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明天 第4期

时间:2022-08-12 11:02:41

坐在出租车上,跟司机大哥唠嗑。

天气变暖,房价高攀,云南干旱,丰田车不好使⋯⋯说时迟,那时快,前方冒出辆超车的国产越野车屁股上,赫然喷了一行大字:

坚决不给日本车让路。

哈哈哈哈,接着闲扯,2012,地球毁灭。

说到这毁灭的事儿,但凡大祸尚未临头,每个人都还有一种谈论毁灭的小快乐在其中,个个眉飞色舞,谈经论道。我更是有鼻子有眼的跟司机大哥掰地震:唐山小震,敢情是若干年前的余震啊,杯具啊,杯具。

司机师傅是老北京,至此话匣子滔滔不绝,一边感慨人生短暂,及时行乐才是王道;一边沿途指点江山,对生命的忠诚度溢于言表―说这种房子没问题,哪哪儿的房不可靠,别说八级地震,六级就全部自然淘汰。

地震不地震,我们通常被告知,不可预测。虽然能否预测在科学界分歧很大,这还真不是个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我们理性客观支持预测,但你我并没有拍板的权力;不过,我们虽然没有拍板的权力,但你我至少还有科学表达的权力。地壳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跳舞,只是高低起伏的程度并不算强烈,倘若生灵涂炭如汶川地震一刻,纵然加上全人类的叹息,也是无可奈何。

问题在于,这个烈度。

好比知道未来总会要下雨,地壳总会跳舞,关键在咱这旮旯的雨能下到多大程度,大地会扭曲蹦到多大幅度。我清楚记得这一期采访了地震预测专家强祖基老先生,他对于中国地区烈度从早年的区划变为现在的区划的质疑。

这边厢跟司机师傅讨论得很热烈:现在是七度,所以咱房子都按抗八级地震标准修建啊,如果以前是九度,那岂不是都得抗十级地震才成?

影响国民经济的大件事哪!

下了出租车,回到家想想总觉不妥。赶紧上网查询,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所以,抗震跟烈度并没有单纯的数字对应关系。

原来如此,我的天,我为自己在出租车上的胡说八道感到懊悔。

关于明天,大概因为我们都说得太多,做得太少了吧,世界才会越来越糟。

哪怕只是再多学一点科学⋯⋯

也许,关于明天,先要懂得。

上一篇:猴子与机器莎士比亚 下一篇:月历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