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严峻,前途不平坦

时间:2022-08-13 03:57:04

2012年1-4月我国外贸增势乏力,持续低速增长,贸易平衡状况不断改善。根据海关5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进出口总值11671.8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6%。其中出口5932.4亿美元,同比增长6.9%;进口5739.4亿美元,增长5.1%,贸易顺差为193亿美元。

2012年4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080.8亿美元,2.7%。其中出口1632.5亿美元,增长4.9%;进口1448.3亿美元,增长0.3%;当月贸易顺差184.2亿美元。经季节调整法调整后,4月份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的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6.1%、7.2%和4.8%。

2012年1-4月我国外贸发展特点:

国际市场需求不振,我国对亚洲和欧洲一些贸易伙伴出口出现下降势头。根据海关统计,2012年1-3月我国对北美、非洲、拉美出口分别增长为12.6%、12.8%和17.5%,快于全国出口平均增速,对亚洲出口增长7.8%,对欧洲出口降幅为0.6%。受欧债危机蔓延和恶化的影响,我国对欧洲出口增速有较大幅度的放缓。根据海关5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1-4月我国对欧盟出口降幅为2%,对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出口分别下降4.1%、2.1%和27%。同时世界经济的疲软和欧债危机对我国在亚洲的重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的冲击也日益明显,我国对台湾、印度出口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根据海关5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对台湾、印度、新加坡出口分别下降10.3%、1%和4%。受中东的政局动荡的影响,我国对伊朗和叙利亚进出口也出现大幅下降,根据海关统计,2012年1-3月我国对伊朗和叙利亚出口分别下降了17.2%和55%。2012年以来北美和拉美经济复苏,非洲的经济强劲增长,市场需求较旺,但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占我国出口比重70%的亚洲和欧洲市场需求不足,今年我国出口低速增长的趋势已经很明显。

我国初级产品出口放缓, 初级产品进口增速较快。根据海关统计,2012年1—3月我国初级产品出口增长4.2%,比2011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放缓,而进口则增长18.2%,快于进口平均增长水平12个百分点。受国内市场供求情况和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强力反弹的影响,按照SITC分类,2012年初级产品中出口出现不同幅度下降的产品有咖啡、茶、可可等调味品、纸及废纸、纺织纤维及其废料、金属矿砂及废料和煤、焦碳及煤砖等。根据海关5月份公布的统计数,2012年1-4月食糖、煤及褐煤、焦碳及半焦炭和原油出口分别下降了13.8%、43.4%和83.4%,而活猪、大米、玉米和原油出口分别增长26.1%、26.2%%、42.%和39.6%。根据海关统计,按照SITC分类,2012年1-3月我国初级产品进口增速较快的产品有活动物、谷物及制品、糖、糖制品及蜂蜜、烟草及制品、天然气及人造气。根据海关5月份公布的统计数,2012年1-4月鲜、干水果及坚果、谷物及谷粉食用植物油、原油和肥料进口分别增长53.8%、305.7%、27.1%、28.2%和58.1%。

我国工业制品出口稳定增长,进口增长速度急剧放慢。根据海关统计,2012年1-3月我国工业制品出口增长7.8%,同全国出口平均增长水平持平,进口仅增长1%。根据海关统计,按照SITC分类,2012年1-3月工业制品出口中增长最快的产品是初级形状塑料、皮革、皮革制品及已鞣毛皮、特种工业专用机械、金工机械等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2%、21%和21.1%和28.2%,而出口下降最明显的产品是制成肥料和有色金属等产品。根据海关5月份公布的统计数,2012年1-4月我国工业制品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是贵金属及贵金属首饰、手持无线电话及其零件、手表及灯具、照明装置,分别增长134.1%、28.3%、23.7%和33%。根据海关统计,按照SITC分类,1-3月我国工业制品中进口稳定增长的产品有医药品、陆路车辆、旅行用品、手提包及类似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和鞋靴等,进口下降幅度较大的产品是无机化学品、钢铁和特种工业专用机械等。根据海关5月份公布的统计数,2012年工业制品进口增长最快的产品有未锻造铜及铜材、氧化铝、汽车及汽车底盘和飞机,进口分别增长了30.5%、60%、33.2%和39.2%。上述初级产品和一些工业制品进口的稳定增长反映了国内市场消费需求趋势,也是国家鼓励进口政策产生的效应。

2012年1-4月,进口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放慢。根据海关5月公布的统计数,占我国进口比重43%的机电产品进口下降1.6%,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仅增0.4%。

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多元化发展,一般贸易增速快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根据海关统计,2012年1-3月一般贸易出口2005亿美元,同比增长7.9%,进口2520.2亿美元,增长8.2%;加工贸易出口1960.7亿美元,同比增长6.3%,进口1086,增长1.2%;其他贸易方式出口334.9亿美元,增长13.9%,进口685.3亿美元,增长12.1%。随着国家推动加工贸易方式转型升级,2011年以来一般贸易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方式,增速和占比均超过加工贸易。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了规避各种风险,降低成本,企业采取灵活多样贸易方式拓展市场,如利用网络营销,扩展海外营销链,通过保税监管场所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货物。2012年1-3月保税监管场所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分别进口217.3亿美元和369.5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和13.8%。进出口贸易方式多元化是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转变贸易增长的方式必要路径。

国有企业出口增长乏力,外商投资企业稳定增长,民营企业表现活跃。根据海关统计,2012年1-3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6.9%,国有企业出口下降0.1%,民营企业出口增长12.8%。随着出口退税政策的效力的下降,经营成本的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物价和运费的上涨,加上出口市场经营秩序不好,企业低价竞争现象严重,一些国有企业出口利润下降,没有了发展出口的积极性。而占出口比重50%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强,出口稳定增长,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材料、新技术、品牌产品和节能环保产品层出不穷,不仅带动国际上高端产业向我国转移,而且在我国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也受到上述因素影响,但是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成本低,机制灵活,更加市场化,创新意识强,所以在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仍然表现较为出色。

加快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进出口平衡

国务院总理2012年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提出要坚持进口与出口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进口结构,稳定和引导大宗商品进口,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并确定加强进口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以暂定税率的方式,降低部分能源原材料进口关税,降低部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用品的进口关税等。

2012年3月31日,商务部联合十部委联合提出《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了转变外贸增长的方式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及机制保障。转变增长方式的主要任务是优化外贸国际市场、国内区域布局、加快外贸转型基地的建设等。

目前我国政府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和鼓励进口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在我国外贸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展示了我国外贸发展的美好远景。

从2012年春交会看今年外贸发展前景

广交会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国际商品交易会,被誉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晴雨表”。据统计,2012年春交会到会客商超过21万人,比第110届增长0.23%,创历史新高,累计出口成交360.3亿美元,环比下降4.8%。数据反映当前外贸发展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预示今后几个月出口增速将延续前四个月放缓的势头。

根据本届广交会反映,当前影响外贸发展的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普遍面临订单不足的问题,中期短期订单占重要比重,达到86.3%,而6个月以上的长期订单占比很低,仅有13.7%。新兴市场如中东和拉美市场客商增长较快,但新订单量较少,不足以弥补欧美市场减少的订单。二是面临原辅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融资难和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出口提价难,出口利润微薄;三是在经济危机时,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竞相销价压价争夺订单和客户,市场经营秩序较为混乱;四是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重重对企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建议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稳定,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调解作用,加强对出口市场的行业自律,维护好市场的经营秩序;建立和完善中介和信息网络服务,加强对企业开拓市场的指导;企业应转变靠政策支持的传统思想,改变数量扩张的经营模式,通过产品、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创新、完善经营机制和规范经营来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重重困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

上一篇:又闻妈妈歌唱声 下一篇:博物馆——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