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学生语文兴趣的激发

时间:2022-08-13 10:27:54

浅议中职学生语文兴趣的激发

摘要: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就成为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培养呢?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教之有道。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习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49-01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其逐渐学好语文,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望闻问切,对症下药。针对中职学生普遍缺失学习语文兴趣的现状,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成为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培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晓之以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一动机一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有了需要才能树立动机,有了动机才能确立目标。

中职语文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作为学业,学生必须要学习并达到规定的要求,方能获得学业证书。同时,语文也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是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是安身立命之本;而必要的语文素养,更是提高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的需要。所以,作为学生,于现在的学业于将来的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认真学习语文,爱上语文,学好语文;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强调并使之明白语文的重要地位及学习语文的必要性,从心底里认同语文,自觉学好语文,喜欢语文。

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一步。

2 动之以情

面对语文基础极差,学习兴趣全无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语文兴趣,仅仅晓之以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动之以情。古人有语:"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道破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然而,要学生亲师前提是要老师爱生,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唤起学生的亲师之情,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

中职生在初中学习期间与老师的关系往往不太和谐,他们厌师厌学情绪浓厚,在加上青春期严重的逆反心理,中职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一视同仁,激励学生上进,才能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爱上教师,爱上教师教的课。

3 教之有道

3.1 导入激趣。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讲课也要讲究有一个好的导入方式,这样才能先声夺人。导入的方法很多,可以创设情景引起"共鸣",可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可以联系旧知新旧契合,可以设疑导思激励参与,可以解题入手开门见山……例如教学《雨霖铃》时,以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佳话导入:"有一种神话叫情,她从唐代出发,经过宋代,走进现代,她穿越时空,来到我们语文课堂,她是'雨霖铃'。话说为避安禄山之乱,唐玄宗携杨贵妃入蜀,是日行至栈道,彼时阴雨,且雨不止,即'霖',又闻听远处传来头驼(马)的铃声,彼时彼景,爱江山的唐玄宗更爱美人,因美人已逝,作《雨霖铃》以悼念之。"这样导入不但解题,落实了知识点,而且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去。导入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能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情景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

3.2 因材施教。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不是绝对相同,更何况正处于青春期的极具可塑性的中职生,因此,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自身素质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挖掘学生的亮点,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语文兴趣。

因材施教还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上,现行的教材给了语文教师提供了这样的空间:每册都有一定比例的选读课文,每学期都有一定量的弹性学时,供教师自行把握。

因材施教就是找到学生和教材两者的契合点,激发前者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完成后者的教学目标。记得教学诗歌《致橡树》时,有一个班级的朗读基础不错,于是就专门用一学时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朗诵才能,独诵、双人诵、男女生对诵、小组诵,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高潮迭起,下课铃声响起仍意犹未尽。

3.3 学以致用。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处处都要用到语文知识。例为一年一度的元旦文艺会演,各班都要出节目,准备节目有时就需要活动经费,就要向班里提出申请,如需外出采购,就要写请假条,购买物资需要向店家索取条据……在这一过程中就运用到申请书、请假条、条据等。此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事半功倍。学以致用,激发学习兴趣;以用促学,形成良性循环。

3.4 有效评价。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评价,如何做到有效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教育心理学有皮克马利翁效应,中国古语有"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确,积极的肯定比消极的指责有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以激励为主,抓住学生的亮点,及时给以肯定,给予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评价语可以是肯定激励的语气,例 "你的见解非常独特"; 也可以用探究理解的语句,例"我们还可以怎样理解?为什么";也可以是引领互动式的,如"你支持他的观点吗?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有效评价可以采运语言,也可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微笑、点头、鼓掌等都行。有效评价当然并非一味无原则的表扬,有时批评、鞭策也是一种方式。一句话有效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的途径有许多,应不拘一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但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好的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要学生乐于学习语文,那么全面提高语文教与学的质量,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

[2] 李新宇《语文教育学新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 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李伯黍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浅谈数控机床中液压系统的应用及维护 下一篇:学习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