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时间:2022-08-12 06:29:33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和多巴胺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心力衰竭;临床治疗

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受肺动脉高压、神经体液及心肌损害等因素的影响,患儿多合并心力衰竭[1]。临床上多用洋地黄制剂进行常规治疗,近年来,酚妥拉明及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我院对120例患儿进行分组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符合肺炎及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分布为2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2.6±1.1)岁。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分布为3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2.4±1.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包括镇静、止咳平喘、抗感染、吸氧、利尿及洋地黄等资料,以纠正患儿体内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家用酚妥拉明及多巴胺进行治疗,将剂量为0.5mg/kg的多巴胺及0.5mg/kg的酚妥拉明融入10%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2-4次,3天为一疗程。

1.3疗效判定

治愈:患儿呼吸平稳,无咳嗽,胸片无阴影,双肺无音。显效:仍有轻微咳嗽,无气促,胸片阴影部分基本吸收,双肺无音。有效:胸片阴影部分吸收,有咳嗽,双肺有少量痰鸣;无效:咳嗽严重,呼吸较粗,胸片阴影无变化,双肺有湿性音。总有效病例=治愈病例+显效病例+有效病例。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数据的录入及处理均通过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实现,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进行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

3.讨论

小儿肺炎属儿科呼吸道常见感染病症,多由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放射线或理化因素造成的,发热、呼吸急促、咳嗽时小儿肺炎的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胸部疼痛、痰多等症状[2]。一旦发展为重症肺炎,患儿机体将会发生电解质紊乱、能量代谢差即缺氧等不良现象,对患儿体内器官造成严重冲击,患儿抵抗力差,极易并发心力衰竭。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发病迅速,病情严重,具给予及时的抢救,否则对患儿的生命产生严重威胁。在临床治疗上应以控制感染为主,减轻患儿心脏前负荷,促使患儿心肌细胞正常代谢,另外,需增强缺氧环境下小儿心肌耐受力,提高患儿心肌收缩能力,改善患儿冠脉的流量,促进心脏功能的改善。

多巴胺可激动血管D1受体,从而产生血管舒张效应,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作用,使心搏量及心肌收缩力增加,最终使心排血量增加,改善冠脉血流及耗氧。酚妥拉明可显著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组织血流量,改善人体微循环及内脏血流灌注[3-4]。两种药物合用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组研究中,采用多巴胺及酚妥拉明治疗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总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加酚妥拉明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道喜,邵秀敏,陈琼,等.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7):56-58.

[2]谢鹤,王朋朋,李贵才,等.儿童重症病原体检测与诊治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05):281-284.

[3]夏平辉.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研究[J].现代养生(B),2014(04):45-45.

[4]苏春杰.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分析和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7(8):2515-2516.

上一篇:智能家居:正在发生的未来 下一篇:注汽锅炉干度自控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