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称为专家级的“人才魔术师”

时间:2022-08-13 08:23:13

一个被称为专家级的“人才魔术师”

他被誉为“博士之父”,不仅把自己的6个孩子培养成才,而且资助并辅导的10多个因家境贫寒失学的孩子也都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其中一个叫金一政的孩子,高一时来到蔡笑晚家,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2002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现在是剑桥的博士后。

2009年5月,蔡笑晚在全国悄然走红。央视四套《夕阳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热播他的教子秘诀。堪称专家级“人才魔术师”的浙江省瑞安市68岁的蔡笑晚,用自己的方法教育6个儿女,培养出5位美国名校博士和1位硕士。蔡笑晚历经6年殚精竭虑撰写而成的作品《我的事业是父亲》,也已由接力出版社出版发行。那么。蔡笑晚是如何把子女个个培养成栋梁之材的呢?

人才开发从小开始

蔡笑晚从小热爱读书,考上重点高中后,因为政审不合格,被学校除名了。年轻的蔡笑晚开始自学,用一年的时间把高中的课程全部修完,并参加了当年的高考。然而家庭出身好似一道铜墙铁壁,再一次阻断了他的求学路。于是他进小学当了一名老师,并因工作成绩优异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学校的推荐下,蔡笑晚终于凭借三门科目满分的成绩被当时的杭州大学物理系录取,圆了自己的读书梦。后来由于家境困难,蔡笑晚不得不从杭大退学,一边跟人学医,一边继续自学。

因为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所以他想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追求延续到下一代身上,转化为下一代的发展优势。蔡笑晚说,因为自己没有成材,追赶时间的紧迫感很强,所以长子一出生他就开始进行早期教育。蔡笑晚在孩子三岁以前实施的教育手段主要依靠数字,这与很多人主张的语言教育有所不同。儿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蔡笑晚就用手指在他的下巴上划一下,嘴里念“1”,或是拍着他的小手有节奏地数数。八个多月时,老大天文就能按顺序念出一至五;一岁多就能认识一至十的阿拉伯数字,然后是中文数字和大写数字。

也许正是幼年阶段开始的数学训练,给老大天文埋藏下了强大的数学因子,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蔡笑晚说,他对自己的资质没有怀疑,对子女的资质也从不怀疑,而且他觉得天底下所有孩子的智力,如果不是先天存在什么疾病,都不会相差很大。关键就看早期教育的开发。

孩子们一过三岁,蔡笑晚的育才策略里又增加了一项立志教育。他坚信从小立大志的孩子,不会满足于现状,取得成绩后,还有更上一层楼的决心和气魄。

鼓励孩子长大以后干大事业

蔡笑晚刚行医的那几年,全家人住在农村一间租来的百年老屋里,楼下是店堂,楼上是一家八口的卧室兼书房。蔡笑晚在墙壁上贴满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顿等科学家的画像,一有空儿就给孩子们讲这些科学家的故事。每天清晨,他在楼下拉起二胡。孩子们就开始陆陆续续地起床。接着他又打开广播,调到播放英语和日语节目的频道。孩子们每天听,渐渐对外语产生了兴趣。等到夜幕降临后,全家人围坐在灯下,蔡笑晚看专业书,孩子们读课本,成为雷打不动的习惯。在蔡笑晚一手营造的氛围熏陶下,小女儿四岁就告诉爸爸她要当中国的居里夫人。

蔡笑晚经常鼓励孩子长大以后干大事业,读博士、做科学家、成名成家,他觉得这特别重要。他经常教他们背诵《荷马史诗》中的一段:莫辜负你一片聪明美质。你须抖擞精神,留个芳名在青史。

引导孩子树立远大抱负是需要技巧和艺术的,蔡笑晚多年的经验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蔡笑晚说:所谓“从小立志”,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胸襟、气度和魄力。引发孩子对伟大、高尚的追求和向往,让孩子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以古今优秀人物为榜样编织自己童年的梦。一个没有经过好好立志的人。不管智力、意志、品德多好,都不可能有大成就。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才智不错却沦为平庸,因为他们做事达到一定高度后就满足了。而一个从小立大志的孩子,对任何事都不满足于现状,总有追求最高境界的欲望,这样的人不成功于此,必成功于彼。

为了让孩子长长见识,1978年夏天,蔡笑晚和妻子带着孩子到了北京、上海、青岛、大连,最远到了哈尔滨,他们还登上了太阳岛。1990年徒步旅游,一家人带着干粮和水,一路风餐露宿走到杭州。关内关外、大江南北的旅游。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虽然在班里,他们年纪偏小,但是在见识阅历上,他们并不稚嫩。相反,他们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显示出一般孩子不具备的自立能力。

“对胸无大志的人来说,大学是求学的终点,但是,对于一个有志献身科学事业的人来说,大学只是人生事业的起点。我的孩子大学期间都没放松,大儿子读大学期间,制定了全面的自学计划,考上上海交大研究生;二儿子读的是中科大少年班,第一学年成绩是班里最后一名,但他有目标,加上努力,很快后来居上。”

有了志向,孩子就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大儿子蔡天文硕士毕业到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工作。上班不到一个月,就写信说:现在每天早8点上班晚5点下班,只是消磨时间,这不是我十几年寒窗苦苦追求的目的地。尽管他的工作令人羡慕,但不是他理想的归宿。后来天文参加了托福考试,以全额奖学金到美国留学。4年后拿到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并在数学、统计学研究上取得很多成就。试想一下,如果他当初满足于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人生将完全是另外的样子。

由于自己拥有丰富的自学经验,从孩子们小学毕业后,蔡笑晚便开始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直到现在,蔡笑晚还保持着天天读书的习惯。他一直钻研相对论。把相对论的重要经典一一读遍,还撰写了大量论文,与钱学森通过信。蔡笑晚的读书、自学习惯,为孩子们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将子女一个个送上精英之路

蔡笑晚鼓励孩子们自学、赶进度,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打破正常的教育程序,争取更多的时间。在这样的观念下,他的6个子女大多在6岁以前就入校读书,并多次跳级。蔡笑晚说跳级也是根据孩子自己的愿望,决不强求。

因为跳级的问题,蔡笑晚跟很多学校发生过矛盾,这个学校不同意就换另一个。从小学到博士,大儿子共读过11所学校。按正常程序,从小学开始到博士毕业需要22年左右。蔡笑晚说,我的孩子在时间上都很超前,这无疑会转化为以后竞争上的优势。

现在的父母总抱怨孩子的逆反心理太强,不愿和父母沟通。在蔡笑晚看来,这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子女的自觉行为,需要技巧和艺术。

蔡笑晚经常组织孩子在家开展各类家庭知识竞赛、行为养成竞赛,他制作了6张存折,上面记录着每个孩子每次表现的评价分,积累到年终,孩子就拿着存折来“提款”。把积分兑换成相应的现金,自由支配。“存折游戏”要注意两个原则,首先,存折上的数目不应太大;其次,可以有领先者,但绝对没有失败者,决不打击任何一个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蔡笑晚很重视孩子们的体育锻炼和兴趣培养,不管吹笛子、练手风琴、弹吉他,他都鼓励,还跟着一起学。蔡家原来有两张特制的桌子,白天拼在一起当乒乓球桌,晚上拆开当床。家里还安了一个圆球形的彩灯,有时周末就开家庭舞会。蔡笑晚惟一的要求是,玩就要玩好。

作为成功的父亲,蔡笑晚教育孩子并没耽误他的工作,他自己的事业做得很好。是瑞安的名医,治好了很多疑难病症。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样,蔡笑晚真的是笑在了晚年。2004年,子女为他在上海买了房子。2007年,子女又拿出100万元在瑞安市设立了以蔡笑晚的名字命名的奖学金,帮助贫困家庭孩子。现在除了写书,他在家中带十几个贫困学生。

蔡笑晚感觉自己的教育经验对社会也许有用,6年前,他开始将自己多年的实践和体会撰写成书,希望能助天下望子成龙的父母一臂之力,也为自己作为父亲的事业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蔡笑晚坚信,把孩子培养成材是天下每位父母最要紧的人生事业,而他的事业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在未来的岁月里,他愿意把自己的精力贡献给那些渴望成材的孩子们。

人物背景

蔡笑晚,1941年5月生,浙江省瑞安市人,家庭教育专家。他的长子蔡天文,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宾西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次子蔡天武,由中科大少年班公派就读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李政道主办的CASPEA留美博士班,25岁时博士毕业,现在素有“金融界哈佛”之称的美国高盛公司出任副总裁;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在国内办实业;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曾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正在上海筹备私立医院;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现在浙江省建设银行工作;小女蔡天西,18岁时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8岁时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她指导的博士生比她大12岁。

上一篇:民事损害赔偿找回14万元损失 下一篇:王老吉身陷“配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