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8-12 02:35:29

河南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摘 要: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乡镇中心园在办园性质、师资力量、园设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悬殊;办园体制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待落实;教师专业水平普遍较低,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发展应在增加投入、加强管理与指导、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等方面下好功夫。

关键字:乡镇中心幼儿园;现状调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和推动农村幼儿园的均衡发展、提升农村整体办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于2011年9月随机抽取了河南省郑州市乡镇五个(县)市乡镇中心幼儿园为样本(其中公立园10所,私立园10所,公办民助园5所),对乡镇中心园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自制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建园状况、师资现状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当场回收,回收率100%。并访谈了乡镇中心园的园长,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一、乡镇中心园建设取得明显成就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近几年来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建工作得到普遍重视。郑州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乡镇中心幼儿园数量增多,52.9%乡镇(办事处)建有中心园。二是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水平逐渐提高。如荥阳市非常注重对中心园园长和教师的岗前培训及骨干教师的培训,每月在全市定期举行一次乡镇中心园园长交流会,每年暑期对新上岗教师集中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能力。同时,采取“手拉手”、“以园带园”等活动以此提高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二、乡镇中心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悬殊

第一,中心园数量悬殊较大,如有些县(市)乡镇中心园建园率达76.9%。而个别市区(办事处)中心园仅有14.3%。第二,公办中心园数量悬殊较大,有的县(市)乡镇中心园76.9%是公办性质,而有的县(市)却没有一所公办性质的乡镇中心园。第三,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个别乡镇中心幼儿园(公办园)建园早(1985年建园)、规模大(现占地十几亩),政府重视(硬件设施较好,公办教师人数占总教师人数60.0%)。而43.5%左右公办乡镇中心园建园较晚(2007年以后),幼儿园园址由原来的中、小学改建而成,园内环境布置和设施“小学化”特点明显,在编的园长和教师大都是由原中小学教师组建而成,师资力量相当薄弱。

(二)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体制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待落实

全市以政府为主举办的乡镇中心幼儿园仅占中心幼儿园总数的39.2%。有些地区创建率虽已达到一定水平,但管理、指导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发挥中心幼儿园的作用。同时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低,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得不到保障,政府对民办中心幼儿园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政策扶持等方面未真正体现与公办中心幼儿园一视同仁,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全市多数地方财政除了公办幼儿园教师的人员经费外,基本没有安排幼教专项经费,使中心幼儿园建设严重滞后,幼儿教育设施严重匮乏。

(三)教师和园长素质整体不高,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1.公办园教师整体文化素质较高,专业水平低。如,88.0%左右有教师资格证,但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仅占18.4%,69.7%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证,11.8%无任何资格证。公办中心园虽然88.5%是大专及其以上文凭,但幼教专业仅占14.8%,非幼教专业占85.2%。这表明虽然教师文凭达标率较高,文化素质较高,但幼教专业毕业者比例很小,专业对口率很低。访谈中了解到,公办园中在编教师98.0%是由原来中小学教师转到幼儿园从教,普遍缺乏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

2.民办幼儿园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民办园中虽然86.0%教师是中专文凭,大专文凭仅占7.0%,但80.0%都是幼儿师范专业,7.0%是音乐、舞蹈等艺术专业,说明民办中心幼儿园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专业对口率却相对较高,这与公办幼儿园教师状况恰恰相反。但这些教师87.0%来源于当地县(市)职业中专学校幼师专业毕业生或职专艺术专业毕业生,她们在校学习时间短(1—1.5年),专业知识不牢固,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由于民办园教师缺少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许多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过于陈旧,需要更新和提高。

3.园长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园长中分别有18.0%、12.0%及9.0%的园长具有“小教高级”“中教一级”及“小教一级”职称,而大多数的园长既没有职称,在任园长之前也没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经历。可见,农村民办园园长的学历参差不齐,多数园长专业不对口,没有或欠缺从事幼教工作的经验,这与国家对幼儿园园长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三、建议与对策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乡镇中心园的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提高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素质、提高办园水平,以真正发挥其对农村幼儿园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一)政府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加强对中心园的管理与指导

政府要把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领导,主动承担起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进一步落实对幼儿教育的责任,大力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并进一步落实配套政策和措施,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比如提高公办园的比例,增加幼儿园公办编制名额;做好非在编教师人事,落实各类社会保险,对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真正做到与公办幼儿园一视同仁;重视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专项拨付教师培训经费等。另外,努力做好乡镇中心幼儿园达标工作,加强对民办中心幼儿园的管理与指导,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建立农村幼教管理网络,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学示范、教学研究和信息交流的作用。

(二)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 [1]。建立一个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体制,对于整体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如,针对农村幼儿教师以“低学历”为主的现状,要充分注重教师的学历培训,提高幼教能力和素质水平。[2]针对大部分在编幼儿教师是中小学转岗教师的现状,对这部分教师可以专门开展转岗教师的培训,这部分教师的培训需要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补偿培训。在补偿性普遍培训之后,进行骨干教师的提高培训,并充分发挥她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以促进整个农村幼儿教师整体专业水平。另外,定期进行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及提高培训,并达到考核要求,提高园长专业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整个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管理水平。

(三)乡镇中心幼儿园自身加强园本研修,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本园专业素质相对较高的骨干教师教育资源,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园本研修为平台,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比如,定期举办基本功竞赛、教学比武、教学研讨等活动。同时,鼓励教师不断自学,博览群书,学会从网上获取广泛的信息,开阔视野,以及时更新结构,运用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之间的“手拉手”活动,选派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等。

参考文献:

[1] 国发〔2010〕41号: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2] 李少梅,张玉,康康.关于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思考2011 年12 月[J].当代教师教育,2011 年12 月第4卷第4期

[3]刘明远:别让转岗教师成为幼儿园“鸡肋” [J].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8日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河南省幼儿教师培训机制、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KGHAB-0116)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打造以学生为主导的英语课堂