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财施教 第8期

时间:2022-08-13 01:11:41

经济学本应聚焦于两种人类行为的目的,一种是对财富的关注,一种是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但是,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其著作《伦理学与经济学》中写道,现代经济学却破坏了这两个视角的“势力均衡”,而是更多地以数学和逻辑的方法发展了前者。

现代经济学的这种偏重和忽略所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如阿马蒂亚•森所说,“离开伦理学支撑的经济学势必会走向贫困”之外,作为一门“经世济民”的显学,它的瑕疵和不足还会被投射到实践中,对我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方面,在目前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再次成为争论焦点的教育话题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近年来高歌猛进的改革进程中,教育更多地是被放到经济的视镜下进行考量的――从宏观上对教育投入的分配到中观上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再到微观层面上的学费设计莫不如此。

教育是一种产品、一种资源、一个产业,诸如此类的观念已经空前强势地占据了决策者们的头脑,成了我们考量教育问题的主导思维,而这种思维也确实是具有着逻辑和实践上的正确性。

但是,这并非问题的全部:仅凭这样的观念,我们无法去直面“一个本科生四年的学费,相当于一个贫困县农民35年的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等费用”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仅凭这样的观念,我们也难以回应传达着民声的委员们“为什么几十年前经济不怎么发展,贫困学生能上得起大学,而现在经济发展了,却反而上不起学”的诘问。

也许你会说,我们的教育体系设置的诸如奖学金、助学金、教学贷款等辅助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局面。这的确是一个事实,但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却是:很多的穷人在高昂的学费面前望而却步,在绝望和无奈中封锁住了自己的希望之途。

尽管有着人们常常念叨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的宽慰之词,对于许多的农家子弟和城市贫民来说,教育仍然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是他们最大的希望所在,或者说是通向他们“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的唯一桥梁。

“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必须受到足够的关注。科学研究总是把人们当做完全理性的对象,这样的逻辑方法才能有效,声称自己是科学的经济学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国家政策的实施却必须着眼于具体的、活生生的、有着意义指向的人。

这对为数甚广的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同样如此,当我们着手解决农民增收、下岗再就业、居者有其屋这样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向的问题时,还必须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所在。尤其是在囿于条件的限制,在不能提供一个殷实的“现在”的情况下,就更要给他们以“未来”。

教育无疑是烛照未来的希望之光。作为希望的承载,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播下种子,不能因为简单的因“财”施教而将人们阻挡在希望的大门之外;作为未来的指引,除了说“要有光”,我们还需期待的是“要让这光平等地惠泽万物”――在这一点上,“两会”的代表们已经发出了我们的心声。

上一篇:谈我国保险市场垄断竞争型结构转变 下一篇: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转让定价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