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

时间:2022-08-12 04:44:05

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

【摘要】员工是企业主要的组成部分。其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的提升会对企业的良性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就我国目前的企业培训现状而言,时代的变化对其培训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入手,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员工培训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培训

前言

对于企业而言,其发展的支撑主要是由员工的发展和进步实现的。为了实现该目的,企业需要应用有效的培训模式对员工进行合理培训。与以往相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员工发生了许多变化,因此传统的培训模式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为了改善这种现象,企业应该在充分考虑移动互联网时代特点的基础上,对员工培训模式进行合理调整。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从整体角度来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影响范围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移动设备的普及已经达到一种难以想象的程度,相比之下,其引发的影响范围相对较为广泛。

(二)影响深度高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与移动设备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密的绑定关系。其高应用频率使得其产生了极高的影响深度。

(三)信息交互时间长

从目前情况来看,除了某些特殊的工作或生活方面不使用移动设备之外,人们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进行信息交互。这种特点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点之一。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员工以及企业传统培训工作的影响

(一)移动互联网对员工的影响

这里主要以移动设备为参考对象,对员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变化进行研究。员工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移动设备变化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移动设备使用频率变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移动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良好的普及。就企业员工而言,在24h时间段中通过刷新获取信息的员工比例超过63%;在三餐时间段中使用移动设备的员工比例大于72%;在休息时间段中使用移动设备的员工比例超过51%。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效率,企业应该对员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这种特点进行充分利用。

2.等待变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高速的移动设备使用体验。研究表明,员工对手机网页出现时间的忍耐限度为11.7s。随着员工应用智能手机频率的不断增加,这种不愿意等待的情绪逐渐开始逐渐向员工的实际工作中迁移。

3.移动设备切换变化

就该方面而言,切换变化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表现形式:第一,频繁切换形式。这种变化是指,员工在步行、等地铁、看电影等活动中使用手机的次数相对较高。第二,不同移动设备之间的平滑切换形式。从企业目前情况来看,员工所拥有移动设备的数量至少为1,在这种背景中,员工已经习惯于通过不同移动设备的平滑切换保证自身的信息获取过程不会发生中断。研究表明,企业中使用自身移动设备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占所有员工的比例约为30.79%。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对企业传统培训工作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企业传统培训工作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员工的个性化培训需求方面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员工的信息获取量、获取速度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对员工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其个性化培训需求的明显化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仍然应用统一化培训模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则很难取得有效的培训效果。移动互联网时代引发的这种影响对企业所选择的培训机构的培训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企业与培训资源的应用方面

在以往环境中,企业与培训资源之间的选择关系具有单一性、简单化特点。企业通常是通过线下沟通的方式从相关培训机构中获取培训资源。对于企业而言,这种培训资源获取方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企业常常因为无法获取所有培训资源,进而选择与自身培训需求契合度较低的培训资源,使得培训质量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在企业的传统模式中,虽然也有部分培训机构具有推广自身优秀培训资源的需求,但由于二者之间沟通渠道的缺乏,这些培训机构很难将自身的资源推广至有相应需求的企业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二者之间的这种问题变得更加明显。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培训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培训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培训的优化对策

企业传统培训模式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培训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要在充分考虑移动互联网时代特点的基础上,对企业员工培训进行优化。有效的优化对策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提升培训形式的多样性

对于员工而言,单一培训形式的应用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厌烦情绪,进而影响最终培训效果。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企业应该在充分考虑员工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为员工提供多种不同形式的培训。为了更好地多种培训形式进行管理,企业可以将员工类别作为参考依据,根据员工的不同应用相应的培训形式。就企业的新员工而言,企业可以为其提供野外拓展训练、模拟情境培训、角色扮演等有针对性的培训形式。就基层员工而言,企业应该将培训形式集中在短期培训班培训形式、学徒制度培训形式等方面。上述培训形式更加符合基层员工这种对企业具有一定了解的员工的实际培训特点。就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应该为其提供自助培训形式、自助学习形式等。这种有针对性多样化培训形式的提供可以促进企业培训效率的提升。

2.调整传统培训观念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影响员工培训质量的因素主要是企业的培训观念较为传统,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员工和培训工作引发的变化不符。从整体角度来看,应该将企业的员工培训观念调整为以下几种:第一,全员性培训观念。这种观念是指,应该将企业中的所有员工作为培训对象,通过培训内容的提供促进整体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第二,战略性培训观念。这种培训观念是指,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基于移动设备利用相应专业化培训软件,将员工培训工作转变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员工培训质量的提升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目的。第三,针对性培训观念。这种培训观念是指,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培训需求和发展特点,为员工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培训内容。通过员工实际工作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将激励制度应用在员工培训工作中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员工获取信息渠道、获取速度以及信息容量等发生了显著提升。这种变化使得员工对培训工作的看法、参与积极性等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培训内容陈旧、培训方法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员工很容易对企业开展的培训活动产生厌烦情绪。对此,企业可以对激励制度在员工培训工作中应用这种优化对策加以重视。在应用这种优化对策之前,企业首先需要对自身所开展的培训活动进行合理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不合理培训问题。当培训活动发生变化之后,企业可以将激励制度应用在其中,对培训态度积极、培训考核效果良好的员工给予适宜的物质奖励。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会得到良好发展,企业所制定培训目标的实现难度也会得到有效控制。

4.提高培训队伍水平

为保证员工培训质量,企业应注重内部培训队伍培训水平的提升。就这种优化对策而言,企业应该为内部培训队伍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其通过先进培训理念、成功培训经验的学习,完成自身培训内容、培训模式以及培训方法等因素的合理优化。当内部培训队伍的培训水平发生提升之后,员工对培训活动的兴趣和满意度也会发生相应提升,这种变化有助于员工培训质量的提升。

5.充分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和兴趣汇集点

就心理需求方面而言,如果企业针对员工开展的培训工作与员工的实际心理需求存在悖逆现象,则很难获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对此企业应该将员工的实际心理需求纳入培训计划编制过程中。从整体角度来看,员工的常见心理需求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社交渴望需求。与其他活动不同,学习活动的孤独性特点更加明显。研究表明,学习者对以被动式学习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留存率约为28.3%;而在以包含交流环节的实践或讨论等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留存率最高值超出91%。因此,当员工的社交渴望心理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之后,企业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培训效果。第二,价值认定需求。从企业以往的培训工作中可以发现,当员工认为企业提供的培训内容具有一定价值时,员工更容易接受培训的主动性较高,且培训质量也相对较高。第三,偷懒心理。与学生时代相比,处于成年时期的员工相对不愿意参与学习活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捷性特点使得员工表现出较为强烈的通过便捷方式获取信息、习得知识的需求。就兴趣汇集点方面而言,当员工对企业提供的培训内容有兴趣时,其培训目标的实现难度会发生相应的降低。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培训的设计

为了保证员工的培训质量,可以将企业员工培训设计成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利用微信平台向员工提供微课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微信逐渐成为一款使用频率较高的软件。对此,为了迎合员工的培训需求,企业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向员工提供微课。对此,企业可以建立一个以培训为目的的微信公众号,在该公众号中为员工提供培训学习功能、培训计划查询功能、培训进度查询功能等多种不同功能。为了满足员工的多样化培训课程需求,企业应该将培训内容设定为音频、视频、图片以及文字这四种形式,以便于员工在不同环境中选择感兴趣、可用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

2.结合企业特点开发相关学习软件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应用讲座式、课堂式培训模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此,应该在充分考虑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员工影响的基础上,为员工开发有效的学习软件。该学习软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学习管理模块。在该模块中,员工可以获得企业所提供学习课程的信息,根据上述数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除此之外,该模块还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数据统计功能,管理者可以从该模块中获得员的的学习积分、历史学习记录等信息。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对提供学习课程内容、软件应用形式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第二,碎片化学习模式。对于员工而言,其大部分时间需要用来完成工作任务,其用于培训学习方面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可以利用这种学习软件为员工提供碎片化学习模块。在该模块中,企业将相应的培训知识分成多个较小的片段,员工只需要花费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即可完成相应培训内容的学习。第三,群组交流模块。从员工参与培训学习活动的心理需求来看,为员工提供群组交流模块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该模块中,员工可以与其他员工针对学习经验、要点以及问题等进行有效沟通。第四,游戏模块。从员工的兴趣聚集点角度考虑,应该在移动学习软件中设计一个游戏模块。该模块的内容主要是为员工提供以所学知识考察为目的的生活化情境游戏。由于员工进行游戏的兴趣较为充分,因此企业巩固员工所学知识目的可以有效实现。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培训的应用效果

这里以我国某企业为例,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移动学习软件和微课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学习时间方面

就移动学习软件而言,该企业的应用效果为:员工将工作中空闲时间的57%用于该软件的碎片化学习模块和游戏模块中。就微课方面而言,员工的参与人数发生了13.7%的提升。

2.学习兴趣方面

与该企业的传统培训工作相比,应用移动学习软件和微课之后,该企业员工的学习兴趣分别发生了37.6%和26.1%的提升。

3.学习质量方面

就该方面而言,通过该企业对员工开展的培训质量测试可以发现:应用移动学习软件和微课之后,企业所提供培训知识的学习质量分别发生了41.3%和29.5%的提高。上述数据表明,应用移动学习软件和微课对员工进行培训更加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且培训效果得到了有效改善。

四、结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从不同程度上对员工和企业传统培训工作产生了一些影响。对此,企业应该在充分考虑员工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应用专业化的移动设备培训软件和微课等对员工进行培训。相比之下,这种培训方式更加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员工的培训质量会发生相应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惠云,黎红雯.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培训分析与设计[J].电信科学,2013,(S1):296299

[2]赵德志,刘丽.移动互联网转型期运营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以LLT公司为案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6):7684

[3]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5146

[4]甘美文.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培训的探索:翻转课堂[J].电子商务,2015,(07):4647

[5]孙闪闪.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13):8384

[6]张毅.广西移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7]段前佳.移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1

[8]李泓.J公司运营岗位员工培训问题研究及体系再设计[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9]周学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协同型绩效评价系统研究:员工绩效层面[D].江西财经大学,2014

[10]崔晓.“互联网+”时代,移动学习方式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6,(02):7276

上一篇:冬令时:生活方式与文明变迁 下一篇:茶归山林,人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