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时间:2022-08-12 03:56:56

地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摘要:地榆为中医临床常用止血药,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对地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地榆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979X(2009)07006803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L.var.longifolia(Bert.)YüetLi]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主产于东北地区、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山东、贵州等地。地榆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痛肿疮毒等病症。现对地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化学成分研究

地榆含有多种药用化学成分,主要为皂苷、鞣质和黄酮类。地榆的药理作用机制与这3类物质的生理活性密切相关。因其药用部位为根部,所以主要综述研究其根部化学成分的国内外文献。

1.1三萜及其皂苷类

地榆根部约含三萜皂苷类化合物2.4%~4.0%。表1为近年研究人员从地榆根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的三萜及其皂苷类化合物。

1.2鞣质类化合物

地榆根部含鞣质类化合物约17%。表2为近年从地榆根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的鞣质类化合物。

此外,还有从地榆中发现矢车菊苷和花色素苷的报道[7]。

1.3黄酮及其它类

张帆等[5]从地榆根部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槲皮素和儿茶素;程东亮等[6]从地榆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出槲皮素3半乳糖7葡萄糖苷、山奈素3,7二鼠李糖苷、β谷甾醇、胡萝卜苷、坡模酸;曹爱民等[8]也分离出β胡萝卜苷;王晓丹等[9]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出地榆含有锌、钙、铁、铜、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并发现其中钙含量最高。

2药理作用研究

2.1止血作用

南云生等[10]给小鼠灌服生地榆煎剂10g/kg,明显缩短了出、凝血时间。但制炭后上述作用消失,认为与炒炭后鞣质减少有关。贾天柱等[11]以烘法制备地榆炭,0.03mL/g给小鼠灌胃50%水煎液,测定出、凝血时间。烘品可明显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推测与钙离子对血液的促凝作用有关。王琦等[12]比较了5个产地的地榆和地榆炭饮片的鞣质含量、水浸出物及小鼠凝血时间,结果表明,地榆炒炭存性程度、水浸出物含量和鞣质含量越低,止血作用越弱。郭淑艳等[13]比较地榆炒炭前后的止血作用,地榆炭的止血作用优于生地榆,认为是炒炭后鞣质含量和钙离子含量大幅度增加所致。

2.2抗氧化作用

地榆提取物(约含鞣质46.3%)大鼠灌胃给药30d后造模,低剂量组(10mg/kg)、高剂量组(20mg/kg)均能明显降低内毒素模型和肾缺血再灌注模型血浆中3硝基酪氨酸、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且有量效关系。高剂量组与对照药氨基胍效果相似。给药组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的DNA断裂片段比例明显降低。提示地榆提取物能对抗ONOO的肾损害作用,抑制细胞凋亡[14,15]。地榆提取物(约含鞣质46.3%)连续给药40d,能逆转老化加速SAM小鼠肾脏和肝脏中谷胱甘肽下降和二硫化谷胱甘肽上升的趋势,血清、肾脏及肝脏中丙二醛含量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提示地榆提取物具有改善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的作用[16]。

2.3抗肿瘤作用

王振飞等[17]研究地榆提取液对3种癌细胞HepG2,HeLa,BGC823克隆形成率的影响,表明地榆提取液可明显抑制这3种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

2.4抗菌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地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强大的抗菌效能。吴开云等[18]研究了虎杖和地榆的不同比例组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配伍的抑菌能力与配比比例有关,较之单味药有增强、不变和降低3种情况[19]。

2.5抗炎消肿作用

大鼠腹腔注射地榆水提取液400mg/kg、醇提取液650mg/kg,连续3d,可明显抑制正常大鼠甲醛性足肿胀,48h内肿胀恢复正常[20]。推测是降低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了渗出,从而减轻了组织水肿。

2.6其他作用

文献报道地榆有增强免疫,镇吐,止泻和抗溃疡等作用,可抑制紫外线B导致的大鼠皮肤光损伤[21],对过氧化亚硝酸盐所致的肾损伤也有保护作用[22]。

3临床应用

3.1止血

孟景春[23]用一味地榆治疗血崩取得良好效果。陈国桃[24]自拟大黄地榆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2例,其中地榆性味苦涩微寒,功能凉血止血,解毒敛疮,配以白芨性味苦涩微寒收敛止血,促进了溃疡出血点愈合。

3.2治疗烧烫伤

叶聚荣等[20]用10%地榆水提剂涂抹于大鼠实验性人工伤口,伤口面积迅速缩小,促进伤口愈合。王玉等[25]研究表明,地榆的有效成分鞣质作用于黏膜、创面溃疡,既可使蛋白质沉淀凝固成为不溶解的保护膜,覆盖患面,预防细菌侵袭;又能抑制分泌细胞的分泌,减少局部炎症渗出。地榆的有效成分维生素A类物质还可促进上皮生长,加速创面和溃疡愈合。

3.3抗炎

李瑞[26]用自拟地榆汤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收到较好效果。张美芳等[27]应用黄柏地榆溶液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满意。董晓利[28]用地榆大黄寒冰散治疗带状疱疹,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

4结语

地榆的药材来源虽然比较明确,但我国地域广阔,土质和气候差异较大。文献报道,地域、水土、气候等环境条件可影响地榆药材的质量,进而影响其生、炭饮片的质量,但对影响程度的研究较少。

地榆作为常用止血药,其止血作用原理尚无定论。研究表明,其止血作用与鞣质有关。也有研究表明,与可溶性钙离子有关。

地榆的药理研究以往多以鞣质为指标分析比较地榆炮制前后的止血作用,对地榆中皂苷、黄酮类成分对血液系统作用的研究较少。研究皂苷、黄酮类在止血过程中与鞣质的协同作用,可指导炮制和制剂研究,并有助于探讨地榆炒炭止血的合理性。

上一篇:关节镜分型治疗11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探讨 下一篇:前葡萄膜炎的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