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时间:2022-08-12 09:30:45

浅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摘要: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方式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分析探讨临床上100例利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合理的胫骨复位,对骨折的胫骨平台关节进行良好的修复后采取有效的固定、植入新骨以及之后的一系列修复和康复功能锻炼。结果对100例患者进行12个月~5年随访发现胫骨平台骨折部位达到骨性愈合的时间平均是7个月。根据Lysholm对100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术后恢复状况优者有78例,良好者有11例,较好者有6例,差者有5例。结论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时间,保持关节和骨头的结构进行复位固定后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手术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是指骨关节内的骨折往往伴随出现骨关节附属组织的损伤,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式选择不当长出现关节炎症等一系列恢复不良的现象。针对此种现象,本论文将临床上100例实施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和探讨,现将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临床上100例实施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为15~78岁。多因交通以及高空坠落而导致胫骨平台骨折伤。其中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分别有82例和18例。前、后交叉韧带以及合并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分别有5例、7例和2例。累及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有34例。100例患者中有11例伴有高血压,6例伴有糖尿病,4例患有肺心病。在骨折发生后2~9h内进行抢救治疗。

1.2方法100例患者全部为胫骨平台骨折移位的患者,除开放性骨折损伤的患者以及合并有骨折部位附属组织及器官损伤的患者立即行急诊手术治疗外,全部进行对症后择期选择手术时间。在手术入路的选择上根据患者骨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进行内侧、外侧或联合等手术切口的选择。在手术方式上进行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将骨折关节远处骨面作为实施手术的依据,对于裂性损伤的患者采取植骨和撬拨复位的方式,利用胫骨平台外下方进行开窗复位以及进行相应的植骨的方式来治疗塌陷性的骨折[1]。100例患者中根据其骨折及身体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手术检查结果选择松质骨螺钉、"T"型钢板、 "L"型钢板、高尔夫钢板以及双钢板进行骨折部位的固定。进行骨关节面、半月板及损伤韧带的修复。术后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锻炼方式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

2结果

对100例患者进行12个月~5年随访发现胫骨平台骨折部位达到骨性愈合的时间平均是7个月。根据Lysholm对100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术后恢复状况优者有78例,良好者有11例,较好者有6例,差者有5例。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1例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症,2例患者出现膝关节面轻度内翻。出现的术后并发症为关节炎、僵直、关节失稳定等现象。

3讨论

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若为开放性骨折或出现骨折部位移位大于6mm者以及伴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在 胫骨平台倾斜度大于50或者压缩大于5 mm,或有附属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时应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出现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开放性骨折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损伤不严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早进行手术,对于组织器官损伤严重并伴有合并症的情况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固定以及相应的对症治疗,患者的情况缓解后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内固定方式的选择方面,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固定和手术方式,恢复因创伤所造成的关节面塌陷,实现有效的解剖复位和功能复位。同时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和固定材料能有效的增加固定复位的效果。而有效选择固定方法和固定材料以及相应的手术方式等都需要切实的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通过相应的CT、MRI、X片等检查后根据检查的结果展开相应的复位治疗[2]。在治疗过程中尽量恢复胫骨平台的高度,对内侧平台骨折的患者应尤为注意。在植入钢板螺丝钉等辅助固定的装置时应避免其进入关节腔面。在手术的过程中注意检查关节面以及附属组织的损伤状况,并进行适当的修复和重建。

在治疗过程中应认真询问患者的病史,观察患者的检查结果来确定患者骨折的类型以及损伤的实际情况。手术过程中根据解剖结构进行复位并进行有效的内固定,在暴露手术视野时应尽可能的减少对皮下组织的分离,从而有效避免血液供应不足。术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3]。同时手术中植骨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对于创伤性塌陷性骨折的患者,植骨填充缺损部位,同时应注意植入实骨块,有效避免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移位、松动等现象,有助于促进愈合。根据其骨折及身体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手术检查结果选择松质骨螺钉、"T"型钢板、 "L"型钢板、高尔夫钢板以及双钢板进行骨折部位的固定。进行骨关节面、半月板及损伤韧带的修复,根据胫骨的形状对钢板进行有效的重塑固定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另外,关节粘连由关节可由内外两个因素造成,由于长时间固定影响血肿的消散及功能恢复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不利于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而术后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减少骨折部位固定的时间,能有效促进关节部位血肿的吸收,避免关节粘连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磊,胡召云,匡文忠,等.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J].安徽医学,2011(04).

[2]张先军.动力髋螺钉结合防旋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6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3]颜斌,梁家龙,施何春,等.斜"T"形钛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03).

上一篇:脑血栓应用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 下一篇: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工作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