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12例分析

时间:2022-08-13 09:13:37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12例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宫颈环扎术成功因素。方法:收治宫颈环扎术患者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环扎术能延长孕周,足月产8例,早产3例,流产1例,新生儿存活10例。结论:宫颈环扎术对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所致的晚期习惯性流产效果良好。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防治感染,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症,有利于提高宫颈环扎术成功率。

关键词 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环扎术 妊娠

宫颈机能不全主要表现为宫颈内口松弛,一般是发生在既往有手术创伤,阴道分娩裂伤、先天发育不良,宫颈或宫颈下段的解剖结构的改变。妊娠妇女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0.27%~1.84%[1]。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1月~2011年3月收治宫颈环扎术患者12例,年龄及孕产史:年龄25~36岁,孕次3~5次,入院孕周14~24周,初产妇5例,均有2次或2次以上流产史,有中期妊娠引产史1例。经产妇7例,有早产史6例,无存活儿;足月产1例,足月产后出现晚期流产2次,检查发现为重度宫颈裂伤。

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2]:①有2次以上中孕期自然坠胎史,且病程进展快,娩出胎儿外观未见畸形;②药物保胎无效;③非孕期内诊见宫颈短平(<2cm)穹隆平坦;④未孕期8号Heger扩张器进入宫颈内口时阻力极小,部分宫颈外唇明显旧裂;⑤孕期B超可见宫颈内口有漏斗形成。本组病例病史及体征具有上述第1条及其他1条或以上的特征。

手术经过:⑴手术时间:一般于妊娠14~19周施行为最佳手术时间。本组12例中,14~15周妊娠手术6例;16~20周妊娠4例;21~24周妊娠2例。⑵术前准备:①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阴道清洁度未见异常。B超排除胎儿畸形。②予安尔碘抗菌洗液擦洗阴道(宫颈口触及胎囊者不做阴道擦洗)。③有宫缩者术前静滴硫酸镁或安宝抑制宫缩。⑶手术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安尔碘外阴、阴道消毒,铺无菌巾,用阴道拉钩拉开阴道暴露宫颈,两把宫颈钳分别钳夹宫颈前、后唇并向外牵引,用减张缝线在宫颈2点~4点,8点~10点作第一U形缝合,宫颈1点~5点,7点~11点作第二U形缝合,深度达2/3宫颈肌层,不穿透宫颈黏膜,缝线上套2cm长小硅胶套管,在前穹隆将缝线的两端3重打结,线端保留2cm,缝合后宫颈管以容受一指尖为宜。若有宫颈裂伤,进针从宫颈裂伤边缘的内侧进针。

结 果

手术情况及术后处理: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几乎无出血,无1例并发症,无1例发生感染。术后绝对卧床3天以上,保持会阴清洁,严密观察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静滴抗生素防感染,用硫酸镁或安宝防治宫缩。出院后禁性生活,避免重体力劳动,定期产检。

宫颈缝合术后妊娠结局:术后足月产8例(66.7%),早产3例(25%),流产1例(8.3%),新生儿存活10例(83.3%)。足月产8例,孕周37~40周,新生儿均存活。1例孕足月临产住院时宫口已开大,宫颈缝合线尚来不及拆除造成宫颈裂伤。其余7例均距预产期提前1~2周住院,同时拆除缝线,拆除后均阴道分娩。早产3例,孕34+6周因胎膜早破早产,顺产,新生儿存活;孕35+1周胎膜早破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新生儿存活;孕16+3周施术者,孕28+5周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未存活。流产1例,1例孕22周宫颈口开大1.5cm入院后急诊行宫颈环扎术,术后2天流产。

讨 论

宫颈缝扎术的机制:子宫平滑肌成分从体部开始下行至宫颈逐渐减少,结缔组织逐渐增多,解剖上子宫颈部并无真正的括约肌样组织排列,结缔组织成分主要是胶原纤维,其弹性强,对妊娠宫颈有括约肌样作用。在先天性宫颈发育不良患者中,其宫颈结缔组织成分少,括约肌样功能不足;或因产科手术操作不当而使宫颈内口损伤或严重的宫颈裂伤[3],使宫颈的结缔组织连续性及完整性受到破坏,造成子宫峡部括约肌功能的降低,而使宫颈内口呈现病理性扩张或松弛。妊娠中期以后,随着胎儿长大,羊水增多,宫腔内压力增加,由于重力作用,胎囊沿着扩张的宫颈口下垂,楔形嵌入宫颈管内并过早地形成前羊水囊,诱发子宫收缩引起流产或早产。

影响宫颈环扎术成功因素:①宫颈环扎术时间:实施宫颈环扎术时间报道不一。但是,随着孕周增加及宫颈扩张并发症往往增多,紧急缝扎手术较预防性宫颈缝扎术成功率明显降低。②预防感染:国外许多文献指出感染是宫颈环扎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阴道、宫颈的炎症对手术成败有直接影响,术前常规行阴道、宫颈分泌物检查,彻底而有效地治疗潜在的感染,有利于手术取得满意效果。③患者选择:如果患者合并容易引起流产的其他疾病,宫颈环扎术也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④手术操作:要轻柔、准确,避免过度牵拉引起流产。宫颈缝合位置要恰当,缝合位置高可损伤膀胱,缝合位置低或松弛,胎囊楔入宫颈管易发生流产早产,缝合后宫颈管以容受1指尖为宜。

术后处理:术后要积极抑制宫缩及预防感染,加强护理,加强孕期检查,积极治疗妊娠期疾病,减少流产早产的发生。术后应定期复查超声,4周检查1次为宜,严密观察宫颈变化。及时而有效的抑制宫缩,预防流产和早产的发生,确保手术的成功有重要意义。同时,应注意拆线时机的选择,孕足月患者应在预产期前1~2周住院拆除缝线。

宫颈环扎缝合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成功率高,妊娠结局良好,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防治流产及早产的可靠方法。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防治感染,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症,有利于提高宫颈环扎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时春艳,杨慧霞.宫腔超声检测在早产预测和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03,38(1):16.

2 刘新民,主编.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赵友萍,周琦,吴连方.宫颈环扎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85-1387.

上一篇: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分析 下一篇: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