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教育的探索

时间:2022-08-12 05:07:36

爱心教育的探索

摘 要:爱是美好的道德,爱是高尚的品格。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民众的期盼。爱心教育的内涵是“博爱”,家庭是爱心启蒙的摇篮,学校是爱心教育的舞台,社会是奉献爱心的天地。

关键词:爱心教育;内涵;方法;探索;实践

爱是什么?每当谈及这个问题,总有点心潮澎湃的感觉。有首歌的歌词这样写: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我也曾写过一首小诗,里面有这样的诗句:爱是冰山雪莲,清纯圣洁;爱是冬日阳光,明媚温暖;爱是碧海蓝天,宽容包涵;爱是沙漠清泉,清醇甘甜。爱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爱是相互信任,相互关怀。爱是对党的忠诚,爱是对祖国的眷恋;爱是对父母的孝敬,爱是对长辈的关爱。爱是对事业的追求,爱是责任心的体现。爱是美好的道德,爱是高尚的品格。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民众的期盼。……人们对爱有不同的理解,但对爱却有共同的向往。

一、爱心教育的内涵是博爱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在共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中国的氛围中,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观点出发,我认为爱心教育的内涵应该是“博爱”。

“博爱”二字是出自佛教《无量寿经》上的“尊圣敬善,仁慈博爱”,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唐朝韩愈的《原道》开始就说:“博爱之谓仁”。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常书“博爱”二字赠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也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博爱”是爱的延伸和扩展,超越了情爱、超越了阶级、超越了国界,是对全人类的广泛的爱,有点“小小寰球,大爱无疆”的意思。“博爱”不是简单的同情与施与,是一种特殊的爱,一种无私的爱,一种博大精深的爱。“博爱”以爱人和仁爱为基础,包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爱祖国、爱人民、爱生命、爱集体、爱大自然、爱人类的生存环境、爱人类的劳动创造、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博爱”是人类成熟的表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博爱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因此,“博爱”理应成为学校基础教育、品德教育的内涵。

二、家庭是爱心启蒙的摇篮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像山一样厚重、像水一样温柔。哪一个父母不望子成龙,哪一个父母不盼女成凤。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爱更是全天候、全方位、呵护备至、细致入微。但往往在教育过程中迷失方向,逐渐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大、唯我独尊、唯我独优、唯我独享的性格,忽视了培养孩子优美的、良好的情感和情操。

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最好的营养应该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逢迎。孩子成长的动力来自榜样,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爱心教育道理并不深奥,行为胜于言教,孩子更多的不是看你说,而是看你做。父母首先要做一个爱的使者,长期地、不断地把爱传递给孩子,孝顺长辈、和睦邻里、关心他人、救济灾区、关爱残疾人……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爱心的形成。

家庭是爱心教育的摇篮。孩子爱心的培养,需要父母的爱心浇灌。父母要放下架子,多和孩子交流,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循循善诱,真正地理解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要冷静地对待孩子的缺点,要用宽容的心给孩子尝试错误的机会,采取和善委婉的批评教育方式,而不是粗暴的急风暴雨式的教育方式。爱心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精心培育才能结出爱心之果。

三、学校是爱心教育的舞台

学校有老师、有教材、有少先队组织、有开展活动的场地,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和谐的师生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升旗仪式、课堂教学、少先队活动、主题班队会,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所以说学校是进行爱心教育的舞台。

1.利用课程资源,渗透爱心教育

我们开设的语文、历史、品德与生活、科学等课程,有许多内容本身就是进行爱心教育的好教材,可以进行爱心教育的直接渗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声调、动作眼神、表情等亲切的教态,来体现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用爱心去启发学生,用爱心去关照学生,用爱心去引导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爱心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爱心是和谐课堂氛围的灵药。老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法,细心了解学生,耐心教育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试飞”中尝试成功,老师对学生要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关爱,引导学生去感受爱的真谛。松疏肥沃的土壤能使植物茁壮成长,愉快宽松的环境能让心灵健康发展。

2.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爱心教育的载体

活动需要精心的组织,周密的布署,充实的内容,活泼的形式。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教育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爱心教育的载体,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受到爱心教育的渗透。

学校可以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庄严的时刻,那飘荡的红领巾、那整齐的队礼,给人以心灵净化的感觉。国旗下的讲话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学校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国庆节,举办文艺汇演、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书画展等,以多种形式,表达对党、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

学校可以利用特殊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我校一位同学患了白血病,学校组织了全校师生开展献爱心活动,同班同学折叠了一千只纸鹤为他祈求平安,全校师生为他捐款近万元。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校可以利用品德课、科学课、班队会,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自然之美;走进生物标本馆,感受生命之美;走进科技馆,感受科学之美;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华文明之美。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热爱中华文明的情怀。

四、社会是爱心奉献的天地

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他应该是从道德概念到道德行为,不是仅仅把崇高的言论留在口头上,而要引导学生体现在自己的实践中,贯穿在行动上。建设精神文明社会靠大家,靠每一个人的奉献。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学生在家里有父母的监督,在学校有老师和同学的监督,学生在社会上、在生活中,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否自觉自愿、不求表扬、不求回报地去做好事,去奉献爱心呢?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弄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做好事关心别人,奉献爱心不是为了表扬,而是为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厚德于心善于行,才是人生追求的崇高目标。“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是英国的一句谚语,意思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带来的温馨却会在赠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将充满阳光,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每一个人从点滴小事做起,以博爱之心,为建设精神文明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 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上一篇:关于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平安教育 平安家庭 平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