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趣味实验教学模式探析

时间:2022-08-12 11:28:28

物理课堂趣味实验教学模式探析

物理是中学课堂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是一门考察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性学科,也是一门自然学科.学习物理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物理规律的同时,对物理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性的了解,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然科学的能力和兴趣.教师教授物理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实验性较强的自然学科特点,尽量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自己得出相应的物理概念,总结出物理规律和相应的定理.当然,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这样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物理探究能力、加强动手操作技能.

一、课前趣味物理教学实验的设计

1.改进实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教师教授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创新.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当中,发挥出他们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课堂学习效率最大化;多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使其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物理学习方法.这对于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在八年级上的学习中,有凸透镜的实验课程.以往的实验教学通常是由教师来演示凸透镜对于光的作用,同学们进行观察.在优化实验设计的改革中,教师可以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来让学生亲身实验,通过现场观察来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别,自己探索原理.这样,学习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2.鼓励、引导学生敢于创新

创新绝不是简单的提出前人未提出的观点的和方法,而是在现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遵循客观知识规律,积极调动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将原有的知识不断地完善,温故而知新,将原本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优化和整合,这种学习方式正是物理学科所需要的.首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交流中要展现出不断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其次,要不断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迷信权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要加以肯定,让他们在鼓励中不断的前进,并且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二、课中趣味物理教学实验平台的构建

1.制定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实验热情

教师在趣味实验进行之前,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相关问题,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做实验,认真地去观察和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提高他们的实验观察及分析能

力,激发对实验教学的兴趣,让其体会到物理实验的真正价值,学会利用实验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师进行摩擦力实验时,可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为学生演示不同重量、大小的小木块在不同的斜面上下滑的速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拉力,从影响实验结果的各个方面去考虑.这样学生就能有针对性的去观察实验,思考实验内容.

2.减少演示实验,增多探究式实验

演示实验和探究式实验,虽然在形式上看起来是相似的,但是其实具有极大的差别.演示实验是以教师作为实验的主体,学生作为观察者,根据课本上的试验流程进行机械式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置身事外地观察,并没有亲身参与其中.但是探究式实验模式,是将学生和实验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将学生作为实验的主体.学生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不断的摸索,碰到问题自己思考解决,这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思维的重要步骤.

三、课后全方位评价学习效果

课堂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需要跟其他学习方法共同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的更多的是短时记忆、瞬时记忆,或者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就是“看新鲜”.所以,课后的巩固和整理非常必要.在积极参与课堂实验的基础上,再加上课后及时复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1.布置试验作业.

实验作业包括提交试验报告等多种形式.一直以来,提交作业就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物理实验的作业中,需要学生调动多方面学习能力.一方面,需要学生回忆实验过程中老师讲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还需要复习课本中的重要内容.这样的课后作业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掌握应该学会的知识.

2.完善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前文多次提到,因为物理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如自然性、动手性和实验性等,使传统的笔试形式的教学评价方式不能完全达到考核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合理采用实验考核的评价方式,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对他们进行考核.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最好进行一对一的单独试验考核.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不应该只考察学生的死记硬背的能力,更应该着重考察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深度,从根本上改变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进行突破式的创新.

上一篇: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有效策略探讨 下一篇:提高银行业竞争程度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