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学森之问”看适切的中学教育的必要性

时间:2022-08-13 11:53:55

从“钱学森之问”看适切的中学教育的必要性

摘 要:钱学森对于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追问道出了我们教育的尴尬。我们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却没有培养出杰出人才。我们的教育也做过有益的探索,比如举办少年科大班和给予高校自主招生权。然而,真正的症结不是高等教育,而是在于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传统的中学教育因其固有的缺陷,虽然能够批量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工人,但是无法造就杰出人才。为了早日培养出杰出人才,我们迫切需要一种适切的中学教育。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 中学教育

“钱学森之问”是最近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话题。2005年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概言之,钱学森之问的核心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个问题在钱老走后,因安微11名教授致新任教育部长的公开信而广为人们关注。实际上,这个问题不只是钱老的疑惑,是很多学界人士的共识。随着大师们的一个个离去,各个学科都在反思这个问题。

这里所讲的杰出人才,与一般的专家不同。专家是特定领域知识的熟练掌握者,是该领域的高级技术工作者,本质上只是知识的运用者。而大师级人才的意义不只是带来某种器物的改变,主要的是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做出了杰出的文化建树,使其文明具有独特个性。

历史上有很多文明曾经灿烂一时,最后都灰飞烟灭。如西方古国腓尼基,物质文明何等辉煌,因为缺少自身的文化建树,而迅速退出历史舞台。几大古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这同我们历史上的杰出人才的文化建树是分不开的,从孔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到陈独秀、鲁迅等人,就足见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不只是物质层面的!

也正如此,人们在大师们的不断逝去而新的大师未见出现时才无比焦虑。在焦虑之余,我们的教育曾经寻求过积极的解决。

最为典型的一个措施是举办科大少年班。中国科技大学从1978年开始举办少年班,对一些天资优异、富有创造力的学生进行特殊教育,目的是培养出杰出人才。随后,一些名校也纷纷招收少年大学生。然而,这种以理科学业超常为选拔条件,以培养学术精英为初衷的超常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都远离了科学事业。许多神童被选入高校之后,有的完成不了学业,有的专业不对口乃至最后遁入空门,有的毅然回到高中走常规高考道路。

另外一个举措是允许高校自主招生。采用有别于统一高考的一种比较灵活且多视野的标准来为那些不适应高考的特殊人才开偏门。然而,实际上目前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注重选拔的还是考试的高分获得者。很多高校自主招生都是以学生在高中学习成绩的年级排名前多少名作为报名资格,这无疑是与不拘一格选拔偏才的自主招生的初衷相背离,如此选拔的人才类型仍然是与高考的要求相一致,没能起到与高考互补的作用,使自主招生失去了最初的积极意义。

上述两个措施都力图摆脱标准化、统一化教育的弊端,以更好地培养出优秀人才。他们的共有特征都把解决问题的关键放在高等教育阶段,都是把智力超常当作杰出人才的根本因素。然而,许多事实表明科学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专业兴趣与学术追求,而专业兴趣与学术追求很大程度上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中学阶段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措施难以见效。那么,我们国家的中学教育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吗?

建国后,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主要是在近代型学校进行。近代型学校的基本特征是划一化、规格化,因而又被称为工场型学校。它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不断发展的,其主要任务是造就产业社会的自觉承担者,也即它要培养出知识与行为技能规范化的劳动成员,生产出职能符合社会要求的教育标准件。从社会的功能这一角度看,这种学校可以说是制造产业社会人的加工装置。根据学生对于产业社会的适应,就有精品、成品与废品之分。

能够适应产业社会要求的就是成功者,否则就是失败者。这种类型的成功者要做到的就是掌握熟练的知识并能够立即转化为技术、技巧。为最大限度地满足这种需求,我国从高中阶段即实行文理分科制度,表现出重科学知识传授、忽视人文修养教育的倾向。数理化得到异乎寻常的重视,大量的优秀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理科。而文科教学的时候,绝大多数采用理科的方法进行,精神层面的东西被机械地处理了。在这种歇斯底里的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驱使下,教育者把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精神变革与成长变成了单调的机械性变化。

这种追求着统一性和标准化的教育忽视了至少是不够重视学生个体的需要与兴趣。学生精神的自主创造被剥夺了,完全沦为学校与教育的被动的塑造物,在教育中泯灭了人本真的个性。高考自主招生要从这里选出能成为大师苗子的可能何其小也!像钱钟书先生那样的特殊人才在我们的中学几乎没有呀。

大师共有的一个特征就是个性突出、创造力丰富。其之所以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大都是因为在某种兴趣的导引下孜孜以求的探索的结果。他们曾经是人们眼中的失败者,废品或者凡品。如爱因斯坦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被看作平庸的学生,达尔文对于尊贵的神学和流行的医学都学不进。但是,他们却成了历史上的杰出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人文素养非常高。很多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艺术家。他们对人的尊严与价值有相当深的思考,正是这种素养驱使他们积极为人类做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些杰出人才的个性特征很多都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他们或者有适合他们的自由发展的环境,或者冲破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最终得以保留自己的兴趣,并形成了探索事物的好奇心。

可见,中学教育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期间的各种经历经常影响人的一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人生的意义等问题,是充满了理想与激情的年代,对事物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然而,我国中学教育长期以来把知识传授和考试检验作为中心,使很多学生日渐失去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让夺取高分的好胜心占据他们的头脑。当其中的一部分人胜利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也只会习惯于接受知识而缺乏创造力,在精神上也缺乏独立性。最终,他们也许能成为各个行业的专家,但是成不了大师。

在产业主义价值观支配下的、以一时功利为目的的中学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钱学森们的人才。毫无疑问,杰出人才是我们民族长久延续的根本,所以,我们需要中学教育的快速改革,需要一种适切教育的出现。换言之,适切的中学教育才能培养出钱学森们所期待的杰出人才。适切的中学教育与传统的中学教育有着根本不同的理念,这就是要以人为本,而不是将人当作工具。

适切的中学教育必须是能够坚持科学发展、以学生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关键是不能把学生当作是被加工的原料对象,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学生不一定要学到充足的知识,重要的是形成探究世界的兴趣。学生探究地球形状的兴趣与好奇心远比知道地球是圆是方更有意义。其次,这种教育要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既要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也要引导学生思考人的价值、体验人生的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既要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人文教育。只有对人类文明以及本族群文明产生自豪感,人们才会有强烈地为文明的发展做贡献的愿望。当然,这种适切的中学教育不只是满足培养杰出人才的需要,也是满足所有学生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育的挑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上官子木.《反思中国人成才障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再论新课程下体育课的“放羊”式教学 下一篇:谈班主任如何适度使用“批评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