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条件与幸福

时间:2022-08-12 05:33:31

住房条件与幸福

人人有权拥有适当居所,这意味着不仅仅四面有墙,上面有瓦遮头。住房是满足基本需求的必要条件,如在极端的天气和气候条件下有容身之所。住房应给人们提供睡眠和休息的适当场所,而在那里不会遇到风险和危险。此外,住房应给人们提供安全感、隐私和个人空间。最后,住房对满足其他必要需求(如拥有家庭等)十分重要,所有这些元素构成了“住房”和“家庭”,从本质上而言对人们十分重要。

除了内在价值外,住房条件还可以影响其他广大范围内的结果。由于住房成本在家庭预算中占据很大比重,人们——尤其是低收入人群——通常受到其他必要开支后剩下资源的限制。因此,住房成本高会威胁到家庭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安全,还可能会带来各种形式的住房压力,从而可能会严重破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儿童的发展不利。

住房质量差(如缺少基本卫生设施和功能设施、过度拥挤等)也是影响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影响。它可能导致家庭暴力,造成儿童学习成绩差。基础社交能力,如请人到家里来,也可能受到威胁。研究结果表明,住房质量差与民生参与度较低,以及更总体而言的社会资本较少有关系。

衡量住房条件及其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是个复杂的任务,因为各国间几乎没有可比指标和一致的住房调查结果;尽管所有国家都进行十年一度的住房统计调查,但在住房可比信息方面,各国间存在极大差异。因此,从两个重要的方面来说,本文提出的证据十分有限。首先,它依赖欧洲国家的数据。其次,本文没有把那些住房条件最差的人群考虑在内,如无家可归者等。因此,最重要的是提高住房条件的国际统计标准。这种衡量标准将使各国改进住房政策的设计,尤其是对那些住房条件最差的人有好处的政策。

每个人拥有房间数。这一指标提供了关于住房拥挤度的信息。住房拥挤的问题一直被列为主要的住房问题。拥有充足的空间是满足人们对隐私和让家庭成为令人愉悦的场所这一基本需求的必要条件。一处住所里住太多人还可能对儿童的健康或在校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衡量住房是否过度拥挤的方法是,用一个住所里的房间数量(包括起居室,但不包括厨房和卫生间)除以同一住所里的人口数量。这一指标有几个局限。首先,它没有考虑到住所面积和地理位置之间有可能的权衡。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居住环境(如有没有特殊的危险,是否邻近学校和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对人们的幸福感至关重要。实际上,一些家庭选择生活在服务更好的区域的较小的房子或者公寓里,而不愿住在位于较贫穷街区里的较大的房子里。其次,每个人在一个住所里可获取空间的理想的指标不仅仅指的是可获取的房间数量,而且还有它们的总体面积(如每人拥有多少平米)。

住房成本超负荷率。此间显示的住房成本超负荷率是住房负担能力的指标。计算的方式是,生活在总住房成本(扣除住房补贴)占中位数可支配收入的40%或以上的家庭中的人口百分比。这一指标因此可以用来衡量家庭的住房成本。但是,这一指标并不能完美地体现住房成本对家庭预算的压力:实际上,某些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可以决定把支配中位数收入的很大一部分(40%或以上)用于住房,而不会招致任何形式的物质匮乏。

缺少基本卫生设施。这一指标评估了特定的住房不足的情况。关注的焦点是缺少个人卫生设施,而这显然对个体的健康和尊严有害。这一指标清楚显示出住处的质量,衡量了“体面住房”的概念。这里考虑了两个基本设施:室内冲水厕所(单独使用住房的家庭没有室内冲水厕所的人口百分比)和卫生间(既没有盆浴也没有淋浴的人口百分比)。“住房体面”的概念包括住房条件的其他基本方面,如天花板和门窗质量等,这也可能会对人们的健康条件和舒适度产生负面影响。

住房满意度。住房满意度可被解释为“受访者的需求和渴望与目前居住环境现状之间的差距”。有证据表明,人们相对于其他人、自己过去的经历和对未来的预期来评估自己对住房的满意度。因此,之前的客观指标无法理解不可观测的情况,而这一主观指标对理解人们对住房条件可能的不满意有用。根据该指标,可以理解人们对住房服务的需求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

总体而言,多数经合组织国家的住房条件都不错,然而在生活空间方面,如果考虑到家庭构成,结果会差强人意。平均来说,经合组织国家几乎所有的家庭住所都有卫生设施,但各国间存在差异。在经合组织国家,住房过度拥挤的人口所占的比重也不可忽视。在家庭财务状况中,住房成本是人们关注的主要焦点,而收入是住房条件必不可少的驱动力。(本文摘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洪漫 刘美辰 何卫宁等译:《民生问题:衡量社会幸福的11个指标》 责任编辑/李 坤)

上一篇:美丽乡村八年破茧成蝶 下一篇:后发优势发挥的演进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