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景区游客空间分流疏导管理分析

时间:2022-08-13 10:28:34

九寨沟景区游客空间分流疏导管理分析

摘 要:九寨沟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受景区容纳能力限制、处于保护景区生物及生态环境考虑,有限的旅游资源与庞大的游客数量已经成为一对矛盾体。必须要对游客实施空间分流疏导管理,以推进景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九寨沟风景区;游客;空间分散疏导管理

九寨沟风景区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为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景区的自然环境保护与人文环境保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脆弱的生态环境、有限的游客接待能力与每年都在剧增的庞大游客数量已经成为一对不容忽视的矛盾体。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深入可持续开发旅游资源?如何引导游客合理安排出游时间、安排在景区内的活动时间?这一些列问题都对景区的游客容量能力提出了问题,成为景区管理部门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崭新的话题。

一、旅游景点游客容量概念阐述

从广义上来讲,景点游客容量,包含旅游心理容量、景点旅游资源容量、景点生态环境容量、景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容量以及景区地域的人文文化容量等,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狭义上来讲,景点游客容量,是指在不降低游客对景点体验感受与游览质量的前提下,在景区基础设施、旅游资源、以及景区内的经济与社会承受范围能力之内所能接待的游客的数量。目前,我国对景点游客容量的统计只是出于一种静态的阶段,局限在对景区的游客在空间上承载量为计算依据。

二、目前九寨沟风景区在游客空间容量管理上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九寨沟景区在游客空间容量管理上的现状分析

随着九寨沟风景区开发与管理上的日益成熟,景区在游客管理上已经基本摆脱了无秩序的管理状态;在平时以及旅游旺季的时候,九寨沟风景区在景点容量管理上通常采取以下集中方式:

首先,利用网络以及电视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及时向外界游客数量信息,引导还未前来、准备前来旅游的游客避开游客高峰,选择合适的旅游时间,实现在时间上的分流;

其次,充分利用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经上级价格主管部门与旅游主管部门同意,通过在旅游旺季上调票价的方式,抑制客流量,实现在经济上的分流;

再次,采取适合景区特征的内部客流疏导机制,合理安排景区内的游览路线,对知名景点与普通景点之间的路线与客流量实施定时定点放行,分沟系实施区间循环游览模式,避免热门景点线路游客过多出现大面积拥挤的现象,从而实现在空间上的分流。

(二)九寨沟景区在游客空间容量管理上现存的问题分析

九寨沟风景区在容量管理上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景区的游客容量管理对经营管理的指导性还不是很强。目前,九寨沟风景区在游客空间容量上已经制定了符合景点情况的容量标准,然而这种计算方法是以游客环境容量的静态模型为基础的,其弊端在于不能科学的区分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存在重复计算的情况。由此造成了旅游旺季大量游客拥入景区,根本无法按照事先确定的容量进行管理;景区在旅游旺季人满为患、游客拥挤现实依然严重,容量指标对景区经营管理的指导性并不是很强。

其次,景区在旅游旺季往往采取价格杠杆的方式来抑制游客,游客空间容量管理方式单一

九寨沟景区门票价格实行淡旺季价格,淡季(每年11月16日至次年3月31日)80元,旺季(每年4月1日至11月15日)220元。往往这些行为都是当地政府或旅游景区单方面行为,没有实现与广大百姓群体和旅游服务公司之间的充分沟通,至游客的想法于不顾;景点门票价格上调,使得旅游服务公司经营成本上升、百姓出游成本上升,使得景区在品牌上受到很大负面影响。这种在游客空间管理上单一的方法根本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景区游客空间容量的合理化,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再次,九寨沟景区旅游管理中,游客空间容量管理并没有相应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从九寨沟风景区目前的管理体制和管理部门权限来看,并没有成立专门的部门或是专门的人员来具体负责景区的游客空间容量管理;对于景区经营管理而言,游客空间容量管理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景区管理者对此并没有予以高度重视。在保证景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实现对游客在空间容量上的管理对景区而言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只有景区高层管理人员对此高度重视,在景区合理容量的范围内来接纳游客才能真正实现景区的长久发展。

最后,九寨沟风景区在游客空间容量管理上还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

九寨沟风景区在游客空间容量经营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又一问题是,专业的管理人才还比较缺乏。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了景区在治理游客拥挤、景区超载、管理混乱、服务水平低下等方面措施不得利,进而影响到景区的生态与环境保护,不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

三、改善九寨沟景区游客空间容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

(一)采取科学的计算方法,加强论证,确定景区合理容量

九寨沟风景区需要对游客空间容量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改进传统的测算方法,学习国内外在容量计算方法上比较成熟的景区做法,在相关理论的科学指导下,进一步确定景区游客准确的空间容量;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旺季加强景区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根据景区检测游客数量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接待政策调整,实现既能减轻景区负担,又能为游客带来旅游体验。

(二)加强景区空间景点安排,合理安排景区内的游览路线,实现景区内合理分流

九寨沟在原有景区景点分布、景点游览线路的基础上,应当组织专家展开论证,对原有景点路线方案进行重新规划(当然并不是重新修建),在不影响景区生态与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多设计不同的游览线路,避免拥挤;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对于一些热门景点与普通景点采取不同的进入策略,根据客流量及时采取限时限量的措施,引导游客在不同时间段前来热门景点游览,避免热门景点人满为患、普通景点冷冷清清的窘境。

(三)九寨沟景区要实现游客空间容量上管理的效果,还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

九寨沟景区应改变传统条件的外宣途径,要综合运用媒体力量、互联网力量,在加强门户网站建设的同时,及时向外界宣布景点最近时间内的游客数量情况、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情况等一些基本信息,通过信息化建设来做好外宣,引导游客选择合适时间前往;同时,还要利用现代的信息建设,改进在售票、景区监控、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提升景区游客空间容量的管理效率。

(四)要不断加强景区内的导游管理,来辅助游客空间容量管理的实施

旅游团自带导游往往在延长在景点内的讲解时间的同时,也给景区容量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不紧影响到其他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且直接影响到景区内拥堵情况。因此,九寨沟风景区要积极建立景区内的自有导游服务,在旅游旺季,可以尝试对不同旅游团进行重组,规定在特定时间内进入景点的游客数量。

参考文献:

[1] 章小平, 朱忠福. 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 旅游学刊, 2007, 22(9): 50-57.

[2] 黄瑞华, 李书剑.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新举措——以九寨沟景区为例[J]. 太原大学学报, 2007, 8(1): 114-116.

[3] 张婕, 李升峰等. 九寨沟风景区游客入游距离特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11(1): 5-9.

[4] 颜磊, 许学工, 章小平. 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流时间特征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 171-177.

[5] 冯刚, 任佩瑜, 戈鹏. 基于管理熵与RFID的九寨沟游客高峰期“时空分流”导航管理模式研究[J]. 旅游科学, 2010, 24(2): 7-17.

上一篇:贵阳如家经济型酒店营销模式SWOT分析 下一篇:世界旅游业近十年发展状况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