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窑瓷器精品赏析

时间:2022-08-13 07:22:05

邛窑瓷器精品赏析

四川邛崃县境内的邛窑,包括十方堂、尖子山、固驿山、瓦窑山等主要窑址,在南朝时就创烧出了青瓷产品,唐、五代时期达到鼎盛时期,直到南宋中晚期停烧,历经800余年。虽然从总体上考察,邛窑还是属于一个庞大的民窑青瓷体系,主要生产各类生活性实用青瓷器,但其中不乏烧造出了许多造型别致和釉色各异的值得文物和收藏界研究和珍视的精品。以下与读者共同欣赏一些邛窑瓷器中的部分精品。

图1 隋代邛窑青釉凤冠双耳瓶 高24厘米。此瓶造型端庄沉稳,古朴典雅,上端塑一盘口,溜肩微斜下,外形线条流畅优美,肩部对称置桥形双耳。口沿内壁及器身外表、器底沿边施青釉,在釉下先施有一层白色化妆土,这也是邛窑瓷器的一个特征。因为邛窑产品的胎料是就地取材于当地的红色粘土或灰色粘土,为了更好地体现器表所施之釉原本之色,所以先施上一层化妆土,然后再施上釉。此瓶釉色青黄莹润,釉面微有剥蚀。器底露胎处呈深砖红色,胎壁较薄,但胎质十分坚实。此瓶从整体造型上显得十分典雅秀美,应属邛窑隋器中的精品。

图2 唐代邛窑乳浊釉四系罐 高23厘米。造型朴实大方,属唐代早期典型式样。此罐内外施乳浊釉,釉层凝厚滋润,丰腴华美,光泽如玉,釉面自然开片。器底露胎处呈灰白色,胎质坚实。细细观之,此罐十分类似宋代钧瓷,或许邛窑唐代乳浊釉瓷器的成功烧造为后来宋代钧瓷烧造提供了相关技术信息和可资借鉴的经验。在唐代邛窑乳浊釉瓷器中还有深绿、青黄等多种颜色,这是邛窑瓷器在釉色方面的一个重要特色。

图3 唐代邛窑豆绿釉注壶 高17厘米,腹径22.5厘米,底径17.2厘米。此器造型浑圆饱满,大气典雅,在扁圆鼓腹的器身顶端有一小直通圆口,便于液体注入和流出,器身两侧置有手工随意捏塑的双耳,显得十分灵巧别致。器身外表和注口内侧施豆绿釉,釉色莹润,柔和亮丽,釉面自然开片。器底露胎处呈灰白色,胎质细密坚实。整器体现了盛唐文化那种大气磅礴又不失典雅秀美的时代风格。此器在同类器型中,体量乃属较大的,不失为一件盛唐时期邛窑瓷器的代表作。

图4 唐代邛窑黄绿釉四系罐 高23厘米。造型朴拙规整,唐早期邛窑典型器。器身内外施釉,釉色黄绿,滋润柔和,有明显流釉现象,釉面自然开片。器底露胎处呈灰白色,胎质坚实。整器给人以古朴大方之美感。

图5 五代邛窑窑变釉盖壶 高17.5厘米,底径7.6厘米。造型质朴,器表施褐釉,釉层肥厚,由于烧造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出现了釉色窑变现象,局部出现蓝色釉斑。圆饼形底足露胎处呈砖红色,胎质坚实。此壶一个重要特征是带有一个平凹形壶盖,盖上开有一小圆孔,很可能是用绳系之与壶把栓套连接,以免滑落。可算作是一件邛窑的典型器。

图6 宋代邛窑绿釉梨形壶 高19.5厘米,底足直径7.8厘米。壶体造型别致,外形轮廓线条流畅优美。釉面呈湖绿色,莹润光亮。目前国内可考资料表明,绿釉瓷器在隋代邛窑烧造成功,应属首创,因此邛窑绿釉又被称为“邛绿釉”,这为以后国内各瓷器窑口烧造绿釉瓷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资料信息。今天我们欣赏这把邛窑绿釉壶,更能领略到一千多年前能工巧匠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所蕴涵的意境。

图7 唐代邛窑乳浊釉双系壶 高13厘米,底径7.2厘米。造型沉稳端庄,胎体厚重,壶体内外施月白色乳浊釉。在壶肩上对称塑有双股系,敞口短流,应属茶壶类。在邛窑瓷器壶类产品中,从实用性层面可分为酒壶、茶壶、水注(砚滴)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唐宋时期四川成都地区酒文化、茶文化的兴盛,以及习文尚文的风气。

图8 唐代邛窑青褐釉葫芦瓶 高14.5厘米。瓶体由上下两个球形体相连接,在瓶肩上塑对称双系。器表施青褐釉,釉色滋润,自然开片。底足露胎处呈深红色,胎质坚实。观赏整器,显得质朴灵动。葫芦形瓷器最早出现在汉代,从唐代开始大量生产多种样式别致的葫芦形瓷器,其中邛窑在唐、宋时期就生产出了多种样式的葫芦形瓷器,此瓶就是唐代邛窑葫芦形瓷瓶的代表作。葫芦因其谐音“福禄”,在民间被看成是一种“灵物”,“宝葫芦”故事的广泛流传就是很好的例证。同时,葫芦因其外形优美,具有天然的艺术观赏性和美感,在瓷器烧造中被大量的应用,为瓷器增添了视觉上的吸引力和文化内涵。

图9 唐代邛窑斑彩水洗 高8.3厘米,口径15.3厘米,腹径17.3厘米,底径7.6厘米。造型古朴大方,秀美雅致。器身内外施青黄釉,釉色滋润光亮,围绕器体口沿至腹部一圈,点有三块较大的褐黄色彩斑,有自然开片现象。器底露胎处呈深砖红色,胎质坚实。是一件邛窑精品之作。

图10 唐代邛窑瓜棱铜红釉彩水丞 高7.6厘米,腹径9.6厘米,底径5.5厘米。造型饱满圆润,器体匀布六道凹下线条,使器表形成瓜棱状。器表施青黄釉,腹周点有三块铜红釉彩斑,釉层虽有剥蚀,但铜红釉彩仍很鲜艳。此器应是唐代邛窑文房用品上乘之作。据有关资料研究显示,邛窑早在隋代就烧造出了铜红釉彩瓷器,到唐代时,邛窑烧造铜红釉彩瓷器的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这件水丞上的铜红釉彩也提供了邛窑在唐代制作高温铜红釉彩瓷器的实物资料。

图11 五代邛窑乳浊月白釉砚滴 高7厘米,底径4.2厘米。壶体造型扁矮沉稳,别致秀美。器表施月白色乳浊釉,釉层肥厚滋润,自然开片。底部置矮圈足,露胎处呈灰白色,胎质密实。是五代时期邛窑文房用品佳作。

图12 唐代邛窑青釉贴塑动物纹水盂 高6厘米,底径4厘米。造型精致灵巧,器体贴塑一条蜥蜴和一只青蛙,生动传神。器表施青釉,莹润光亮。底足露胎处呈深砖红色。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唐代文房用品。

图13 五代邛窑黄釉砚滴 高6.6厘米,底径3厘米。壶体塑造为梨形,小口,手工捏塑一曲线把柄,另侧置一高跷长流。整体造型线条优美,小中见大,神气十足。器表施黄釉,滋润光亮,自然开片。底足露胎处呈砖红色。是邛窑文房用品的典型器。

图14 唐代邛窑黄釉贴塑宝相花箕形砚 高3.3厘米,长9厘米,宽6.7厘米。邛窑在唐、宋时期生产了大量的瓷砚,现在我们能见到的主要有箕形砚、马蹄形砚、圆形砚等,其中尤以箕形砚为常见。箕形砚,因外形酷似簸箕而得名。这件邛窑箕形砚,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两只扁足支撑,通体施黄釉,其特别之处是在砚面边沿后端贴塑了一朵宝相花,同时在砚的两个长边沿刻有两条线条。整个砚的造型显得别致灵动,是邛窑箕形砚的佳作。

图15 唐代邛窑黄釉莲花香炉 高8.2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6.3厘米。炉体外壁贴塑莲瓣,整体造型好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器体外表上部施黄釉,下半部分直至底足露胎,胎呈砖红色,胎质密实。

图16 唐代邛窑黄釉香炉 高6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7厘米。造型小巧灵秀,炉体宽沿,浅腹,高足镂空。宽沿部施黄釉,釉色莹润,足部和炉内壁未施釉。

图17 唐代邛窑葫芦形水注 高14厘米,底径8厘米。壶体造型为葫芦形,施青褐釉。虽然这件水注看上去并不大,但制作比较考究,保存完整。

图18 唐代邛窑乳浊绿釉花口盏 高2.3厘米,口径12厘米。造型显得轻薄精巧,线条流畅,花口优雅。施乳浊绿釉,釉色淡雅柔和。底足为平底,露胎处呈灰白色,胎质坚实。

图19 唐代邛窑绿釉三彩人骑瑞兽 高7.6厘米。造型为一个穿戴官帽服装人物骑在狮形瑞兽上。整器施透明绿釉,釉色光鲜明亮。器体下半部分露胎,胎呈灰白色,胎质坚实。这是一件手工捏塑作品,属邛窑玩偶系列之一。

图20 五代邛窑乳浊釉龙形器 高9厘米。造型为一条坐式龙,显得十分灵动小巧。施乳浊绿釉,釉色滋润,露胎处呈灰白色,胎质坚实。是邛窑捏塑玩偶中的佳品。

图21 唐代邛窑三彩提梁杯 高8.2厘米。造型别致典雅,器体内外施乳浊淡黄釉,在杯体与提梁连接处点缀有红绿彩,杯腹也点绘有红绿彩。露胎处呈灰白色,胎质密实。是一件较为精致的三彩杯。

图22 唐代邛窑青釉省油灯 高4厘米,口径11.3厘米。省油灯是邛窑瓷器的代表性器物,其灯碗为夹层形,夹层边上塑一短流,便于注入冷水,上层注油通灯芯,燃烧时冷水起到降温作用,可降低油的消耗。这件油灯造型敦实,先施一层化妆土,再施青釉,胎体厚重,胎质坚实。

图23 唐代邛窑黄釉双耳壶 高15厘米。壶体造型为直口,厚唇,肩部塑对称两系,短流。内外施黄釉,釉色莹润光亮。露胎处呈砖红色,胎质坚实。应属唐代早期作品。

图24 北宋邛窑黄釉折肩梅瓶 高13厘米。瓶体造型为北宋时期的典型式样,细细观之,线条优美,精致玲珑,既可把玩,又可欣赏。瓶体肩部以上施黄釉,肩部以下露胎,十分独特。

(责编:雨岚)

上一篇:岳州窑胡俑 下一篇:碧玺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