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统计研究

时间:2022-08-12 03:58:07

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统计研究

【摘要】目的:对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统计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100例川崎病患儿,基于患儿是否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分成两组,分别50例,临床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结果:两组患儿的热程、年龄、血钠水平及血清白蛋白等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高危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0-01

川崎病(KD)是一种多发于5岁以下的急性全身小、中血管炎性综合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冠状动脉损害(CAL)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构成成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在部分发达国家中,冠状勇鏊鸷σ丫成为导致儿童发生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全面认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对临床儿科早期诊断及病情预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文对我国确诊的10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川崎病患儿,所有患儿均满足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患儿62例,女患儿38例。患儿的年龄在5个月-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1.5)岁。在住院期间,为所有患儿基于2g/kg-1丙种球蛋白治疗。在所有患儿中,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有50例,收集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患儿的性别、年龄及发病10d内额血小板计数、血浆白蛋白、血沉、血红蛋白、血钠、中性粒细胞、血细胞等临床指标。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是否病变,病变诊断为:正常冠脉内径三岁以下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数据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通过检验计数资料,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 川崎病患儿计量资料对比(±s),见表1。

3.讨论

川崎病又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病例基础是累及全身广泛中小血管,包括冠状动脉,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之一。在2014年,相关研究人员对日本近40年发生的两千多例川崎病患儿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机率为35.2%。在2015年,相关研究人员对上海、北京地区近10年发生的一千多例川崎病患儿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机率为18.5%和37.2%。通过这些研究数据可以看出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机率为25.2%左右。本组研究表示,一岁以下、发热时间较长、血钠及血清白蛋白降低是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

冠状动脉损害是川崎病主要的死亡原因及并发症,所以积极寻找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的高危因素,对儿科医师估测病情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在2006年,相关学者对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评分体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其一,年龄≤1岁(1);其二,反应蛋白≥100mg/L-1(1);其三,门冬氨酸转氨酶≥100IU/L-1(2);其四,血中粒细胞百分比≥80%(2);其五,血小板计数≤300*109/L-1(1);其六,血钠≤133mmol/L-1;其七,球蛋白治疗时间为发病的4小时之内(2)。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评分体系总数为11分,得分在7分及以上的为并发冠状动脉损害高位人群。因为川崎病发病机制和种族、环境、地区及遗传等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我国有学者认为此评分并不适合我国川崎病患儿,所以我国目前对此病并没有一个合理且统一的标准。[2]

川崎病患儿在急性期的时候,血管免疫会出现发炎的现象,发热表示人体内具有免疫炎症反应,发热时间的延长说明了人体内的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并且随着时间不断加重。我国相关学者认为患儿发热的时间超过10天是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

由于婴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不太典型,所以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使患儿的血管炎不断加重。并且还由于婴儿川崎病并没有对丙种球蛋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所以治疗往往达不到最佳的效果,提高了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机率。

通过本研究的资料可以看出来,患儿年龄较小、血钠水平及血清白蛋白的降低、发热的时间过长、血小板的增加是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如果患儿出现持续发热、年龄较小、血小板突然增加、血钠及血清血蛋白的降低,应该高度警惕川崎病的发生,并且及时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全面掌握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情况,从而能够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以此降低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降低川崎病的治疗时间,有效提高川崎病患儿的生活质量。[3]

参考文献

[1]朱琳,牛少敏,董湘玉等.兰州地区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4,(7):616-619.

[2]付佳,张宏艳,杨艳章等.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12,40(7):679-681.

[3]邓永超,王勋,唐喜春等.儿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9):927-931.

上一篇:肌壁大部分切除―子宫重建术对重度子宫腺肌症... 下一篇: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玄参根部转录组学研究及萜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