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课程游戏化初探

时间:2022-08-13 10:33:51

小班课程游戏化初探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不是要幼儿园课程都以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它的精髓是在课程中应渗透游戏精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进行课程活动时,要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设置课程,保证课程活动的趣味性和游戏性,让幼儿在玩中自主学习,教师做好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教育目标为引,促使幼儿与材料互动,完成教育目标。

挖掘课程趣味,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班幼儿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小班的课程组织时,一个嘟嘟叫的玩具汽车,一个萌萌的小熊玩偶,或者是一段动听的音乐,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语言课时放一段动画视频,会让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再配上教师抑扬顿挫的故事描述,孩子们在倾听的同时领略了文学美,在教师的引导下亲密感受到故事中的语言美。

例如:在故事《橡皮膏小熊》中,皮球打在小熊鼻子上,小熊“呜呜”哭,小狗忙说:“别哭别哭,贴上橡皮膏就没事了。”孩子们乐于一个个扮演小熊,其他孩子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述“别哭别哭,贴上橡皮膏就没事了”。特别是接下来故事中,小熊又先后从滑滑梯上、攀登架上摔下来,屁股和膝盖都贴了橡皮膏,悲催的小熊最后成了“橡皮膏小熊”。这时,孩子们哈哈大笑。有的说这个小熊太笨了,不知道保护自己;有的说小熊不知道躲闪,爸爸妈妈宠惯了;有的说小熊太胖要减肥……他们争着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发问:“你愿意做橡皮膏小熊吗?”孩子们都直摇头。紧接着,教师再抛出问题:“那玩时注意什么,才能让自己不当橡皮膏小熊呢?”于是,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分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节课就在大家看看、f说、笑笑中结束。这节课的笑点就是“橡皮膏小熊”,教师抓住趣味点设置对话情节,满足幼儿表演的需要,一个个问题的提出,让幼儿积极思维,在讨论中满足幼儿“说”的需要,在谈一谈、说一说中完成了教育目的――在玩耍时要学习保护自己。

有效设置疑问,鼓励主动探索

科学课中可以设置“疑问”,让幼儿主动探索。例如:在数学“找规律”中,教师设置“图形王国探险记”,里面所有的材料的摆布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孩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会通过一道道关卡。比如第一道关卡“跳格子”,要能根据图形的摆布规律,跳正确的图形才能过;第二道关卡让幼儿根据颜色的不同找规律,继续填色,这是操作活动,正确的可以进入第三道关卡;第三道关卡是按图示给自己做条完整的项链。这三道关卡一步步增加难度,让幼儿经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孩子们在跳跳玩玩、想想做做中,体验到物体排列规律的有趣带给人们的秩序感。活动中,教师不需要多说话,只需要抛砖引玉,讲明游戏要求,及时检查幼儿游戏操作结果。因为孩子成功时得到教师的肯定,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小班孩子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盐会消失、指纹有什么不同、有尾巴的蝌蚪为什么喊青蛙妈妈、什么积木滚得最快、雪花是谁变出来的等。他们在区域游戏中探索原因,在放大镜、显微镜中寻找答案,感叹万花筒的神奇,惊叹望远镜中世界的不同。他们是鲜活的一群,是有着无穷精力、无穷发展的“潜力股”,对于他们的需求,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帮助他们准备所需材料,并有效设置疑问:“猜一猜粗细两个瓶子里的水一样多吗,怎么验证?”“仔细想想,哪个碗里是醋?闻闻看你的答案对吗?”“青菜与菠菜哪儿不同,你是从哪儿分辨出来的?”引导幼儿遇到问题,学习解决问题,自己找寻正确答案。

让幼儿在集体游戏中懂得协作

将枯燥的音乐感知或体能训练,转变成有趣的游戏,寓教于乐是课程游戏化的宗旨。例如:小班音乐游戏《猫和老鼠》是需要大家配合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分别扮演猫和老鼠。一开始,小老鼠快乐的生活――吃、睡、偷粮食,最后呈现出猫的凶狠、老鼠的胆小。教师用音乐速度的快与慢、音乐表现的力度,指引着孩子边唱边玩;孩子们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等唱完最后一个音符,“老鼠们”才开始逃跑,即使被“猫”抓住也是笑颜灿灿。大家玩得乐此不疲。又如:小班下学期体育游戏《小刺猬背果子》,既能锻炼幼儿走、跑、跳、爬、滚的能力,更能体现每个小组间的合作。运果子时,大家八仙过海,各小组尽显神通,有直接两人用衣兜运的,有三人用三轮车运的,还有许多人排成一队一个个传果子的……大家相互协作,体验着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创设游戏环境,获得知识与经验

在提倡课程游戏化的今天,小班的教学活动已不再局限于集体教学活动,分组活动、个别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等,都是有效的活动组织形式。一到幼儿园,孩子们就可以在各种区域里探索和学习:妈妈学习在娃娃家招待客人;理发师在学习卷发技巧;在超市区学着讨价还价;在科学区探索磁铁的奥秘;在生活区排队取饼干,理解“依次排队”的含义;操场上玩沙、玩轮胎……主题墙是孩子的涂鸦,走廊里是孩子的“杰作”,地板上是有趣的迷宫,空间里播放的是跳跃的音符。课程游戏化的今天,孩子们在幼儿园每时每刻都在快乐地生活与学习,不断刷新认知,健康成长。总之,要将生活、游戏和教学彻底融合起来,引导幼儿不断与教师、同伴以及游戏材料产生互动,让小班课程真正体现游戏的精髓,让小班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教师要继续为幼儿创设人性化教育情境,以尊重、信任、鼓励、呵护的态度使幼儿生活于良好、和谐的氛围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幼儿园)

上一篇:违法解除怀孕女教师合同判赔案 下一篇:依靠科学保证世园会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