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时间:2022-08-12 11:24:19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 要:初中历史是一门设计多领域知识,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一些策略,希望充分发挥初中历史教学的人文功能,对素质教育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初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中生年龄较小,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人文思想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教学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述丰富的史实,展现精彩的历史人物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社会中不良风气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自觉抵御不良风气的影响,约束自身的行为习惯,并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要进步,需要提高社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水平关系到未来社会人员的整体素质。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争做社会文明的先锋人员,树立刻苦学习,奋发进取的生活态度,争做社会的有用人才。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对教师的要求

(一)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和理论水平

初中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根据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阅读多学科方面的知识,多角度,多学科深挖教材人文思想,适当运用探究式,讨论式,问答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提高自己语言组织能力,力争展现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

(二)初中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人文教育

初中历史教师要有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动意识,改变只重视学生考试分数,轻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人文精神的观念,多关心那些有网瘾,厌学的后进学生,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多与他们探讨著名的历史人物成长的经历,引导他们树立信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上升到精神层面。

三、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深入领略历史人文风采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大部分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极大的突破教材的局限,通过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元展示,生动直观的展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通过一些影视片段视频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多媒体多元展示下,也是对多元人文精神的生动感知体验。例如,教师在讲述某个著名历史人物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在讲到玄奘西游这一节,介绍玄奘是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译家,玄奘冒着生命危险,走了2万多公里,历经4年时间,终于到达了那烂陀寺。他在印度游学17年,带回了梵文佛经657部,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和推崇。可以向学生们播放黄晓明主演的《大唐玄奘》,让学生们的通过影片了解他的精神和他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

(二)构建人文教学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构建人文教学环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帮助学生积累人文知R,经常举办针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辩论比赛,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名胜古迹,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在校园走廊粘贴历史名人画像和他们的事迹,通过校刊校报,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等媒介,宣传历史人物故事,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他们的思想,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人格,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落实到位。

(三)深挖教材中人文教育思想

1.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比如,讲到遣唐使与鉴真东渡日本,日本根据唐朝制度改革自己的政治制度,根据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目前日本文化生活中服饰,饮食文化都受到了汉文化的巨大影响,进而讲述包括东亚,东南亚甚至中亚国家,在历史上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产生对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根据初中历史有关东海和南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结合如今东海问题,南海问题,,讲述这些事件产生的历史,以及他们为什么属于我们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爱国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多用历史教材中的著名人物激励他们,比如,蔡伦,改进造纸术,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等,这些闪耀的历史人物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王阳明先生也说:“诚以学不立志,如植木无根,生意将无从发端矣.自古及今,有志而无成者则有之,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也.”激发学生们特别是那些沉迷网络,厌学的学生向历史名人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

总之,初中历史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重要的学科,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和教学理论水平,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教学策略上,多使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记忆,构建人文教学环境,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落实到位,深挖教材中人文教育的思想内涵,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薛文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4(02).

[2]赵曙梅.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3]顾春燕.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探析[J].学苑教育,2015(24).

[4]于晓丽.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

作者简介:

马琴,女,中教一级职称,从事中学历史教学11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次在国家、自治区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奖。

上一篇:多元化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发展研究 下一篇:浅谈中职班主任情感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