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断

时间:2022-08-13 03:51:49

一例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断

摘要 介绍了麋鹿的发病情况和病理学变化,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致,以期为麋鹿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麋鹿;巴氏杆菌病;发病症状;病理学变化;实验室诊断

中图分类号 S85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320-01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属于鹿科,因为它角似鹿,但没有鹿角的分叉;颈似骆驼,但没有骆驼的颈长;蹄似牛,但没有牛的蹄壮;尾似马(驴),但没有马(驴)的尾大,因此又称“四不像”[1-2]。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寿命约20年,体长达2 m,重300 kg。

巴氏杆菌病是一种传染病,各种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都可以被其所传染,该病的发病特征主要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为主,一般在动物发病前都已经感染了该细菌,当动物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变时易使动物的抵抗力下降,导致巴氏杆菌病乘机进入动物体内,经血液流遍全身,最后导致内源性感染。当感染巴氏杆菌病的动物排出排泄物时,其所携带的病菌会污染周边的水源、饲料及外界环境,使得其他健康的家畜都会被该菌感染,或由于染病的家畜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途径排出病毒,传染其他健康的家畜。麋鹿锯鹿角后发病,两后腿不能站立,不食,不反刍,拉稀便;连续治疗5 d后,症状加剧,出现眼球突出,眼结膜充血明显,磨牙,呼吸急促,体温升高;治疗8 d后死亡,结合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徐州市彭组园动物园1只麋鹿在锯鹿角后发生巴氏杆菌感染,治疗数日后死亡,现将该病的诊断过程报告如下。

1 麋鹿发病情况

2003年购于盐城动物园,2011年8岁,雄性,来徐州市彭祖园动物园后一直饲养于食草房,同笼饲养有5只麋鹿,室内2间笼舍面积共40 m2,室外运动场有100 m2,1/2为红砖地,1/2为水泥地。每年春季公鹿锯鹿茸1次,从2008年开始与同来的那只母麋鹿繁殖小鹿,共生育3胎,全部成活。每年春、秋季给其驱虫,所在笼舍春、秋季节大消毒,平时注意随时消毒。

2011年4月25日给此鹿锯鹿角,用鹿眠灵(吉林敦化产,规格200 mg/支)进行麻醉,所用剂量为2 mg/kg,用6 mL,一次性颈部肌肉注射,20 min后倒地,迅速锯完鹿角后注射苏醒药物陆醒宁,用的2倍剂量肌肉注射1/2量、静脉注射1/2量,几秒钟后麋鹿苏醒并站立,但精神有些沉郁,不食,流口水(副反应,一般几天后会自行恢复)。麋鹿次日不食,沉郁,拉3次稀便(粪便呈堆状,软粪,颜色发黑,不呈粒状),病程持续3 d后不见好转,怀疑是肠道感染,治疗方案以抗菌消炎、补水、补离子为主。连续治疗5 d后,该鹿眼结膜充血明显,磨牙,眼球突出,体温40.3 ℃(正常体温38~39 ℃),生病第9天,麋鹿呼吸急促,磨牙,张口喘气,呼吸75次/min,体温升到41.5 ℃,很快死亡。

2 病理学变化

肉眼所见,肺的病变区占全肺的60%以上,肺小叶布满出血斑和坏死灶。心包积液50 mL,液体颜色淡黄,色明亮;心耳上布满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心血呈暗紫色,血凝良好。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如蚕豆,切面出血。脾稍肿大,硬化,上面有大量出血斑和白色的片状坏死灶。病理组织学所见,心肌纤维混浊肿胀,肌浆呈粉红色细颗粒状。肺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平滑肌细胞变性,肺泡腔充满炎性渗出物,高倍镜下呈细丝网状,其中有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脱落的肺泡上皮。脾脏红白髓界限不清楚,白髓增大,红髓含血量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肠绒毛断裂脱落,其间混有黏液,黏膜上皮颗粒变性,杯状细胞增多,黏膜固有层细胞浸润[3]。

3 实验室诊断

3.1 直接镜检

在无菌条件下,取染病的麋鹿的心血、脾、肝涂片,经过革兰氏和美兰染色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镜检结果表明麋鹿确实感染了巴氏杆菌病,且革兰氏染色的结果为阴性。

3.2 分离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取染病的麋鹿的心血、脾、肝接种于血清琼脂平板培养基和马丁肉汤培养基上,在37 ℃下培养24 h。观察结果表明,血清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细小湿润、表面光滑、周边整齐,且呈半透明的露滴状,无溶血环;马丁肉汤培养基表明有一点浑浊,且在管底有黏稠状沉淀产生,培养基表面有菌环形成。经过直接镜检的结果和分离培养的结果一致[4]。

3.3 病原性检查

在进行巴氏杆菌的分离培养时,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加入染病麋鹿的脾中制成1∶10的悬液,并将其由腹腔接种至8只小白鼠,接种量为0.2 mL/只,结果在接种后的24 h内死亡2只,最后48 h内全部死亡。死亡的小白鼠经过直接镜检和分离培养结果相同。将分离培养所得的24 h的巴氏杆菌的代谢物接种给健康的小白鼠,结果与直接用染病麋鹿的脾接种的结果相同[5]。

3.4 生化性状检查

靛基质反应阳性,葡萄糖、蔗糖分解产酸不产气,乳糖、鼠李糖、棉实糖不分解,M.R和V.P试验阴性,石蕊牛乳无变化,明胶不液化,硫化氢试验(醋酸铅纸条法)阳性[3,6-7]。

4 体会

麋鹿的实验室诊断表明,该麋鹿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发病致死。分析原因,锯鹿角的前几天该麋鹿所在的笼舍一直在除锈,刷油漆,锯鹿角当天又过笼长颈鹿,接着麻醉锯鹿角,这些可能都是引起发病的应激因素。徐州市彭祖园动物园没有再发现新增的病例,由于巴氏杆菌的发病条件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的恶化所造成的,因此该例麋鹿的死亡可以认为是由于环境恶化使得个体的抵抗力下降而导致发病的病例。麋鹿的巴氏杆菌的发生在国内外鲜为报道,该病例的发生为人们对动物之间传染病的发生做出了提醒[7]。

5 参考文献

[1] 钟震宇,张林源,张智,等.北京南海子麋鹿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12):21-25.

[2]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 梅全林,赵淑琴,吴桂英,等.巴氏杆菌病致死棕熊病例报告[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2(9):29.

[4] 陈奕营.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0(9):117-118.

[5] 谢开春.炉下镇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综合防治[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6] 冯治永.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1):62.

[7] 刘怀宇.畜禽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制[J].养殖技术顾问,2012(2):164.

上一篇:白城市绿豆重茬减产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番茄早疫病和番茄晚疫病的异同点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