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稿件追踪”系统高效识别一稿多投

时间:2022-08-13 07:40:34

利用“稿件追踪”系统高效识别一稿多投

摘 要 出版者怎样快速识别一稿多投、新编辑如何快捷有效地取舍来稿,是编辑部经常遇到的问题。介绍了我编辑部利用稿件追踪系统识别一稿多投和提高来稿取舍效率的实践方法。建议每个编辑部都加入稿件追踪平台,做到在稿件送审前和刊发前对其进行追踪核查,最大限度降低一稿多投造成的资源浪费,减少因不能识别一稿多投所致的一稿多发等学术不端行为。

关键词 稿件追踪系统;一稿多投;使用方法;稿件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5-0156-02

Recognizing the multiple contributions with one manuscript

using the manuscript tracking

WANG Jihong,DENG Qun,XIAO Aihua

Abstract Our editorial office’s practices and methods to prevent multiple submission and duplicate publication with manuscript tracking system were introduced. We advise that every editorial office should join the manuscript tracking platform, and examine the manuscripts before senting them to reviewers and publishing. With our joint efforts, the multiple submission will disappear completely.

Key words manuscript tracking system;multiple submission;usage;paper

为尽快使自己的论文见刊,部分作者抱着“广撒网”的态度,倾向于一稿多投并付诸实践。因为信息不对称,编辑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编辑部对一稿多投现象一直无法有效识别。从规范学术道德和避免编辑出版单位重复劳动的角度出发,编辑出版者希望能够减少或避免一稿多投。很多编辑同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一稿多投现象的原因、控制和防范措施[1-3]。各个期刊编辑部也结合自身情况做出各种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7]。但因作者有意掩饰,而且文献数据库收录论文时间会滞后于期刊发表时间等原因,对于同时投稿或重复发表的论文仍然没有有效的防范措施,故一稿多投现象仍时常发生。目前中国知网的“学术不断检测系统”中新增了“稿件追踪” 功能,编辑利用“稿件追踪”可以清楚查看每一篇稿件的投稿历史,从而避免一稿多投及一稿多投导致的重复发表。此外,稿件追踪系统还可以帮助编辑在初审环节筛选稿件,特别是对经验不足的新编辑来说,能帮助其快捷有效识别一稿多投现象,从而提高审稿的工作效率。下面结合我刊编辑部的实践,详细介绍“稿件追踪”系统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

1 稿件追踪系统的使用方法

首先登录“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按照正常检测稿件的程序,上传论文后点击系统中的“稿件追踪”即可显示出稿件追踪窗口,如图1所示。在此窗口中可以查看篇名、作者、检测时间和已投编辑部次数。在之前未投往别处的,即只投了一次的稿件,在此不作显示。

点击“已投编辑部次数”栏中的数字,可以打开投稿记录窗口,了解该稿件的投稿或检测历史,如图2所示。在此窗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此稿件历次被检测时的篇名、作者、已投编辑部名称、检测时间和两次投稿内容的对比结果。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稿件追踪系统的功能比较强大,即便作者是在修改了文章的题目或作者署名后再投的,也能被稿件追踪系统识别,都被一一统计在列。需要说明的是:当检测时间显示为红色时,表示该篇文献的检测时间早于当前文献;当检测时间显示为蓝色时,表示该篇文献的检测时间晚于当前文献;当已投编辑部名称显示为“/”时,表示该编辑部尚未加入稿件追踪平台,暂无法查看其基本信息。

在单篇文档对比结果细览窗口中,可以详细地看到两次投稿的文字复制比、稿件上传时间和来自何编辑部等信息,更能清楚地比较两次投稿内容的详细异同,相同的内容显示为蓝色,不同的内容显示为黑色。

在图2的投稿记录窗口中,编辑部还可以点击“修改编辑部基本信息”按钮修改本编辑部的相关信息,如编辑部名称、联系人姓名、联系人职务、电话等。点击“生成报告单”按钮可以生成稿件追踪报告单,里面清楚地显示了该稿件已经投过哪些编辑部,对应编辑部的相关信息也是一目了然。若是编辑自己对稿件把握不准,可以直接向对应编辑部电话咨询该稿件的情况。这有助于编辑更好地全面把握稿件的学术水平、是否已经被退稿、退稿原因等信息。编辑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保存或者打印稿件追踪报告单。

2 利用稿件追踪识别一稿多投、筛选来稿

虽然稿件追踪系统的功能很强大,可以给编辑提供很多数据信息,但它毕竟只是一个操作平台,还需要编辑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它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的内涵之意,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个平台,更快更好地做好稿件审理工作。

2.1 送审前判断是否可被送审

为尽早识别一稿多投,避免编辑部后期的资源浪费,编辑在稿件送审前可以先在稿件追踪系统上查看此稿件的投稿历史,了解该稿件的投稿情况。如上文所述,当检测时间显示为红色时,表示该篇文献的检测时间早于当前文献。据我刊的实践经验,当检测时间显示为红色时,可以分3种情况判断该稿件是否可以被送审。1)若是上次检测距本次检测时间为两三天到半个月,且改动不大,只是对个别文字进行了修改,则很可能是作者投稿前的自检,可以送审;若改动较大,说明作者有一稿多投的倾向[6],在送审前可以善意地提醒作者请勿一稿多投,并将本编辑部对一稿多投的惩罚措施向作者说明。相信作者在了解后后会主动将一稿多投的稿件撤回。2)若是上次检测距本次检测时间为半个月到3个月,说明作者有很大的可能将稿件同时投给2个编辑部,一般为的一稿多投。因为多数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审稿时间为3个月,3个月后无结果可以另投他刊。社科期刊的审稿周期一般要短一些。各类期刊编辑部可以根据自身的审稿周期酌情修改此时间段的划分。3)若是上次检测距本次检测时间为3个月以上,一般是被其他编辑部退稿后再投的,但也不排除别的编辑部长时间未给出评审结果,作者等不及而再投。总之,这种情况下一稿多投的可能性较小。对于这种被其他编辑部退稿后又转投到本编辑部的稿件,可分两种情况决定是否送审:一是仔细辨别后认为有新意的稿件,可以送给专家评审,此类稿件被退稿可能是因存有争议,发表之后被引用的可能性较大;二是创新性不强的文章可以直接退稿。

当遇到不易判断质量好坏的稿件时,也可以通过稿件追踪报告单中已投编辑部的联系方式,向相关编辑部咨询处理此稿件的情况,了解此稿的评审意见,从而帮助编辑快速做出“退”或“审”的判断。

当检测时间为蓝色时,说明该稿在投往本刊后又投了他刊,属于典型的一稿多投。

2.2 刊发前判断是否重复发表

我编辑部会在稿件通过专家评审后、刊发前再次查看稿件追踪系统对该稿的追踪。因为稿件追踪系统可将改头换面后再投的稿件检测出来,故还可通过它避免一稿多发现象,有效地避免学术不端行为。若刊发前对稿件进行追踪,发现稿件被重复检测,且检测时间显示为蓝色,表示该篇文献的检测时间晚于当前文献(系统记录的当前文献的检测时间仍为本编辑部第一次检测该文献的时间),说明作者在投本刊的同时又投了其他编辑部。此时,需要编辑与作者沟通,要求作者将投至别的编辑部的稿件撤回,避免作者一稿多发以及由此生发的争议。

3 稿件追踪平台应用效果的实证分析

我刊自2013年6月开始使用稿件追踪系统。在利用该系统后,在缩短来稿初审时间、减少送审量、提高送审质量、 缩短见刊周期、降低不端文献发表数量等方面都得到明显的改善。

来稿初审时间由原来的20 d缩短为5 d,稿件送审量减少三分之一,有效降低了稿件送外审的压力,送审稿件质量也有所提高。这样既减少了编辑的无谓工作量,又使评审专家对期刊印象更好,更易接受审稿邀请。我刊的出版周期由原来的16个月缩短为10个月左右,最快的3个月左右。出版周期的缩短,提高了作者对我刊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培养了一批忠实作者。由中国知网的2014年度《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可知,使用稿件追踪系统后,我刊发表的不端文献数量由2010年的7篇降至2013年的1篇。

4 问题和建议

因目前加入稿件追踪平台的编辑部为数不多,所以在使用稿件追踪系统查看“已投编辑部名称”时,有时候会显示为“/”,表示该编辑部尚未加入稿件追踪平台,暂无法查看其基本信息。这就为编辑了解稿件投稿历史增加了困难。因此,呼吁更多的编辑部加入稿件追踪平台,这样更容易判断一篇被多次检测的稿件到底是作者自己投稿前检测,还是被已投的编辑部检测。若每一个编辑部都加入了这个平台,并且在送审前和刊发前都利用稿件追踪系统对稿件进行追踪核查,相信一稿多投会无处遁形,从而在技术上防范一稿多投、一稿多发这些学术不端行为。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投稿记录窗口里的“篇名”时常是以数字编号的形式出现,“作者”栏里也通常是空白,这给编辑的判断增加了困难。建议编辑部上传的稿件都以稿件编号+文章名+作者姓名的方式命名,这样就可以轻松地判断出是否是编辑部检测,因为由作者自己检测的文献不会有稿件编号,而且作者自己检测时一般不愿意让自己的名字出现。

5 结论

稿件追踪系统是一个应时代需要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如果各个编辑部都加入这个平台,并合理充分地利用,相信令编辑界头疼的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现象会无处遁形,令学术界头疼的学术不端现象也会随之有所收敛,还给学术界一片净土。

参考文献

[1]张小强,蔡珍红,吕赛英,等.教育部科技部学术规范视野下的一稿多投及其对编辑工作的启示[J].编辑学报,2011,23(1):12-14

[2]吴庆晏.一稿多投现象再思考[J].编辑之友,2013(4):88-89

[3]冷怀明,刘洪娥,栾嘉,等.避免科技论文重复发表和一稿多投的机制与实践[J].编辑学报,2007,19(6):457-458.

[4]李海兰,毕淑娟,陈新贵,等.利用学术期刊联盟防范一稿多投: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期刊联盟为例[J].编辑学报,2012,24(1):62-63.

[5]陈翔.关于一稿多投与科技期刊自身建设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0,22(5):450-451.

[6]陈静.学术期刊重复发表的异化形式及阻断策略[J].编辑学报,2007,19(4):282-283.

[7]吴培红,冷怀明,汪勤俭,等.防范科技论文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的实践与思考[J].编辑学报,2009,21(5):434-435.

上一篇:学生写作的宝库 下一篇:大型民用飞机飞控系统设计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