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作文难

时间:2022-08-12 06:07:51

浅议作文难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认识能力的集中体现。当前,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害怕写作。不但学生如此,就连很多教师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那是什么原因呢?

关键词:作文;教学;消除;障碍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讨与观察积累,我发现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学生作文难。

一、观念的误区

师生感到难,还是与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有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单参与文章作法的指导,还要努力帮助学生排除写作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和认识上的障碍。因此,首先教师要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深入认识把握写作的过程。学法缘于教法,只有教师观念正确,教法才不至于走入误区,学生的学法,写法也会不知不觉走上正道,形成正确的写作观。作文并不难,就是一种交流,一种表达,就是把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感受、想法等等写出来,而不是胡编乱造,东拼西凑,或照搬他人,这个观念的形成也有助于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实质上,这不仅是教作文,也是教做人。

二、教师要求高

教师对学生习作要求偏高,会使学生感到作文难。这里的

“高”是教师不经意使然,是教师以成人的思想、心理、语言、习惯等去看待学生习作而形成的。一定要加强改进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教师的高要求会有所降低,学生感到难的程度也会随之下降。比如:对一篇习作要从多角度去评价,如果一个学生选择了自己经历或周围他熟悉的内容为素材,但在其他方面叙述欠生动,语言嗦等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此时教师应表扬他选材的方法,其他方面则有待随着时间的推移,年段的增高,逐步的训练,知识的增长,阅读量的增加而慢慢得到提高,这时可略作指点,不必在某一年级某一篇习作中作完整的要求。教师对学生习作要求高是因为他没有正确理解把握写作的阶段性要求。

三、训练不足,为作文而指导习作

习作教学的成效在课内,功夫在平时。所以平时就要培养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见闻,谈感受,并且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课内课外不间断、多层次、多形式地训练,如,结合阅读教学的小练笔、说话、写话、观察日记、读后感等。现在,多数教师只限于教材单元训练的习作,为作文而指导习作,学生训练不足,写作习惯难以养成,习作水平难以提高,势必感到作文难。

四、忽视讲评

学生将习作抄到作文本上,教师便认为大功告成,很少有教师认真地上一节讲评课。实质上,讲评修改是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也是写作活动由初级阶段通向高级阶段的阶梯。许多成功经验证明:最有效的办法是表扬和鼓励。讲评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比如甲生写出真情实感、乙生叙述清楚明白、丙生句子通顺连贯、甚至有的学生只是几个语句自然流畅,某个词用得恰如其分,某处标点恰当等等。任何一方面都值得教师去表扬他们,使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消除作文难的心理障碍。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哪里写得好,明确了应怎样写;通过哪方面写得不好,明确了不应该怎样写。

总之,作文教学需要教师精心研究,使学生不再感觉作文是语言教学的难点。

(作者单位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二中学)

上一篇:以字育人 2期 下一篇:情景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