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8-13 09:47:20

暖通空调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摘要: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就会影响工程施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工程质量。本文结合相关规范和工程实例,谈一谈暖通空调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以便在今后的先关设计中作为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问题;探讨

在建筑设计方面,我们现在施行的是施工图审查制度,国家制定了相关的设计规范,设计人员依照这些规范进行相关工程的设计。从目前情况来看,建筑设计中执行国家相关设计规范、规定,使设计方案达到规定标准的意识较之以前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与供暖设计相关的问题

供暖设计是暖通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在工程设计的具体实践中,将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入口入户的装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应该在热水采暖系统热力入口供回水总管上设置温度计、压力表、除污器等装置,有些系统中还要求安装热量计。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工程设计人员总是忽视入口装置,而只注意入户热力装置,有些工程设计当中能够标注了暖通系统入口装置所采用的标准图集号,有的设计图纸干脆就没有标出来,当这些图纸交有关部门审验的时候经常被指责。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规范”设计外还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设置过滤器。就是要在热力入口的供水管上设计过滤器,最好设为两级,一级是300mm孔径的过滤器,二级过滤器选择60目的精密过滤装置比较合适。在回水管上也要设置不小于60目的滤网。

2、加装泄水旋塞。在设计中,要在供水系统入户前的供回水支管上设置泄水旋塞,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因为管道的堵塞而无法供暖。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小区采用集中供暖后,发现一些住户的散热器并没有起到供暖的效果,经检查过滤器并没有堵塞,拆除检查以后发现,由于滤网孔太大,不能对细小沙粒进行过滤,管井内入户前支管下翻处的弯头被堵塞了。如果我们在入户前的回水支管上设置泄水旋塞,就能够轻易解决以上问题。

(二)、入口数量不统一的问题

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入口数量方面开发商的做法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很多开发商为了便于管理要求一个单元一个入口,这样在管理上更方便,而且也便于采暖费的收取。有的开发商为了减少基建投资,在每一栋楼设置一个入口。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既要系统整体的合理性,又要科学布设管线。在设计图上,要明确标出入口管线到建筑中轴线的距离、位置、耗热量水管的口径等信息。在进行多入口设计的时候,要在图上标明各个单元的热负荷大小和管径尺寸,但是,在实践中,有些设计图纸上只标明了总热负荷,这样做是不对的。

(三)、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的设计问题

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的楼梯间或者其它容易上冻的空间,如果安装散热器,要设置专门的立式支管对散热器进行供热,避免出现冻结现象,而且在独立支管上不能设置调节阀。工程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设计图纸上的相关散热器并没有采用立式独立支管进行供热,楼梯间的散热器和相邻的房间都用一条支管进行供热,邻居与邻居之间的散热器通过楼梯间的散热器连接成一个系统,这样做事不合理的,如果楼梯间的供暖系统发生冻结、爆裂等故障的时候,整个供暖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相关设计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对楼梯间和其它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位设立单独的立式支管进行供热。

(四)、设计中应考虑立管安装伸缩器的问题

在建筑设计中,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的供暖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共用立管系统进行供热设计,在设计中通常要根据设备和材料特点,然后结合水力平衡、承载力等因素,对建筑的供暖系统进行竖向分区,进行分区设计供热系统的目的是减少整个系统、特别是低层区域管道的承压负荷,减少热量损失。有些设计认为户内为埋地敷设,而忽略了管井内共用立管的热胀问题,故未设置伸缩器,有的虽然设计了补偿器,但未认真校核热膨胀量来决定补偿器的位置。还有的设计在补偿器上下的位置就安装了固定支架,这样补偿器起不到补偿管道由于热胀而变形伸缩的问题,最终导致由于立管的热胀伸缩拉裂了支管的情况。

(五)、底商上住建筑的采暖问题

临街建筑一般设计为底层是商铺,而上层是住宅的形式,对于这样的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在设计中应对建筑内的公共用房和公用空间单独设置采暖系统和热计量装置。在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是,没有对共用的空间进行单独计量系统设计,底层和上层建筑要么分开、要么共用一个供热或者采暖系统。因此,设计中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不能为以后的管理和使用提供方面。

二、与空调通风设计相关的问题

(一)、装机容量问题

《空调与制冷技术手册》和《采暖空调制冷手册》等都给出的商场类建筑夏季冷负荷的概算指标为210W/m2―240 W/m2,旅馆办公类的冷负荷指标为94 W/m2~163 W/m2。目前在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采用负荷指标估算,致使制冷机装机容量普遍偏大,造成初投资的很大浪费,同时影响部分负荷下的冷机效率。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考虑各种各样的安全系数,使单位空调面积的制冷机装机容量大多比手册中冷负荷概算还要大,造成空调系统初投资的大量增加,远大于实际运行中单位空调面积峰值冷量,而且从全年来看,建筑的实际负荷处于峰值的时间很短,所以实际上冷机的大多数时间将在比较小的负荷率下运行,能效比不高。

(二)、保温材料选用问题

保温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使用寿命及使用场合,市场上的保温材料品种不少,但由于费用与便于施工等原因,很多工程采用铝箔玻璃棉保温。铝箔玻璃棉制品作为风管的保温材料效果还可以,因为风管的表面温度高,不易结露,但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材料的容量及铝箔胶带的质量加强控制,以保证材料的使用寿命和绝热效果。由于玻璃棉的吸水性太强,不适宜用于冷冻水管特别是立管的保温。前几年由于经验不足,早期空调设计中使用玻璃棉保温的水管系统已经出现了结露现象,所以建议业主尽可能使用较好的保温材料,如“欧文斯克宁”、“福乐斯”等闭孔保温材料,或目前市场普遍使用的“橡塑”材料,以免今后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及浪费。

(三)、水泵扬程的选择问题

水系统扬程选择,各个设计差异很大,如某工程冷却塔放置在60多米高的屋顶,冷却水为闭式循环系统,而设计者在选择水泵扬程时竟将高程也加进了水泵的扬程中,结果所选水泵扬程高达80多米。还有的设计在选择冷冻水泵时,不考虑冬季与夏季流量的不同,如某工程夏季空调所需7℃~12℃冷冻水的循环流量是600 m3/h,而冬季所需50℃~60℃热水循环量为289 m3/h,可见夏季空调冷冻水循环量要比冬季采暖热水循环量大得多,所以冬夏季合用一台水泵是不合适的。冷冻水泵热水泵应分别设置。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下一篇:关于建筑电气安全性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