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部门职工素质教育论文

时间:2022-08-13 09:07:01

公路部门职工素质教育论文

一、当前公路部门职工素质培训工作现状

公路由于受作业性质以及人员聘用渠道等因素的影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想突飞猛进,取得奇效不可能一蹴而就,日积月累的教育培训不良积习久已根深蒂固,很难破除。因为,公路部门具有点多线长、人员分散、工种繁多、倒班作业、不易集中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合成给职工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全段大规模的人员集中培训教育几呼不可能实现。职工教育有服务生产的作用和功能,但绝不能因教育而搁浅生产,这种矛盾严重限制了职工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另外,工学矛盾问题也极为突出,职工教育是工作的一部分,但现场生产的任务重,致使出现了重生产轻教育的现象,一般就是以读代学,以听,以抄代答的培训现状,压缩教育的时间,提高生产的效率。还有,就是职工年龄的落差大,造成青工会说不会做,老工会做不会说,培训的进度上不去,培训的质量上不来。进而公路部门在教育培训工作上出现了只培养尖兵,不开展普培的冲锋型教育;还有赛前脱产突击,日常不学不练的临时型教育;以及考啥学啥,照题答题的试卷型教育等。虽然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不突出,但试卷一摞几尺高,资料一摆满桌子,不考职工听汇报,奖惩无措施,考核无力度,使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也逐步使职工教育培训形式化在公路部门不断得到推广和普及。低劣的教育又怎会出良兵。

二、对加强公路部门职工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要内容明确,保证时间,方法得当

职工教育的结构和条理需要有明确界定,不但要结合国家的政策法规,更要符合单位的生产实际,兼顾职工的个人素质和企业的建设取向等方方面面,应划分成专业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职业道德教育等学习板块,有计划性的组织开展。时事性的教育要在基本教育达标后补学补考,增长职工见识,但绝不能侵占基本教育时间。保证时间专指开展职工教育时的工学矛盾而言,因为大量的生产任务需要完成,而职工休息的时间又极其有限,如果把学习的时间强加在职工休息时间内,就容易使职工产生抵触的情绪,破坏职工努力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就需要在工时内给学习培训提供一个充足的时间。在保证时间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见,认为学习培训与生产无关,然而事实证明,接受良好培训的职工却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所以,保证学习时间,也是保证生产任务完成的关键。方法得当,是指办学形式要适应劳动组织形式和工作班制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办学习班、岗位练兵、师徒合同、技术表演、小型函授、技术讲座、抽签问答等。

(二)要提高认识,深化教育,电化教学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关键在于提高职工思想认识,使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有助于服务社会,服务工作,更能提升自身价值,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生活中得到体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还必须建立起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运行机制。素质决定岗位,岗位决定收入,必须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与劳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制定职工业务素质与工资待遇有效挂钩的办法,遵循“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严格落实竞争上岗制度,确保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鉴于我国全日制教育的普及水平还比较低,公路部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应从职工队伍的建设需要出发,做好在职高等、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和文化基础继续教育工作。对职工的学历要进行普查,对中技以下学历的职工要发动再教育工作,让职工明确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工作岗位,倡导岗位需要人才,人才回馈岗位,切实通过再教育培训培养企业人才。电化教学也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公路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特有优势,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其优越性主要在于可以解决师资、基地不足的问题,有利于节约办学;形象逼真,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机动灵活,可以利用业余、非生产时间学习,不必抽调大量脱产人员有利于解决工学矛盾。同时,也可以实行跨单位、跨地区的横向联合的办学方式,既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培训更多的人员。

(三)要强化考核,突出实效,培养尖子

职工大面积教育培训后,要通过严肃认真的考试进行考核,合格后验证上岗。考试不能只走形式,开卷通答,要实事求是的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坚决卡在岗下。对成绩合格者要因人而宜,量才而用,力争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效果。职工教育是培训、考核、晋升、录用相结合统一完整的制度。之所以能调动职工学习积极性,就在于培训与使用是一个统一体,能够与职工切身利益挂上钩。如果失去了考核的公正性和严肃性,那么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不断受到蚕食。因此,实实在在培训,严肃认真考试,坚持持证上岗,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在全面培训的过程中,要采取举办技能大赛、业务比武的方式来发现人才,培养尖兵,在现场发挥突击队的应有作用。技能竞技能加快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能激发职工学习技术业务的热情,能拓宽人才成长的通道。按照重奖养才,突出精英的原则,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技能大赛,把优秀的人才集中起来,先组建尖子集团,再选拔兼职教师,不断扩充师资队伍,形成职工培训职工的良好循环,进一步加快职工素质培训的步伐。实践证明,唯有有效运作培训、考核、晋升、待遇一体化的教育培训机制,才能真正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只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全路干群同心,凝聚合力,共同把构建和谐企业的任务抓紧抓实,才能描绘出和谐企业建设的美好蓝图。

上一篇:我国版权战略文化产业论文 下一篇:集团企业人力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