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科学搏击术

时间:2022-10-12 07:42:22

咏春拳:科学搏击术

咏春拳是中国的南拳之一,因曾跟随叶问系统学习咏春拳的李小龙的影响力,它已成为现代最流行的中国武术。4月底电影《叶问2》即将上映,我们采访了该片的咏春拳顾问欧阳剑文,与其切磋了一下咏春拳术与运动科学。

记者手记:

对于《新知客》提出的问题,电影《叶问2》的工作人员吓了一跳。他们的咏春拳顾问欧阳剑文老师连连称赞这些问题“非常有深度,亦可见这些问题来自不同的咏春资讯群”。全民健身和娱乐是一对孪生兄弟,而科学与生活自然也是密不可分――所以,哪怕在娱乐的时候,新知客们当然也得保住自己的精神气和科学劲儿。

什么是咏春拳?

咏春拳术以身体结构、关节活动及流体力学开始研究改进,完全脱离了传统的五行八卦及像形神意等玄学虚幻、非科学逻辑性的近似哲学解释。它立足于实战,招式多变、运用灵活,以搭、截、沉、标、膀、腕指、黏、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阳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是凭借手桥肌肤灵敏的感觉,发挥寸劲力量的内家拳法。与李小龙所独创的截拳道密不可分的咏春拳,都以简单、直接、强劲、快速的直线攻击动作为主。与弧线形动作相比,它节省了大量的运动时间与运行距离,由最短的路径去直接创击对手的“中线要害”或是距离己方最近的目标,从而大大增加了对手的应对时间与难度。

Q=新知客 A=欧阳剑文

Q1:为何说咏春拳是“科学的街头格斗术”?

A1:整个词当然有强烈的标榜性质,或说是针对性质。这种说法实是针对于目前咏春拳术与一般传统武术的传授和重点不同之处。

平实而论,咏春拳的“科学”在于现代的传授上,以叶问为著名的代表。他多用西方的几何学法则,去描述咏春法度的优越性,如用两点之间直线为最短的线段来说中线受拳的优势,用三角形的受力平均特性,来描述咏春呈多个三角形的“二字钳羊马”的稳定性等。

随后,近年亦多有咏春师傅用物理上的力学原理来解析咏春拳腰、肘等的受力和受力优势如何,此所谓科学也。

“街头格斗术”的说法实是标榜,咏春拳的内涵是实实在在、寻常不过的搏击技术,有别于受制赛例的擂台竞技。

Q2:从咏春拳师的角度是怎样来看待人体结构的?相对于西医对人体的解剖有差异吗?

A2: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了。每位咏春拳师,就算是同一师承,限于个人的学养和对师承的理解已足可产生差异。加上个人的体质和对敌经验,对人体结构的运用自有个人心得,已不尽相同,更遑论他们来自不同师承。

以下是我个人修炼的理解而已:

咏春拳的内涵基本上符合传统中国武术的要求,中国武术的经验认为人体的中轴,即头顶正中,大概沿脊椎拉一直线,所谓子午线,和人体的腰部是把握动态平衡的两个关键。

这就是咏春拳中位理论(中线理论)所说的:1.人体的左右中位在脊椎,2.人的上下中位在腰。

当然还有别的,因篇幅关系只略举一例满足所问。

Q3:咏春拳的攻击方式中主要进攻人体的哪一部分?哪一些组织、关节?

A3:咏春拳攻击的方法或手法很多,但这不是回答的重点,重点是攻击的理论,如果不符合或不满足这个指导而做的攻击,就不算得是咏春好手,甚至不算是咏春式的攻击。

咏春攻击的理论有好几个,我抽出切合问题的说说。先要建立一个影像,我们居高鸟瞰人身,自人的头颈至身,可以看作一个有轴心的近似圆,自轴心向外可假设有无数条半径直线射出。咏春拳手要打的就是由自己出手处找到一条直射敌人轴心的半径直线,取而用之。

这就是攻击理论中所谓“朝形追中”了。注意一点,这里说的朝形是朝向敌人身形的意思,面对面的朝形,是一种特例而已。至于咏春拳的攻击部位,多环绕敌人的头、脸、颈一带,这一带的脆弱关节较集中,较多机会把敌人击晕。

Q4:咏春拳的攻击方式之中,从力量看来,哪一种对敌人的破坏性最大?有没有进行过力量测试?主要应用的是哪一个肌肉群的力量?

A4:以下所述,是以我本人修炼和运用咏春拳的心得,绝不代表其它咏春拳师的理解和运用习惯,先此声明。

大家先建立一个共识,才容易了解我的文字。咏春拳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敌人当下比你强,你又走不得,必须要打,那么我们如何去打?在此又多想一步,敌人绝对比你强,基本上是无法打或是很难打,咏春有相应的法度应对,目前先不谈这个。当敌人比你强一些时,你决定要打,总有一个胜算存在,我们就从这个形势谈下去。

咏春拳说敌人比自己强,当然可以指很多方面,但我们一定考虑敌人的先天条件比自己强,如身高、手长、力猛等。此等人多数擅用或惯用肩力、臂力,如自己仍用肩力、臂力去斗,搏斗时间稍长时,双方受力时就容易此消彼长给斗下去了,胜算更渺,所以自己力量的来源就要重新寻找了。

这一点,传统的中国武术已有总结,咏春拳亦体会出这一个受力特点,就是发 整劲(在中国武术中指整体协调动作的能力)的力,力量即是由身体几个部分,合作叠加发出,不单一集中在手臂或其它部分上。

在反复联系整劲的过程中,已强烈证明这种力的优越性,当然在实战上的效果是一致认同,毋庸置疑。问题是阁下懂得受力的方法与否,信否和练否。

从物理力学观点说,这个整劲的力源主体是地面作用在人身的正向力;牵涉受力的肌肉组群,大致有小腿大腿一组,尾骨与腰间的肌肉一组,背肌三头肌及二头肌一组,手腕一组。

Q5:在实战中哪几种攻击方式是比较常用的?主要应用的是人体哪一部分的功能?能对每一种进行简单的力学分析吗?

A5:本问题中的第一个小问题,这样问法是不好说的,因为对敌时,同一个敌人,对身形体质和师承教导下的方法,任何一位咏春拳手自会有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大抵而言,连环日字冲拳是大家必用之道。

但无论如何,运用招法,都不应远离以下几个咏春攻击法则:1.追形不追手;2.来留去送,甩手直冲;3.消打同时;4.不理虚,不理实,着位即打。

当身体由上而下的中轴平衡无问题时,咏春拳手一切的攻防动作当以腰腿为主宰,作为手部动作的强大支援,这个支援包括了距离、角度和力量。

从力量方面而言,用腰腿主宰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即时的动量,以补充手部的局限,大家可参看以下力学上的动量公式:

假设:Ma=Mass of Arms:手臂质量

Mb=Mass of Body:身躯(腰腿)质量

v =Change of Velocity:某一武术动作的速率改变量

腰腿不动时,动量(1)=Mav

腰腿同时运动,动量(2)=Mav +Mbv

=(Ma+Mb)v

比较:动量(2)>动量(1)

Q6:咏春拳认为人体的哪一部分最脆弱,最需要防御?

A6:有人说咏春拳的主体攻击部分是人体的中轴上任何一条线位,集中于中轴上人体的头颈一带。原因是这一带在不需要压力下已可产生创伤的部分特别多,如:眼部、面颊、鼻脊、腭骨的连接处、口、人中、耳、颈的动静大脉、喉头等等;再加上头被撞击时,脑可因震荡或昏或死。

自然咏春拳家亦不欲敌人攻取己身的头颈。

Q7:咏春拳给人们最大的印象是“招法快如闪电”及“手法之防护风雨而不透”,请问是通过怎样锻炼可能达到这样的速度呢?主要是锻炼的哪一部分肌肉和人体组织?

A7:对咏春拳有上述印象的人士不是不对,只是态度不客观,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凡练武人士,能按师承按部就班,勤练级法,假以时日的话,动作娴熟了,自然可达到“招法快如闪电”;如加上有效的对练以至实践,能做到“手法之防护风雨而不透”理当必然,非咏春拳家独有之征。

然而咏春拳法有一个指导原则,就是尚简不尚繁,大家试想,两手可做的简单攻防动作能有多少手法,但尚繁的话,就可能日新月异,千手万手尤不可尽了。有限的简单动作,多练的话,自然更容易上手了。

另外一提的是,咏春尚准不尚快。注意:不是不能快,或不准快,是以准为更上乘的要求。由此可以点出一个练习上的分野,就是快与准的条件是有所不同。

通过有序的机械练习,把动作过度为自体的条件反应,动作就会畅顺和准确,咏春拳家练至此地步,举手投足间,便会使人感觉拳家的动作快如闪电了。

咏春拳的黏手练习,正是借此对练来建立人对外力变化的条件反应。

Q8:电影里面男女老少都练咏春拳,那么这种训练适合于所有人吗?对不同的人体都安全吗?

A8:广义来说,咏春拳的设立是给一般人锻炼的,所以男女老少都有条件练 咏春拳。对不同体质的人士都是否安全,在乎练习得法与否、练者的心态如何。譬如:某人身材瘦弱,筋骨不壮,但心比天高,练习很短时间就和身高力健者比试,当然,结果可料,危险自招。

Q9:咏春拳讲求“智慧的功夫”,这里智慧怎么理解,是指在搏击的时候要动脑筋去判断对手吗?

A9:咏春拳是智慧的功夫。指的是学习咏春拳术的过程中必须要懂得理解原则,活用原则才能掌握自己适用的技法,及至有所突破。其实此说对各门派的有志之士均适用。

Q10:怎样通过咏春拳开发自己的潜能?包括力量、反应速度、心理状态、思维方式、思考速度。

A10:按拳术能开发人的潜能而言,上述的力量、反应速度、心理状态、思维方式、思考速度,都属于人的潜能。开发潜能必须谨记一项客观原则,就是一切皆基于当事人的前后比较而言,才会有练习的价值。

力量和反应速度可用不同的单练和对练方法。改善当事人的条件,一般都较易做到。心理状态有很多种类型,不能一一评论。我可以指出,当事人通过拳术训练后,一般可以提升精神松弛的能力。

但思维方式和思考速度是受个人本质和不同环境孕育而成,咏春拳术的训练未必能够有效影响当事人。

Q11:打木人一开始是不是很疼?为何练久了就不疼了?是因为皮厚了吗?还是因为已经麻木了?对骨骼会有影响吗?

A11:本人在此强调,木人桩法的设计绝非用来强化手脚的硬度或筋骨。如果真的是用来强化手脚筋骨的话,干脆用木棍或铁棍敲打手脚就是了,又何苦产生一百多手桩法让人练习,让学人多记一些动作,可谓多此一举。所以练习木人桩法,由一开始至完成演练,都不应该伤手脚,这是得法不得法的问题。

Q12:为何要一直打木人,是为了训练反应速度吗?咏春拳讲究自然反应,实现这种快节奏的反应速度,与人的神经、肌肉的自然构成有何关系?

A12:其实问题如果是这样的:木人桩法在咏春拳系统中的价值如何?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研讨三天三夜,当然,本人目前不打算如此长谈下去。简单而言,如果阁下一直有一班同行中师傅带领下按部就班训练,遇问题时有师友指点和讨论,木人桩是可以不用的。

目前,各个不同的咏春体系都有安设木人桩,我可以大胆说,很多人都只是遵师承古例,人有我有的心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叶问2》剧情简介:

中日战争期间,叶问(甄子丹饰演)以双拳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不惜开罪日本军队逃离佛山。战争结束后,叶家三口于佛山生活艰难,叶问于是在1949年带同妻儿前往香港建立新的家园。叶问第二集继续第一集故事,讲述叶问同妻儿离开佛山后,辗转来到香港,靠叶问教授咏春拳艰难维生,期间青年黄梁带同数名师兄甘愿拜在叶问门下,成为第一批徒弟。在港授拳期间,咏春叶问遭遇与洪拳恶斗,两大武学流派掌门人一度打到难分难解,但后来冰释前嫌,更合力对抗以西洋拳王龙卷风为代表的英国殖民势力,为中国武术尊严与洋人酣战到底。多年后,一个唤作李小龙的少年正式拜入叶问门下,开启了将咏春威名播撒到世界各地灿烂篇章。

《叶问2》主创人员说咏春

导演:叶伟信

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单纯的胜负,而是儒家学说的“贵在中和,不争之争”。学习武术,为的不是格斗,不是为多击败一个对手,而是要消除自我与外界的冲突与隔膜,开出“和敬”、“共荣”的心胸。不是拳脚形式上的胜,而是在另一层面的不战而胜。从叶问宗师身上,我们学会尊重、忍耐和谦逊待人。

编剧:黄子桓

叶问是一位我不认识但又很熟悉的武术宗师。在写剧本的过程中多少不免会加入自己的创作及态度,庆幸的是叶问的性格获得广大观众的接受。这集里会通过叶问收徒,了解叶问武学之道;通过叶问遇上难关,了解叶问处事的原则;亦通过叶问悲愤交杂的剧情,了解叶问的人生哲理。

动作导演:洪金宝

第一集中叶问凭一招结合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概念的日字冲槌连环拳,把咏春的威力深深印在观众的脑海之中。其实我只是依照剧情去设计动作,动作都是协助文戏发展,动作招式上,增加了咏春在打斗时的形态变化,不只是传统的武术,还会强调实战时的搏击技巧。

欧阳剑文简介

欧阳剑文,叶问的第三代弟子,他修习咏春将近30年,其师傅黄淳亮是李小龙的授业师兄(照顾衣食住行的师兄)。欧阳剑文念初中的时候,身边好友开始学习咏春,后拜黄淳亮为师。习武多年后,他于1998年开设了自己的咏春拳馆。后来,他筹备10年,出版了《叶问咏春世系图谱》。上图是欧阳剑文在与弟子练习“黏手”。

咏春拳特有的训练器材:木人桩

电影中,大家都对叶问不停击打的那根木人桩印象深刻。这种咏春拳特有的训练拳脚、手法、身法的器械,据传说来自于少林寺,难以考证。

木人桩以木材制造,有桩手及桩脚的设置,容许少量活动(弹性),当桩被攻击时会轻微晃动,这样训练者就不能硬碰硬去击打。击打木人桩是将小练头、寻桥、彪指三套拳的攻法手法、步法、腿法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模拟练习,它主要用于锻炼手部接触部分刚强性、全身整体活动、步法灵活性,充分体现了咏春拳的实战意识与技击方法。

按标准规格制作的木人桩,桩身、桩手和桩脚的粗细,以及桩身、桩脚、横木和支柱的长度,都是按咏春拳的动作预先计算好的。这样便可以帮助练习者纠正动作、角度,以及与对手之间的相对位置,寻找攻击的最短距离。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器械的尺寸是应该因人而异的。

上一篇:好臀配好鞍 下一篇:果蔬解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