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22-08-12 05:50:27

化学教学中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什么是“最优化”?简单讲,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所谓最优化教学,就是在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就,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具体条件,按教学规律和原则要求制定和选择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用不超过规定限度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对该条件下来说是最大可能的结果。课堂教学是化学学科教育优质化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想,用现代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化学课堂教学优质化。

关键词:自学指导;讨论评议;设境质疑;归类总结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化学教学的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想,用现代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以下对优化课堂教学的若干教学方法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自学指导,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列出自学提纲,提出目标要求,经过学生力所能及的探索(阅读教材、分析、总结、概括等)自主地获得知识、运用知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有机结合、共同投入的心理操作过程。

二、讨论评议,变单向传授为多向传输

讨论评议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是讨论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要精心安排讨论的全过程,巧妙设疑,提出论点。即从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出发,找到讨论的契机。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争论:教师提出论点,由学生思考、反驳,教师与学生一起不断地发展、深入。也可在学生之间引起争论: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设想结论或解法,在学生间出现不同意见时,讨论自然地展开了。教师再在各种观点间进行沟通、比较、择优汰劣,去伪存真。这种讨论的过程能使师生、学生之间的思维不断地趋于同步,但要处理好独立思考与讨论的关系,每个论点的提出都尽可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切不可信口开河,不加思索,思考与讨论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三、设境质疑,变“正确无误”为顺乎自然

化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动态的、探索性的。化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到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去,鼓励他们探索、争论、发明、创造。要把公理化编写的教材还原为生动活泼的化学创造思维活动,因此不必追求思维的一次成功。有些教师备课认真,在课堂上告诉学生的往往是最佳的思维途径、最简捷的思维方法,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就是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因为我们告诉学生的只是成功的思维。如果我们向学生介绍这条成功的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将会破除学生对化学思维的神秘感,更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教会思维方法。若要如此,就要允许出现思维的歧误,有时甚至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探索,对各种可能的思路进行研究、辨析,对正、反两方面相互比较,相互转化,从而加深对正面事物的理解。允许犯错误也是对学生求异思维的保护和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符合思维规律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设疑一起疑一思疑一释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可使解题方法不断优化,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增强了思维的深刻性。通过失败原因的探讨、失败思维过程的反思。提高了思维的监控能力。长期坚持,对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学会合理地调整思维方向都是很有作用的。当然,借助歧误分析还可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优化心理素质,这也应引起重视。

四、归类总结,变零星积累为“整体集装”

平时教学总是以单个知识点逐步进行的,因而学生也就以零星积累的方式接受和存贮知识,致使遗忘率高、教学效率低。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板块结构,从而以“整体集装”的方式存贮于记忆之中,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比如,用类比的方法,由一例到一类,再由一类到多类,进而将多类加以统一,并尽可能地扩大类的外延,使有内在关系的内容归类于统一的模式之中。又如,对系列问题进行归纳、概括,提取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用方法和思想加以统摄,使学生从方法论的高度加以掌握。也可用图表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网络,或运用变式教学形成知识链式结构,等。以上讨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若干做法,须强调的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启发,妙在得法。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立泽,韩庆奎,于清江,等。化学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04.9

[2]张顺清。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优化策略。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7)

[3]王祖浩。论化学教学方法的优选与组合。天中学刊,1997,12(2).59-63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一中(675700)]

上一篇:浅谈班主任如何运用心理管理班级 下一篇:课堂生成性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