编排主持得通俗易懂,是个慢工出细活的工作,与现有的编播考评方式相脱节。因此,办好理论广播和少儿广播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需要广播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同时,需要培养节目所需的专业人才,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才会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毕竟,搞好理论宣传与少儿教育,是广播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普及理论知识,帮助听众了解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搞好关乎我们未来的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应该是广播人的文化自觉。

注释:

[1] 李丹主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2004年社教佳作赏析》,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作者单位:吉林人民广播电台)

上一篇:世界自然遗产:下龙湾 下一篇:我们不只有铁托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