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美国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时间:2022-08-13 02:25:52

看看美国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民以食为天。在国内伪劣害人食品层出不穷的情况之下,很多人都不免为“食”而忧。其实,从全球范围来说,食品安全都是一个大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是如何多管齐下在全社会构筑一张坚固的食品安全防护网的。

首先,源头抓起,无缝管理。美国的食品安全管理覆盖了从原料产地到加工厂,从物流到销售的全部过程。这种被称作是“从农田到餐桌”的流程管理的核心要求: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得到准确的监控,从而帮助监管者和消费者追根寻源。为了积极参与“供应链管理”,美国地方卫生局和联邦政府的许多部门都雇用流行病学专家、微生物学家、食品检查员以及其他食品科研专家,采取专业人员进驻食品加工厂、饲养场等方式,对食品供应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构成了覆盖全国的联合监管体系。

其次,法规完善,修订灵活。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繁多,既有综合性的,也有具体的。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几乎所有食品,为食品安全制定了具体标准及监管程序,目标受益者非常清楚,即每一位消费者,尤其是弱势群体——儿童、老人、农村人口。在食品安全法规制定方面,美国非常注意向公众和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既充分考虑民众的生活感受,也注意专家的专业意见。美国对食品安全相关法规的修订也十分灵活,反应迅速。食品安全法规有其独特性,有时候仅仅一个细节问题就会引发社会动荡,造成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所以,及时更新法规也就显得非常重要。美国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经常不厌其烦地修订法规,其依据是新的科研成果、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民众和社会的强烈要求。

第三,部门协同,分工明确。美国实行多部分联合监管制度,其进行食品管制的政府机构主要有卫生部下属的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疾病控制与防治中心,农业部的食品安全检验署、动植物卫生检验署以及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商务部的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这些部门分工比较明确,工作很有针对性,比如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就是监管鱼类和海产品。这样既避免了政出多门、互相推诿,也有利于管理的专业化。事实证明,让一个部门管理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在明确分工的同时,各部门之间也要积极配合。在地方层面,州和各级地方政府食品安全机构负责监管辖区内的食品与包装安全,并积极配合联邦政府的工作。

第四,企业做大,优胜劣汰。在美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多是大企业,几乎不存在无照企业或家庭作坊式企业,因此掺假现象极少。一方面,这是因为经过多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绝大多数缺乏实力和信誉的企业都退出了“舞台”,留下的是一些在资金、管理和诚信方面都经得起考验的企业;另一方面,无论是政府的惩治还是媒体的监督,力度都很大,企业既得罪不起政府,也得罪不起市场。正是由于食品行业多为大企业,客观上也提高了“出错”的成本。有着成千上万员工、上亿资产的大企业,轻易是不会为了蝇头小利挺而走险的,并且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雄厚,其“供应链管理”水平也比较高。

最后,问题食品,立即召回。美国有完善的食品召回制度。作为对食品安全监控的补充,美国的食品外包装上都有一个编号,包含着产品的各种信息,比如原料产地、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就好比是产品的身份证,一旦出现问题,能很快找到厂家,甚至具体的加工责任人。法律规定,企业在发现其产品存在缺陷时可以主动召回,或者在监管者发现问题时立即召回。如果企业消极应对,则面临严惩。在召回的具体实施上,食品部门常设专门的“召回委员会”,委员会由科研人员、技术专家、实地检验人员和执法人员组成,和相关企业一起协调召回事宜。在政府的严格监控下,美国的企业一旦涉及到召回,都会自觉主动召回,退还消费者已付款项。

有了这张“多管齐下”的食品安全防护网,在美国国内很少听说食品企业违法的事件,相反因为美国的食品标准和规定非常细致繁杂,所以偶尔会出现某些进口的食品因为某种细节问题被强制下货的事情。

上一篇:动作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下一篇:浮力汽车 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