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论述

时间:2022-08-13 10:18:57

绿色施工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论述

摘要: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环保和资源能源的保护,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将绿色施工的理念贯彻到企业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并且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落到实处。本文通过对某办公楼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总结,积累经验。

关键词:绿色施工;项目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一、绿色施工的含义

绿色施工是指在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当中,在项目质量及安全得以保证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及管理技术,尽量减少因施工而造成资源浪费或环境污染等情况,以使四节一环保得以实现。其中四节一环保包括能源的节约、土地的节约、水资源的节约以及材料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不仅仅是指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而且还包括利用先进工艺、改变传统理念以实现低能消耗、经济环保的目标。

二、 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以某工程为例,该办公楼为一类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59619平方米,框架 - 核心筒结构,地下 2层,地上31层,楼高130.5m。作为某省首批授牌的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在绿色施工管理、措施细化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2.1 绿色施工管理

2.1.1 组织管理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部绿色施工计划、目标的宣传发动和组织落实工作。项目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自查工作,每月检查不得少于两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项目施工员负责施工组织及各种方案的落实工作。项目材料员负责物资材料供应计划和协调工作。

2.1.2 实施管理

在绿色施工过程中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①将绿色施工方案的内容及要点对所有管理人员、工人进行交底;对方案的实施进行动态管理。②在生活区、生产区设立宣传栏,及时宣传节能节材的方针要求等。③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方案,合理划分流水段,提高模板、木材、钢管支撑架等材料的周转次数。

2.2 绿色施工措施细化

2.2.1 节材措施与材料资源利用

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项目部制定了节材措施,主要包括:消耗材料和控制措施、周转材料控制措施。①消耗材料和控制措施:编制材料采购计划,从计划上控制。编制材料采购台账、进场验收记录、从过程中控制浪费。编制材料消耗台账、可回收利用物资清单,从末端控制浪费。②周转材料控制:优化模板、钢筋工程方案,并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图纸技术交底,设置模板、加工钢筋等,对在制作、安装过程中所造成的操作损耗和浪费,安排专人加强维护、保养、监督,提高材料的周转次数和使用率。③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如高效钢材、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高强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预应力技术等提高节材效能。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

2.2.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①节水措施。施工前,对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的节水指标,以合同的形式对进行明确,便于节水的控制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②雨水回收利用。施工期间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路面冲洗、厕所冲洗、挖土时控制扬尘、绿化浇灌等,后期回填土后周边设置排水沟、二级沉淀池和场区硬化,收集雨水,使其流向地下室消防水池,再进行循环水的使用。

③节水器材的使用。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盥洗池、卫生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低水量冲洗便器或缓闭冲洗阀等。

2.2.3 节能与能源利用

①节能措施。项目部根据《绿色施工规程》要求,制定可行的节能减排技术措施。优先考虑低消耗的施工工艺,避免出现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运转的现象。建立施工设备检查、保修和检验制度,设置专人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基本效能和使用寿命。

②办公区、宿舍区、施工现场、大型设备用电分开计量。现场分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 3 个区域,每个区域安装电表,另大型设备塔吊安装独立电表,按月单独计量,及时收集用电资料,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帐,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及时掌握用电情况。

③采用节能型设备。项目临时用电在总体降耗上充分考虑三相负荷平衡,平衡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施工现场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比传统滴灯节能。办公区和员工宿舍内均采用节能灯具,工人宿舍安装节能空调。

2.2.4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施工现场布置实行动态管理,分基础、主体、装饰三个阶段进行现场设计布置。现场临时道路布置应结合室外工程设计,采取永临结合方式,利用永久道路基层做临时道路或道路基层,利用永久排水设施进行排水。

2.2.5 环境措施

①扬尘控制。在工地砂土采取覆盖措施、路面硬化、空余场地进行绿化、喷雾降尘、出入工地大门设洗车池用雨水冲洗车辆车轮,专人清洁洒水降尘,防止发生大气污染;运输易洒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②噪音与振动控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夜间作业。施工现场设置 2.5m 高连续、密闭围墙。采用低噪音设备施工,设置电锯房。夜间施工噪音声强值控制在国家有关规定值以下,现场设置噪声监测点,并实行动态监测。③光污染控制。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必要时在工作面设置挡光彩条布或者密目网遮挡强光。④水污染控制。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应设排水沟,雨水、污水分流排放。在现场大门处设置沉淀池,基坑抽出的水清洗混凝土搅拌车、渣土车等,如此循环。⑤垃圾控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返工造成建筑垃圾增多。坚持执行工清料净、班后清理制度。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分类存放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现场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委托环卫所统一清运。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通过采取这些有效绿色施工措施,取得了很好的节能降耗效果以及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 可能影响推行绿色施工因素

3.1 绿色施工概念的缺失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作业的特点,以及一线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较低,对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不重视,已经习惯了刺耳的噪声、严重的浪费和一些习惯性的不良做法。

3.2 施工单位的效益考虑

对于施工单位, 绿色施工往往意味着可供的选材范围更小、材料成本更高,施工投入的成本更高,却没有相应的补偿。解决这种矛盾,需要政府参与调节,政策适当倾斜,让实施绿色施工的企业收益得到保证,才能促进绿色施工技术推广。

3.3 项目管理方面

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技术知识培训不够,工人自觉程度低。管理者对现场材料用量、能源利用量有记录,但缺乏数据的统计。

四、推广绿色施工需考虑因素

4.1 需要政府加强绿色施工政策性引导

鼓励各地区加快示范工程建设,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中。此外,要在相关的工程评优中,加入绿色施工的内容要求,提升工程的绿色含量,强化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4.2 需要提高绿色施工意识

提高建筑业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绿色施工的认识。通过加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建筑工人分类培训,使广大工程建设者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有效地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施工企业作为实施绿色施工的主力军,加强绿色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把绿色施工贯穿到施工全过程,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实力。

4.3 需进一步完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

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提供了导向性要求。在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都没有具体指标。因此需要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

五、 结 语

绿色施工注重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建筑材料的二次资源化利用;扩展文明施工内涵,创造更好的绿色、文明施工氛围,并能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项目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群策群力,不断总结,鼓励小节约、小创新,让绿色施工理念在施工过程中逐步诠释。

参考文献

[1]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毛志兵,于震平.绿色施工研究方向[J].施工技术, 2006(2).

上一篇:论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 下一篇:浅谈煤矿斜井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